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華陰老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鹿原影視城攝制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漢語中原官話皮影戲曲劇種,發源於17世紀明末清初的陝西華陰縣[1]

2003年劇目《古韻鄉趣》大幅改革華陰老腔最基礎的唱腔和故事,並把皮影演員從「幕布後配音演唱」改為「舞台前吼叫」,在該年渭南市文藝匯演大獲好評,自此新式華陰老腔成為主流。21世紀華陰老腔的經典動作「砸板凳」是2004年《取中山》劇目的新發明。這種新式華陰老腔經2006年林兆華導演的話劇《白鹿原》採用,自此華陰老腔在中國文藝界廣為人知。2016年歌手譚維維央視春晚演唱《華陰老腔一聲喊》,全國觀眾皆知。[2]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演員數量而言,老腔皮影是「小戲」,可以壓縮至五人,方便小農村演出;與此對比的是秦腔眉戶戲蒲劇等「大戲」,唱一本戲要幾十人。[1]

淵源

[編輯]

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發源於17世紀明末清初。華陰縣文化館退休幹部楊甫勛在《華陰老腔》指出:「(湖北老河口鎮的乞丐)孟兒的說書藝術在明朝中期(約1500年)到了華陰泉店鎮,並開始變革向戲曲演化,到了明朝後期(約1600年),已有了戲曲聲腔的雛形,到了明末(約1640年),形成了老腔皮影戲,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3]據《華縣誌》,老腔皮影亦可稱作拍板調,於清乾隆元年至十年(即1736到1745)就已經盛行在華州。[4] 另一種說法是「漕運」說。1980年代考古掘究到華陰曾有一個漢代糧倉「京師倉」,漕運直通長安,帶頭的船工喊著船工號子,由此誕生了老腔。[1]

發展歷史

[編輯]

原是華陰市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原則為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來源請求] 老藝人段天煥回憶說道,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范雎相秦》《玉瓶贈金》《祥麟鏡》《四賢冊》等劇目都被演出。與原先的秦腔唱調相比較,發現有「三放不如一遏」這樣的藝術效果,於是就取名為「遏工小調」,藝人們稱之為「遏工」。後來到了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皮影班社以及著名藝人又相繼地出現,主要有《滾龍床》《紅拆書》《鐵冠圖》《艘孤》《清河橋》等劇目被演出。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期間,阿宮腔戲劇班相繼解散,只有段天煥這一個戲班子還在堅持。1950年代,富平縣政府組織以段天煥為首的老藝人們成立了民樂皮影戲社。於1958年,政府又將富平縣三團改成富平縣阿宮劇團,《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玉瓶贈金》《女巡按》《錦香亭》《王魁負義》《四賢冊》《白蛇傳》《翰墨緣》《金鱗記》等等傳統戲劇和《雞毛信》《雷鋒》《紅石鐘聲》《八一風暴》《三姑娘》《兩家親》等等現代戲劇陸續被創作、改編以及演出,並在1961年趕赴北京進行了文藝匯報演出,受到了戲劇專家們以及觀眾們的歡迎。[5]1966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戲曲大受重創。

類別

[編輯]

華陰老腔可被分為兩大類:

阿宮腔

[編輯]

亦被稱作北路秦腔。因其唱腔的藝術特點為翻該遏低,所以也被稱作遏宮腔。流行的範圍有咸陽禮泉興平涇陽三原乾縣)、渭南富平)、西安高陵臨潼)、銅川耀縣)等等地區。

阿宮腔原來的演出形式是皮影,在1960年被搬上了大舞台,並對常腔、表演、音樂伴奏和舞台美術方面作出了些許變革,但原有的特點仍然被保持住了。

其特點為婉轉動聽、剛勁有力且激昂,並假嗓翻高唱出。

阿宮腔的劇目取材廣泛、內容內容,已經發掘整理出來的傳統劇目就有六百多本。劇目的唱詞微顯樸實、生活鄉土氣息濃郁。其中,取材於歷史的劇目,大多都是以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昏庸無道、荒淫無度、殘忍無理並且批判賣國苟且、表現民族氣概為目的所創作的戲,像是《七箭書》《重耳走國》等等。而取材民間故事的劇目,大多都是以反映家庭倫理道德、男女愛情離合、抨擊忘恩負義以及讚頌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清官為目的所創作的戲,像是《西廂記》《金鱗記》《王魁負義》《女巡按》等等。而取材於現實生活的劇目,大都是以抨擊邪惡勢力及惡少劣婦為目的而創作的諷刺性喜劇,像是《三婆娘頂嘴》《屎巴牛招親》《打鍋》《抹牌》等等。

生、旦、淨、丑皆為阿宮腔角色行當,表演上基本是沿襲了秦腔的形式,並且採用了某些皮影所特有的表演動作,顯得尤為獨特别致,而且在表演上也有塌城、劍出鞘、踢打等等武打特技。

弦板腔

[編輯]

弦板腔主要流行於咸陽乾縣禮縣興平)、寶雞鳳翔等地和甘肅的東部一帶。據說,在清朝嘉慶十八年(即公元1831年)就在民間開始流傳了。其唱腔包括了「慢板」「緊板」「滾板」「氣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等。劇目有500餘本,至今已經整理出來了350餘本,武戲比文戲要多,除了「三國」「列國」等等連台本戲外,還是有《碧玉簪》這樣一類的才子佳人戲劇。

弦板腔是以皮影的形式而演出,樂隊短小精悍,文武場面相互兼顧,音樂形式有些單調,唱腔大多數都是上下兩句反覆演唱,「二次板」和緊板更像是說唱性的「板殼子」。它的同樣板式的「板頭」與「放板」之後的長過門,大部分都是同一個主體曲調的加花變種,句子中的小過門,基本上是吹腔旋律的不斷變換與延長。

弦板腔的板式有10餘種,正板(慢板)為核心板路。除此之外,使用較為頻繁的還有「緊板」「滾白」「撇板」等等。「氣死人」(「陰死板」、「提頭」等)事實上是局部變化唱腔的正板;「傷音子」是指在緊板的首句再加上拖腔,基本上是歸屬於帶字叫板的唱法。剩下的的「尖板」「二六」「三不齊」「三偕一」「七偕一」等等,皆為短暫式的插入性板式,很少是獨使用。

弦板腔的唱詞,大部分都是7字句與10字句的,同樣也有6字句、8字句與9字句的。它的音樂伴奏,除了其中一部分是模擬唱腔或者是襯托節奏外,一般情況下是僅伴奏句中或者是句尾的過門,宛若曲子戲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著主擊節的作用,因此唱腔能夠清晰、雅致且易懂。[6]

特點

[編輯]

華陰老腔的聲腔氣魄具有剛直、高亢、激昂、磅礴和豪邁的特點,十分追求自在隨興這樣的爽快感,曲調聽起來略有關西大漢詠唱之慨,因此華陰老腔亦被譽作黃土高坡之上的「最早的搖滾」。

樂器

[編輯]

大部分樂器都是老藝人們自己的作品。五個人就可以完成像是月琴、板胡、大鑼、馬鑼、引鑼、戰鼓、驚木 、干鼓、梆子和鍾鈴等等這樣的樂器,每一個樂器都有自己的用處,各盡其職,並且都有各自所歸屬的稱呼。[7]

伴奏

[編輯]

嗩吶並不用在華陰老腔的伴奏音樂中,而檀板是被設在了拍板節奏上,這些都構成了這種劇種的特長,也使華陰老腔成為了優秀的傳統文化且具有寶貴的價值。

名家

[編輯]

王振中是一位老腔著名藝人,人們稱它他「白毛」,甚至白毛這一稱呼的知名度超過他的名字。眉發如雪是他的特點,且對老腔具有超高的悟性。他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對老腔音樂唱腔作出了改革,也豐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張藝謀在1993年所拍攝的電影《活著》,劇中的老腔正是他所演唱的。[8]

表演與傳承

[編輯]

關中民俗博物院和白鹿原影視城皆有華陰老腔表演。[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艾江濤. 华阴老腔:响彻关中的古韵. 《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12月21日, 1118 (51) [2021-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2). 
  2. ^ 老腔?-文化频道-手机搜狐. m.sohu.com. [201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5) (中文(中國大陸)). 
  3. ^ 【华阴老腔】吼出陕西老一辈的热血青春!. www.sohu.com. 2016-09-27 [201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4. ^ 非遗日历丨华阴老腔-旅游频道-手机搜狐. m.sohu.com. [201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5) (中文(中國大陸)). 
  5. ^ 富平阿宫腔采访手记 - 当代戏剧 - 金月芽期刊网 免费论文下载. m.jinyueya.com. [201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6). 
  6. ^ 陕西皮影戏弦板腔. www.cnrencai.com. [201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2). 
  7. ^ 最爱听华阴老腔一声喊-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www.mkaq.org. [201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8. ^ 喜观老腔皮影戏,精彩无比叹为观(组图)_手机网易网. 3g.163.com. 2015-12-10 [201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9. ^ 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院一日游攻略 来这里听华阴老腔吧- 西安本地宝. m.xa.bendibao.com. 2016-03-28 [2018-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7)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