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华阴老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鹿原影视城攝制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漢語中原官話皮影戏曲剧种,发源於17世紀明末清初的陕西华阴县[1]

2003年劇目《古韻鄉趣》大幅改革华阴老腔最基礎的唱腔和故事,並把皮影演員從「幕布後配音演唱」改為「舞台前吼叫」,在該年渭南市文藝匯演大獲好評,自此新式华阴老腔成為主流。21世紀华阴老腔的經典動作「砸板凳」是2004年《取中山》劇目的新發明。這種新式华阴老腔經2006年林兆華導演的話劇《白鹿原》採用,自此華陰老腔在中國文藝界廣為人知。2016年歌手谭维维央视春晚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全國觀眾皆知。[2]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錄

以演員數量而言,老腔皮影是「小戲」,可以壓縮至五人,方便小農村演出;與此對比的是秦腔眉戶戲蒲劇等「大戲」,唱一本戲要幾十人。[1]

渊源

[编辑]

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发源於17世紀明末清初。華陰縣文化館退休幹部楊甫勛在《華陰老腔》指出:「(湖北老河口鎮的乞丐)孟兒的說書藝術在明朝中期(約1500年)到了華陰泉店鎮,並開始變革向戲曲演化,到了明朝後期(約1600年),已有了戲曲聲腔的雛形,到了明末(約1640年),形成了老腔皮影戲,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3]据《华县志》,老腔皮影亦可称作拍板调,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即1736到1745)就已经盛行在华州。[4] 另一種說法是「漕運」說。1980年代考古掘究到華陰曾有一個漢代粮仓「京師倉」,漕运直通长安,带头的船工喊着船工号子,由此诞生了老腔。[1]

发展历史

[编辑]

原是华阴市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原则为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來源請求] 老艺人段天焕回忆说道,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范雎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剧目都被演出。与原先的秦腔唱调相比较,发现有“三放不如一遏”这样的艺术效果,于是就取名为“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之为“遏工”。后来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皮影班社以及著名艺人又相继地出现,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艘孤》《清河桥》等剧目被演出。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期間,阿宫腔戏剧班相继解散,只有段天焕这一个戏班子还在坚持。1950年代,富平县政府组织以段天焕为首的老艺人们成立了民乐皮影戏社。于1958年,政府又将富平县三团改成富平县阿宫剧团,《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女巡按》《锦香亭》《王魁负义》《四贤册》《白蛇传》《翰墨缘》《金鳞记》等等传统戏剧和《鸡毛信》《雷锋》《红石钟声》《八一风暴》《三姑娘》《两家亲》等等现代戏剧陆续被创作、改编以及演出,并在1961年赶赴北京进行了文艺汇报演出,受到了戏剧专家们以及观众们的欢迎。[5]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戲曲大受重創。

类别

[编辑]

华阴老腔可被分为两大类:

阿宫腔

[编辑]

亦被称作北路秦腔。因其唱腔的艺术特点为翻该遏低,所以也被称作遏宫腔。流行的范围有咸阳礼泉兴平泾阳三原乾县)、渭南富平)、西安高陵临潼)、铜川耀县)等等地区。

阿宫腔原来的演出形式是皮影,在1960年被搬上了大舞台,并对常腔、表演、音乐伴奏和舞台美术方面作出了些许变革,但原有的特点仍然被保持住了。

其特点为婉转动听、刚劲有力且激昂,并假嗓翻高唱出。

阿宫腔的剧目取材广泛、内容内容,已经发掘整理出来的传统剧目就有六百多本。剧目的唱词微显朴实、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其中,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多都是以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道、荒淫无度、残忍无理并且批判卖国苟且、表现民族气概为目的所创作的戏,像是《七箭书》《重耳走国》等等。而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大多都是以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男女爱情离合、抨击忘恩负义以及赞颂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清官为目的所创作的戏,像是《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等。而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以抨击邪恶势力及恶少劣妇为目的而创作的讽刺性喜剧,像是《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等。

生、旦、净、丑皆为阿宫腔角色行当,表演上基本是沿袭了秦腔的形式,并且采用了某些皮影所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尤为独特别致,而且在表演上也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等武打特技。

弦板腔

[编辑]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咸阳乾县礼县兴平)、宝鸡凤翔等地和甘肃的东部一带。据说,在清朝嘉庆十八年(即公元1831年)就在民间开始流传了。其唱腔包括了“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等。剧目有500余本,至今已经整理出来了350余本,武戏比文戏要多,除了“三国”“列国”等等连台本戏外,还是有《碧玉簪》这样一类的才子佳人戏剧。

弦板腔是以皮影的形式而演出,乐队短小精悍,文武场面相互兼顾,音乐形式有些单调,唱腔大多数都是上下两句反复演唱,“二次板”和紧板更像是说唱性的“板壳子”。它的同样板式的“板头”与“放板”之后的长过门,大部分都是同一个主体曲调的加花变种,句子中的小过门,基本上是吹腔旋律的不断变换与延长。

弦板腔的板式有10余种,正板(慢板)为核心板路。除此之外,使用较为频繁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等。“气死人”(“阴死板”、“提头”等)事实上是局部变化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指在紧板的首句再加上拖腔,基本上是归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剩下的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等,皆为短暂式的插入性板式,很少是独使用。

弦板腔的唱词,大部分都是7字句与10字句的,同样也有6字句、8字句与9字句的。它的音乐伴奏,除了其中一部分是模拟唱腔或者是衬托节奏外,一般情况下是仅伴奏句中或者是句尾的过门,宛若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着主击节的作用,因此唱腔能够清晰、雅致且易懂。[6]

特点

[编辑]

华阴老腔的声腔气魄具有刚直、高亢、激昂、磅礴和豪迈的特点,十分追求自在随兴这样的爽快感,曲调听起来略有关西大汉咏唱之慨,因此华阴老腔亦被誉作黄土高坡之上的“最早的摇滚”。

乐器

[编辑]

大部分乐器都是老艺人们自己的作品。五个人就可以完成像是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 、干鼓、梆子和钟铃等等这样的乐器,每一个乐器都有自己的用处,各尽其职,并且都有各自所归属的称呼。[7]

伴奏

[编辑]

唢呐并不用在华阴老腔的伴奏音乐中,而檀板是被设在了拍板节奏上,这些都构成了这种剧种的特长,也使华阴老腔成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且具有宝贵的价值。

名家

[编辑]

王振中是一位老腔著名艺人,人们称它他“白毛”,甚至白毛这一称呼的知名度超过他的名字。眉发如雪是他的特点,且对老腔具有超高的悟性。他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出了改革,也丰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张艺谋在1993年所拍摄的电影《活着》,剧中的老腔正是他所演唱的。[8]

表演与传承

[编辑]

关中民俗博物院和白鹿原影视城皆有华阴老腔表演。[9]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艾江涛. 华阴老腔:响彻关中的古韵. 《三联生活周刊》. 2020年12月21日, 1118 (51) [2021-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2). 
  2. ^ 老腔?-文化频道-手机搜狐. m.sohu.com.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中文(中国大陆)). 
  3. ^ 【华阴老腔】吼出陕西老一辈的热血青春!. www.sohu.com. 2016-09-27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4. ^ 非遗日历丨华阴老腔-旅游频道-手机搜狐. m.sohu.com.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中文(中国大陆)). 
  5. ^ 富平阿宫腔采访手记 - 当代戏剧 - 金月芽期刊网 免费论文下载. m.jinyueya.com. [2018-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6). 
  6. ^ 陕西皮影戏弦板腔. www.cnrencai.com.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2). 
  7. ^ 最爱听华阴老腔一声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www.mkaq.org.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8. ^ 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组图)_手机网易网. 3g.163.com. 2015-12-10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9. ^ 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一日游攻略 来这里听华阴老腔吧- 西安本地宝. m.xa.bendibao.com. 2016-03-28 [2018-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