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安东尼·伯克莱·考克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安东尼·伯克莱·考克斯当前版本,由Dragoon17cc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2月2日 (四) 23:02。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安东尼·伯克莱·考克斯(英語:Anthony Berkeley Cox;1893年7月5日—1971年3月9日),英国小说家,曾以安东尼·伯克莱、法兰西斯·艾尔斯等笔名发表过多部推理小说和心理悬疑小说,为推理小说开创了新的领域,其中的《毒巧克力命案》以多重解答闻名。

生平

[编辑]

安东尼·伯克莱·考克斯生于哈特福郡沃特福德,父亲是医生,伯克莱是家中的长子。他曾在历史悠久的舍伯恩学校接受教育,后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古典文学。1912年8月间,伯克莱撰写了一篇小说草稿,内容是以两个年轻女性为主人公的日记体长篇。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也是他现存最早的手稿。伯克莱最早发表的作品是1913年9月号《格兰德杂志》发表的十四行荒诞诗《致厄瓦德涅》[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伯克莱曾在英军服役,毒气战给他带来了终身的伤害。退役后做过多年记者,为《笨拙》和《幽默者》等杂志撰稿[2],并着手整理出版佩勒姆·格伦维尔·伍德豪斯柯南·道尔威尔斯等著名作家的幽默速写、戏仿作品、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1]

伯克莱于1925年匿名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推理小说《雷顿庭神秘事件》,其中业余侦探罗杰·薛灵汉首次登场,随后他以薛灵汉为主角创作了一系列侦探小说。1929年,伯克莱发表了《毒巧克力命案》,在这部具有多重解答的作品中,薛灵汉是推理的发起者,最后却是毫不起眼的匹特威克给出了最终解答。1930年,伯克莱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福里曼·威利斯·克劳夫兹等著名推理小说作家一同创建了侦探俱乐部G·K·切斯特顿任第一任主席,其宗旨是谋求推理作家间的和睦相处,恪守侦探小说的传统。1931年侦探俱乐部的成员还以接龙形式创作了《漂浮的旗舰》[1]

伯克莱的创作颇受爱德蒙·克莱里休·班特莱的影响[2]。1930年代初,他开始思考推理小说的创作方向,他写到:“我个人相信,简单纯粹的犯罪解谜,完全依赖情节设计而不擅角色塑造、行文风格、甚至是幽默感的小说时日,已经落在审判者的手中。侦探小说已经来到一个阶段,未来侦探或犯罪小说,吸引读者兴趣的心理层面,将超过数学成分。”[3]于是他开始另用法兰西斯·艾尔斯为笔名创作心理悬疑小说,其中的《杀意》和《事实之前》颇受欢迎[2]

1938年起,伯克莱以法兰西斯·艾尔斯的笔名为John O'London's Weekly和《每日电讯报》撰写书评。1939年伯克莱宣布停止小说创作,一般认为有三个原因:早期军旅生涯带来的长期病痛;最后一部作品《至于女人》的糟糕表现;从富裕的父亲那里继承的以不动产为主的一大笔遗产[1]。 1940年代,他为《星期日泰晤士报》撰稿,从195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他为《曼彻斯特卫报》(后改名《卫报》)撰稿。伯克莱的小说《事实之前》被改编为电影《嫌疑》,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加里·格兰特琼·芳登主演。他的《裁判有误》则被改编成电影《命定的飞行》[2]

作品

[编辑]

以?为笔名

[编辑]
  • 雷顿庭神秘事件(1925)

以雷顿庭神秘事件作者为笔名

[编辑]
  • 温彻福德毒杀事件 (1926)

以安东尼·伯克莱为笔名

[编辑]
  • 研究爪印的教授(1926)
  • 普列斯特里先生的问题(1927)
  • 罗杰·薛灵汉和风向标神秘事件(1927)
  • 丝袜谋杀(1928)
  • 毒巧克力命案(1929)
  • 皮卡迪利案件 (1929)
  • 第二声枪响(1930)
  • 顶楼谋杀 (1931)
  • 漂浮的旗舰 (1931) (侦探俱乐部会员们合著)
  • 地下室谋杀 (1932)
  • Jumping Jenny(1933)
  • Panic Party (1934)
  • 裁判有误 (1937)
  • Not to Be Taken(1937)
  • 死于屋中 (1939)
  • 罗杰·薛灵汉的故事 (1994)

以法兰西斯·艾尔斯为笔名

[编辑]
  • 恶意(1931)
  • 事实之前(1932)
  • 拉登伯雷案件(1936)
  • 法律之外 (1934)
  • 黑暗旅行 (1935)
  • 至于女人 (1939)
  • It Takes Two to Make a Hero (1943)

以A. Monmouth Platts为笔名

[编辑]
  • 没药的消失(1927)

参考链接

[编辑]
  1. ^ 1.0 1.1 1.2 1.3 《皮卡迪利谋杀案》,前言.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9月. 
  2. ^ 2.0 2.1 2.2 2.3 Article on Anthony Berkeley. [2016-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3. ^ 《毒巧克力命案》,前言.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