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后实证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后实证主义(英語:postpositivism)或后经验主义postempiricism)是一种元理论英语Metatheory立场,它批判并改进了实证主义[1],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和各种科学探究模型的理论与实践。实证主义者强调研究人员和被研究的人(或对象)之间的独立性,而后实证主义者则认为研究人员的理论、假设、背景知识和价值观会影响观察到的内容。[2]后实证主义者通过认识偏见的可能影响来追求客观性。[2][3][4]实证主义者强调定量方法,而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定量定性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4]

哲学

[编辑]

认识论

[编辑]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知识不是基于客观个体的先验评估,[4]而是基于人类的推测。由于人类知识不可避免地是推测性的,因此这些推测的断言是有根据的,或者更具体地说,藉由一组根据来证明是合理的,这些根据可以随着进一步的调研被修改或撤销。然而,后实证主义不是相對主義的一种形式,它通常仍然相信存在客观真理

本体论

[编辑]

后实证主义者相信现实存在,但与实证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认为人只能不完全地了解现实。[2]后实证主义者在形成对现实的理解和定义时也借鉴了社会建构主义[3]

价值论

[编辑]

实证主义者认为研究是或可以是价值中立的,而后实证主义者则认为偏见虽然不受欢迎,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努力发现并纠正它。后实证主义者努力了解其價值論(即价值观和信仰)如何影响他们的研究,包括通过他们选择的措施、总体、问题和定义,以及通过他们对他们工作的解释和分析。[3]

历史

[编辑]

历史学家辨别出了两种类型的实证主义:一种是古典实证主义,即经验主义传统,首先由亨利·德·圣西门奥古斯特·孔德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5][1];另一种是逻辑实证主义,后者与维也纳学派(1920-1930年代在奥地利维也纳)关系密切。[3]后实证主义是D.C. Phillips命名的[3],是指对两种形式的实证主义的一套批判和修正。[3]

最早批评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家之一是卡尔·波普尔。他提出以证伪来代替证实主义英语Verificationism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3]证伪主义认为,不可能验证关于普遍性或不可观察性的信念是真实的,但如果以易于证伪的方式措辞,则有可能拒绝错误的信念。

1965年,卡尔·波普尔和托马斯·库恩进行了一场辩论,缘由是托马斯·库恩的理论没有包含这种证伪思想。这场辩论影响了当代的研究方法。

托马斯·库恩被誉为普及并至少部分开创了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6]库恩的范式转变思想对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更广泛的批评,认为不仅仅是单个理论,而且整个世界观都必须不定期地转变以回应证据。[3]

后实证主义不是拒绝科学方法,而是对实证主义进行改革以应对这些批评。它重新引入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假设:客观真理的可能性和可取性,以及实验方法的使用。哲学家南希·卡特莱特伊恩·哈金的著作就是这些思想的代表。[來源請求]这种类型的后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南中有所描述。[7]

后实证主义理论的结构

[编辑]

罗伯特·杜宾认为,一个后实证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可认为是由基本“单元”或想法和感兴趣的主题、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对理论“边界”的描述组成。[3]后实证主义理论还包括将理论与可观察现象联系起来的“经验指标”,以及可以使用科学方法检验的假设。[3]

托马斯·库恩认为,后实证主义理论可以根据它是否“精确”、“一致”、“广泛”、“简约”和“富有成效”来评估。[3]

主要出版物

[编辑]
  • Karl Popper (1934) Logik der Forschung,英文重写本为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1959),中文标题为《科学发现的逻辑
  • Thomas Kuhn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科学革命的结构
  • Karl Popper (1963)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猜想与反驳》
  • Ian Hacking (1983)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表征与干预》
  • Andrew Pickering (1984) Constructing Quarks,《构建夸克》
  • Peter Galison (1987) How Experiments End,《实验是如何终结的?》
  • Nancy Cartwright (1989) Nature's Capacities and Their Measurement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Bergman, Mats. Positivism. 2016: 1–5. ISBN 9781118766804. doi:10.1002/9781118766804.wbiect248. 
  2. ^ 2.0 2.1 2.2 Robson, Colin. Real World Research. 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Second. Malden: Blackwell. 2002: 624. ISBN 978-0-631-21305-5.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Miller, Katherine. Communication theories : perspectives, processes, and contexts 2n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35–45. ISBN 9787301124314. 
  4. ^ 4.0 4.1 4.2 Taylor, Thomas R.; Lindlof, Bryan C.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3r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2011: 5–13. ISBN 978-1412974738. 
  5. ^ Auguste Comte. Sociology Guide. [2 October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7 September 2008). 
  6. ^ Thomas, David 1979 Naturalism and social sciences, ch. Paradigms and social science, p.161
  7. ^ Trochim, William.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Knowledge Base. socialresearchmethods.net. [2023-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8). 

参考书目

[编辑]
  • Alexander, J.C. (1995), Fin De Siecle Social Theory: Relativism, Reductionism and The Problem of Reason, London; Verso.
  • Phillips, D.C. & Nicholas C. Burbules (2000): Postpositivism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Lanham & Boulder: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 Zammito, John H. (2004): A Nice Derangement of Epistemes. Post-positivism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from Quine to Latour.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Popper, K. (1963),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 Moore, R. (2009), Towards the Sociology of Truth, London; Continu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