討論:提攜角
外觀
| ||||||||||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新條目推薦討論
- 「胳膊肘往外拐」多少為宜?
- 提攜角條目由Heihaheihaha(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Heihaheihaha(討論 | 貢獻),屬於「medical」類型,提名於2024年12月4日 17:34 (UTC)。
- 說明:條目較短,本來不打算報DYKC的(),只是查資料的時候看到「胳膊肘就應該往外拐」這一說法感覺很有意思,提個問題好了。同時提PR,歡迎批評指正。--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44 (UTC)
- (+)支持--Banyangarden(留言) 2024年12月5日 (四) 02:52 (UTC)
- (+)支持。--Jiosea(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4:39 (UTC)
- (+)支持,居然有這種冷芝士--花開夜(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09:04 (UTC)
- (+)支持—— 菜國人 ※聊天 2024年12月9日 (一) 23:00 (UTC)
同行評審
[編輯]提攜角(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評審期:2024年12月4日 (三) 15:56 (UTC)至2025年1月3日 (五) 15:56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1月10日 (五) 15:57 (UTC)起
新寫,感覺很難寫得更長了,PR確認一下準確性和可讀性。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5:56 (UTC)
- 英文名「carrying angle」為什麼用半角括號括注()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4日 (三) 16:14 (UTC)
- 大概是敲 {{lang 敲順手了,感謝提醒,我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囧rz……--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6:33 (UTC)
- 第一句的語序感覺有點奇怪?思考...是不是應該是「前臂正常伸直時……」?以及「向外開放」(的角)好像表述有點少見,對應的是哪一段?然後那個「acute(銳角)」怎麼沒寫出來()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4日 (三) 16:44 (UTC)
- @自由雨日 「向外開放的夾角」可能算是使用了解剖學的位置術語的描述。這個定義句寫的不太清楚,有些迴避了提攜角是一個銳角還是鈍角的問題(向外開放的鈍角/向外開放的角的補角)。提攜角在格氏解剖學中描述為「When the elbow is fully extended with the forearm and hand in supination, the valgus angulation at the elbow (carrying angle) is normally 165° in females and 175° in males.」,也就說認為這個鈍角是提攜角。然而,在文獻資料中通常賦給提攜角一個銳角的值。也有資料描述「This angle is 155–180° or, if one uses the supplementary angle, usually 0–25°.」,反應了使用這個銳角值的習慣。實際使用中寫鈍角值或者是這個補角的值應該都不會引發歧義,所以可能大家不是很糾結這個問題,我稍後完善一下定義句。--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11 (UTC)
- 完成--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19 (UTC)
- @自由雨日 「向外開放的夾角」可能算是使用了解剖學的位置術語的描述。這個定義句寫的不太清楚,有些迴避了提攜角是一個銳角還是鈍角的問題(向外開放的鈍角/向外開放的角的補角)。提攜角在格氏解剖學中描述為「When the elbow is fully extended with the forearm and hand in supination, the valgus angulation at the elbow (carrying angle) is normally 165° in females and 175° in males.」,也就說認為這個鈍角是提攜角。然而,在文獻資料中通常賦給提攜角一個銳角的值。也有資料描述「This angle is 155–180° or, if one uses the supplementary angle, usually 0–25°.」,反應了使用這個銳角值的習慣。實際使用中寫鈍角值或者是這個補角的值應該都不會引發歧義,所以可能大家不是很糾結這個問題,我稍後完善一下定義句。--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