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郡,三国到隋唐的郡。
東漢末期東吳設置會稽東部都尉,管轄會稽郡東部的章安、永寧、松陽3縣,後增轄臨海、南始平、安陽3縣。太平二年(257年)以都尉所屬6縣置郡[1][2]。郡治章安縣(今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江北章安街道),領章安、永寧、松陽、臨海、南始平、羅陽、羅江(239年置[3])7縣。孫皓時,羅陽縣改名安陽縣。區域包括今浙江省象山港以南,天台县、缙云县、丽水市、龙泉市以东等地。
东晋以后南部分割出永嘉郡(今温州市),临海郡太守辛景曾据城抵抗孙恩。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除临海郡。唐朝天宝、至德年间一度把台州改为临海郡,下辖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始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乐安县(今浙江省仙居县)、宁海县(今浙江省宁海县)、象山县(今浙江省象山县丹城镇)。
- 唐朝临海郡太守
歷陽國(460年-461年)/臨海國(461年-466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世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封 |
歷陽郡王 |
|
劉子頊 |
460年-461年 |
宋孝武帝第七子
|
臨海郡王 |
|
461年-466年
|
伏誅,國除
|
臨海國(493年-495年)/巴陵國(495年-498年)丨食邑2000戶
|
代數 |
世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封 |
臨海郡王 |
|
蕭昭秀 |
493年-495年 |
齊文帝第三子
|
巴陵郡王 |
|
495年-498年
|
伏誅,國除
|
宣城國(500年-501年)丨以宣城、南琅邪、南東海、東陽、臨海、新安、尋陽、南郡、竟陵、宜都十郡為國
|
代數 |
世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封 |
宣城王 |
|
蕭寶融 |
500年-501年 |
齊明帝第八子
|
即皇帝位,國除
|
臨海國(568年-589年)
|
代數 |
世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封 |
臨海郡王 |
|
陳伯宗 |
568年-570年 |
陳文帝長子
|
2 |
二世 |
臨海嗣王 |
|
陳至澤 |
570年-589年 |
陳伯宗長子
|
陳亡,國除
|
- ^ 太平二年,以會稽東部為臨海郡。《三國志 卷四十八 孫亮傳》
- ^ 臨海太守,本會稽東部都尉,孫亮太平二年立。 《宋書 卷三十五 州郡志一》
- ^ 闽东最早建置罗江县今何在?. [2024-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6).
|
---|
|
|
|
注释 |
---|
注1:列出曹魏 咸熙二年( 265年)、蜀漢 炎興元年( 263年)、孫吳 天紀四年( 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