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提携角
外观
| ||||||||||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新条目推荐讨论
- “胳膊肘往外拐”多少为宜?
- 提携角条目由Heihaheihaha(讨论 | 貢獻)提名,其作者为Heihaheihaha(讨论 | 貢獻),属于“medical”类型,提名于2024年12月4日 17:34 (UTC)。
- 說明:条目较短,本来不打算报DYKC的(),只是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胳膊肘就应该往外拐”这一说法感觉很有意思,提个问题好了。同时提PR,欢迎批评指正。--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44 (UTC)
- (+)支持--Banyangarden(留言) 2024年12月5日 (四) 02:52 (UTC)
- (+)支持。--Jiosea(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4:39 (UTC)
- (+)支持,居然有这种冷芝士--花开夜(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09:04 (UTC)
- (+)支持—— 菜國人 ※聊天 2024年12月9日 (一) 23:00 (UTC)
同行評審
[编辑]提携角(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评审期:2024年12月4日 (三) 15:56 (UTC)至2025年1月3日 (五) 15:56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1月10日 (五) 15:57 (UTC)起
新写,感觉很难写得更长了,PR确认一下准确性和可读性。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5:56 (UTC)
- 英文名“carrying angle”为什么用半角括号括注()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4日 (三) 16:14 (UTC)
- 大概是敲 {{lang 敲顺手了,感谢提醒,我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囧rz……--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6:33 (UTC)
- 第一句的语序感觉有点奇怪?思考...是不是应该是“前臂正常伸直时……”?以及“向外开放”(的角)好像表述有点少见,对应的是哪一段?然后那个“acute(锐角)”怎么没写出来() ——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4日 (三) 16:44 (UTC)
- @自由雨日 “向外开放的夹角”可能算是使用了解剖学的位置术语的描述。这个定义句写的不太清楚,有些回避了提携角是一个锐角还是钝角的问题(向外开放的钝角/向外开放的角的补角)。提携角在格氏解剖学中描述为“When the elbow is fully extended with the forearm and hand in supination, the valgus angulation at the elbow (carrying angle) is normally 165° in females and 175° in males.”,也就说认为这个钝角是提携角。然而,在文献资料中通常赋给提携角一个锐角的值。也有资料描述“This angle is 155–180° or, if one uses the supplementary angle, usually 0–25°.”,反应了使用这个锐角值的习惯。实际使用中写钝角值或者是这个补角的值应该都不会引发歧义,所以可能大家不是很纠结这个问题,我稍后完善一下定义句。--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11 (UTC)
- 完成--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19 (UTC)
- @自由雨日 “向外开放的夹角”可能算是使用了解剖学的位置术语的描述。这个定义句写的不太清楚,有些回避了提携角是一个锐角还是钝角的问题(向外开放的钝角/向外开放的角的补角)。提携角在格氏解剖学中描述为“When the elbow is fully extended with the forearm and hand in supination, the valgus angulation at the elbow (carrying angle) is normally 165° in females and 175° in males.”,也就说认为这个钝角是提携角。然而,在文献资料中通常赋给提携角一个锐角的值。也有资料描述“This angle is 155–180° or, if one uses the supplementary angle, usually 0–25°.”,反应了使用这个锐角值的习惯。实际使用中写钝角值或者是这个补角的值应该都不会引发歧义,所以可能大家不是很纠结这个问题,我稍后完善一下定义句。--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