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冒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冒頓
冒頓
一個想像中的冒頓單于雕像,現存於土耳其
統治前209–前174
前任頭曼
繼任老上單于
出生內蒙古地區
逝世前174年
內蒙古地區
父親頭曼

ㄇㄛˋㄉㄨˊ(?—前174年),攣鞮氏[1],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發動兵變,殺父頭曼而自立。冒頓認為領土乃國家之根本[2],隨後便開始了他的擴張,亦為匈奴帝國打下基礎,並設置一些基本的軍事、內政的官僚機構[3]

「冒頓」,粵拼mak6 dat1中古擬音mok tuot,莫北切、當沒[4],由此反推,其名字的發音在上古漢語中,有可能類似於*baγtur。*baγtur和在後世中亞語言中意為「英雄」的字眼baγatur可能有關。[4]此字第詞源不詳,但其第一部分,很有可能源自伊朗語支中意為「神」或「主子」的字眼*baγ,也見於後世許多中亞人士的頭銜當中。[4]Clauson則聲稱此字是匈奴語的固有單詞。[5]

土耳其語常見的男性姓名Metehan,其名字意為「勇敢的」或者「英雄」的第一部分mete-可能源自冒頓單于的名字。[原創研究?]

出生至即位

[編輯]

冒頓原為其父頭曼之太子,後頭曼欲廢冒頓,立其繼室閼氏之子為儲君,遂將冒頓送到月氏去充當人質後,頭曼就攻打月氏。月氏國打算殺掉冒頓的時候,冒頓偷得月氏的良馬才僥倖逃回匈奴本部。[6]

頭曼看到長子冒頓逃脫,認為冒頓很勇敢,就讓他統領一萬名騎兵。冒頓就此私下訓練軍隊,並以響箭約束部下,當他的響箭射向何處,部隊即射向何處,不從者斬。冒頓打獵鳥獸,發現有士兵不隨響箭齊射,立刻就地正法。不久之後,他以響箭射殺自己的一匹千里馬,不從者又被斬殺。後來冒頓又以響箭射了自己的一名愛妾,不從者又被斬殺。冒頓有一天以響箭射了父親的愛馬,至此,士兵已經不敢不聽冒頓命令了。於是一次與頭曼外出打獵,冒頓即將響箭射向頭曼,部隊弓箭齊發,射死頭曼,冒頓又立刻殺死後母、幼弟及不服他的大臣,奪取了單于之位。

稱霸草原

[編輯]

冒頓即位之後,強大的鄰族東胡想試試他的能耐,東胡決計先禮後兵,派使者來向冒頓索要千里馬一匹。冒頓的大臣認為千里馬是匈奴的寶貝,不能送給他人,但是冒頓卻同意了。東胡得寸進尺,認為冒頓是懼怕東胡的威勢,再次向冒頓索要他的一名閼氏,冒頓的大臣認為單于的愛妾,不能贈送他人,但是冒頓又同意了。東胡日益輕慢驕縱,第三次向冒頓索要一塊一千里地的無人地帶,冒頓問計於群臣,部分大臣有了上兩次的教訓和經驗,便同意將土地贈送給東胡,但是冒頓卻否決了,大怒說道:「土地乃國之根本,怎麼能隨隨便便送人!」下令斬殺同意的大臣,肅清內部,做好思想統一工作之後,他便跨上戰馬,出征東胡。東胡因為一直毫無戒備,兵臨城下才知道為時已晚,於是東胡自此被滅亡,民眾、牲畜和其他物產全部被擄走。冒頓乘勝發兵,向西驅逐走月氏,向南吞併樓煩等部落,又收復了被秦國蒙恬奪取的匈奴領地,占領了漢朝北部的部分地區,經過一系列的大征伐,北方各族無不臣服匈奴,至此,冒頓雄踞大漠南北,直接威脅中原。統一了現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匈奴帝國疆域十分廣闊,疆域最東達到遼河流域,最西到達蔥嶺(現帕米爾高原),南達秦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這也是匈奴帝國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匈奴帝國圖

漢高祖白登之圍

[編輯]

冒頓統一草原之後,隨即出兵征伐漢朝。當時漢朝剛剛統一,劉邦將韓王信遷徙到北方,加強邊防。韓王信的軍隊經受不住冒頓騎兵的輪番攻擊,投降了匈奴成員叛軍。冒頓得到韓王信的軍隊,便繼續南下,圍攻太原,劉邦則因為此事御駕親征親自領兵前去迎擊匈奴,時逢冬季大寒,雨雪交加,「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假裝失敗逃跑,引誘漢軍。冒頓派左賢王右賢王各帶一萬多騎兵與王黃等屯兵廣武(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以南至晉陽一帶,假意阻擋漢軍北進,不敵而退,漢軍乘勝追擊,在晉陽擊退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乘勝追至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再次擊退韓匈聯軍。冒頓在樓煩西北集結兵力,被漢騎兵部隊擊退,由於漢軍節節勝利,劉邦到達晉陽,聽說匈奴駐兵於代谷(今山西省繁峙原平一代),派十多名使節出使匈奴,冒頓故意將精銳部隊隱藏,將老弱病殘列於陣前。十幾批使臣回來,都說匈奴殘弱,可以攻擊,劉邦到達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時,漢軍的大軍還未到全,於是命令周勃攻打東南的樓煩三座城池後再與主力會合,作為後援。冒頓指揮他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在白登山把劉邦包圍起來。七天之內,漢軍內外不能相互救助軍糧。匈奴的騎兵,在西方的全是白馬,在東方的全是青馬,在北方的全是黑馬,在南方的全是赤色馬,企圖將漢軍衝散。在陳平的建議下,劉邦派使者秘密地送給冒頓寵愛的妃子閼氏很多禮物,閼氏就對冒頓說:「兩方的君王不能相互圍困。如果得到漢朝的土地,單于終究是不能在那裡居住的。而且漢王也有神的幫助,希望單于認真考慮這件事。」冒頓與韓王信的將軍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王黃與趙利的軍隊沒按時到來,冒頓疑心他們同漢軍有預謀,就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於是劉邦命令戰士都拉滿弓,箭上弦,面朝外,從冒頓解圍的那個通道一直衝出來,最後同漢朝大軍會合。冒頓於是領兵而去,而高帝也率兵歸來,派劉敬到匈奴締結和親的盟約。[7] 根據《史記.夏侯嬰傳》,漢軍解圍後,與匈奴還有戰鬥追擊冒頓「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

求婚呂后

[編輯]

冒頓在劉邦死後繼續騷擾漢匈邊境。劉邦死後,甚至寫國書呂后說:「我是孤獨寂寞的君主,生在沼澤,長在牧養牛馬的草原,我多次到邊境來,希望能到中原遊覽一番。陛下獨立為君,也是孤獨寂寞,一個人居住,我們兩個寡居的君主都很不快樂,無以自娛,還不如我們兩人互相交換,用自己有的東西,來交換自己沒有的東西。」言辭露骨,等於對呂后性愛邀約,呂后讀信之後大怒,認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挑釁和侮辱,準備殺掉匈奴使者,發兵征討匈奴。這時候季布勸阻作罷,稱匈奴這種蠻夷就如同禽獸,不值得為他的話動怒,應該冷靜,不該發兵。呂后冷靜地讓張澤給冒頓回了一封信:「單于沒有忘記敝國,還賜給我們書信,我們誠惶誠恐,我反思自己年老氣衰,頭髮、牙齒都已脫落,走路也不穩,不值得單于為我屈尊玷污自己,敝國沒有什麼罪過,希望單于寬免了這個要求罷。」然後繼續送給冒頓車、馬等貢品。冒頓閱讀完信後,回贈禮物,正式答應和親。呂后死後,冒頓繼續多次出兵騷擾漢朝。漢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時,他曾派右賢王襲擾漢朝的邊境,但被灌嬰率領騎兵打退。

去世

[編輯]

公元前174年,冒頓去世,子稽粥繼承為單于,號老上單于

影視形象

[編輯]

評價

[編輯]

婁敬:冒頓殺父代立,妻群母,以力為威,未可以仁義說也。

桑維翰:且以漢祖英雄,猶輸貨於冒頓;神堯武略,尚稱臣於可汗。

蘇轍:古者匈奴之強,不過冒頓,當暴秦刻剝,劉、項戰奪之後,中國溘然矣。

葉適:以漢髙滅秦、項之威,而匈奴項領,受圍平城。光武百戰百克,遂定海內,而盧芳連胡擾邊,終其身不能屈。

談遷:冒頓雖強,終以閼氏解白登之圍。

蔡東藩:冒頓之謀狡矣哉!懷恨乃父,作鳴鏑以令大眾,射善馬,射愛妻,旋即射父。忍心害理,不顧骨肉,此乃由沙漠之地,戾氣所鍾,故有是悖逆之臣子耳。至若計滅東胡,誘困漢祖,又若深諳兵法,為孫吳之流亞。彼固目不知書,胡為而狡謀迭出也?高祖之被困白登,失之於驕,若非陳平之多謀,幾致陷沒。驕兵必敗,理有固然。然冒頓能出奇制勝,而卒不免為婦人女子所愚,百鍊鋼化作繞指柔,甚矣,婦口之可畏也!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漢書.匈奴傳》:單于姓攣鞮氏
  2. ^ 東胡使使謂冒頓曰:「匈奴所與我界甌脫外棄地,匈奴非能至也,吾欲有之。」冒頓問群臣,群臣或曰:「此棄地,予之亦可,勿予亦可。」於是冒頓大怒曰:「地者,國之本也,柰何予之!」諸言予之者,皆斬之。《史記·卷一百十·匈奴列傳》
  3. ^ 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匈奴謂賢曰「屠耆」,故常以太子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諸大臣皆世官。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諸左方王將居東方,直上谷以往者,東接穢貉、朝鮮;右方王將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單于之庭直代、雲中:各有分地,逐水草移徙。而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最為大,左右骨都侯輔政。諸二十四長亦各自置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且渠之屬。《史記·卷一百十·匈奴列傳》
  4. ^ 4.0 4.1 4.2 Beckwith 2009,第387頁
  5. ^ Clauson, Gerard: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72. Entry: Bagatur
  6. ^ 史記·匈奴列傳第五十》:單于有太子,名冒頓。後有所愛閼氏,生少子。而單于欲廢冒頓而立少子,乃使冒頓質於月氏。冒頓既質於月氏,而頭曼急擊月氏,月氏欲殺冒頓。冒頓盜其善馬騎之,亡歸。
  7. ^ 《史記·匈奴列傳》:是時漢初定中國,徙韓王信於代,都馬邑。匈奴大攻圍馬邑,韓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多步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匈奴騎,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騂馬。高帝乃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而去。漢亦引兵而罷,使劉敬結和親之約。
前任:
頭曼單于
匈奴單于
前209年-前174年
繼任:
老上單于


[Category:弒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