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慎行
于慎行 | |
---|---|
大明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 |
籍贯 | 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洪范村 |
族裔 | 汉族 |
字号 | 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 |
谥号 | 文定(赠太子太保) |
出生 |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九月二十九日 1545年11月3日 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洪范村 |
逝世 |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十一月二十二日 1608年1月9日 (63岁) 京师官邸 |
配偶 | 娶秦氏 |
亲属 | (子)于纬 |
出身 | |
| |
经历 | |
| |
著作 | |
|
于慎行(1545年11月3日—1608年1月9日),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洪范村人,明朝政治人物,隆庆戊辰进士,万历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生平
[编辑]祖籍现东阿县姚寨镇前屯村。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为人忠厚老成,少而颖异,“为童子时屹然有成人之志”,“学有原委,淹贯百家,博而核,核而精”。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二百八十七名,廷试二甲六十一名进士,改庶吉士,隆庆四年(1570年)升翰林院编修,纂修《世宗实录》、《穆宗实录》、《穆史》。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复除编修,三年(1575年),升修撰,四年(1576年)六月充经筵日讲官,“主讲唐史,每至成败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论说,上辄为竦听。”,于慎行遂得神宗信任,神宗御笔写下“责难陈善”四字以赐之,一时士林间传为盛事[1]。同年十二月升侍讲,七年(1579年)三月以病乞回藉调理。
持平行述
[编辑]万历七年(1579年)因反对张居正“夺情”,协同友僚前往张府“疏谏”,张居正指责他:“子,吾所厚,而公亦从人为此耶?”于慎行从容回答说“正以公见厚故耳”,张居正听罢忿怒不已,于是于慎行以疾请归。于慎行对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不全赞同,御史刘台因弹劾首辅张居正专恣不法,被逮入狱,无人敢前往探视,于慎行却常去探望。万历十年张居正家族遭受迫害时,他仗义执言,请求照顾张居正的老母及孩子。在“夺情”事件中得罪张居正而受到排挤的于慎行曾给办案的邱橓写信:“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许多官员都佩服于慎行的勇气。
万历十一年正月起复翰林院侍讲,仍充日讲官,三月充会典纂修官,十月升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讲,十三年七月与右谕德李长春为应天乡试考试官,十二月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十四年升礼部右侍郎,十五年十二月升左侍郎。万历十七年(1589年)六月改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詹事府事,七月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历十八年(1590年),连疏请早立太子,以定国本,神宗大怒,骂于慎行“要君疑上”、“淆乱国本”。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辞官归隐,居家时编有《兖州府志》[2]。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二月著以原官起掌詹事府印信,催取前来,照旧讲官。上疏推辞。
重用
[编辑]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被重新起用,四月会推阁臣,于慎行、赵世卿、刘元震、叶向高、杨道宾、李廷机、孙丕扬等七人参加廷推,于慎行、叶向高、李廷机三人被点用,遂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由于年老体弱,长途跋涉,十一月十日行取至京,至京仅十二日卒于京华官邸[3]。
身后
[编辑]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著作
[编辑]著有《谷城山馆全集》62卷、《谷山笔麈》18卷、《读史漫录》14卷、《璅言》1卷(附《梦语》)[4]、《杂记》1卷[5]、《兖州府志》52卷、《东阿县志》12卷等[6]。
家族
[编辑]曾祖于忠。祖父于时,寿官。父于玭,字世和,号翠峰,戊子举人、平凉府同知[7]。母刘氏,加赠安人。
兄于慎动,冠带儒士;于慎思,生员;于慎言,壬子举人;弟于慎由,生员。
评价
[编辑]- 《明史》:“慎行之博闻,亦足称羽仪廊庙之选矣”
- 《明实录》:“慎行少而颖异,在词林有声,多识故事,所著有《谷山集》、《读史漫录》、《笔麈》行于世”
注释
[编辑]- ^ 《明史》(卷217):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 ^ 《明史》(卷217):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
-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万历三十五年十一月庚寅朔,庚子前礼部尚书于慎行行取至京。乙巳,大学士于慎行以力疾赴召,朝见不能成礼,请暂假调理,从之。壬申(壬子),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卒。慎行字无垢,山东东阿人。隆庆戊辰进士,选庶吉士,庚午授翰林院编修,甲戌分考礼闱,以 穆史成,进修撰,重修会典及编六曹章奏。时 上方典学,日御讲幄,就史局选日讲官,慎行与南昌张位与焉。丙子晋侍讲,赐御书“责难陈善”四大字。明年江陵夺情,吴赵抗疏杖阙下,慎行为诸词林具疏亦上,辅臣以讲官故,持不达,然犹示草于江陵。己卯急归,癸未入为左谕德,而江陵已败。有旨籍江陵家,遣刑部侍郎丘橓及中官往,中外快者咸蹴江陵比于分宜冯保。慎行独为书贻橓,言江陵所视二家者盖万未得一也。且江陵有母老矣,诸孤少未更事,宜与中贵熟数之,毋使朝廷失帷盖之仁。自是士论稍有宽江陵者。乙酉典试南畿,晋侍讲学士。丙戌读廷试卷,晋礼部右侍郎。己丑知贡举,遂晋礼部尚书。时 上且辍讲,朝御渐稀,又册立事久不决,慎行屡疏为请,而朝论方嚣,辅臣欲镇以静,慎行虽微知 上指,弗恤也。庚寅冬再疏不报,遂自劾乞休, 上怒坐夺俸三月。先是有沈王请封事违例,慎行力格之乃止。既有何御史出光者请罢京察,寻御史典试事皆为慎行所持,坐是失权贵欢。及辛卯秋推山东典试,主事未下,何御史遂讦慎行预泄主名,又坐诘责夺俸三月,乃九疏乞归,许之。凡十七年,一推掌詹,召讲春秋,不果。至是枚卜,趋朝甫一日,遂以遗疏告终,中外惜之。慎行少而颖异,在词林有声,多识故事。所著有《榖山集》、《读史漫录笔尘》行于世。
- ^ 《谷山笔麈》卷十六
- ^ 《谷山笔麈》卷十五
- ^ 《明史》(卷217):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朐冯琦文学为一时冠。
- ^ 王锡爵《赠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翠峰于公墓志铭》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官衔 | ||
---|---|---|
前任: 朱赓 |
明朝礼部尚书 1589年-1591年 |
继任: 李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