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那
瓦爾那(梵语:वर्ण Varna)是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概念,其內涵主要見於《摩奴法典》與《瞿曇法經》等早期婆羅門教經典。在該制度中主要指四種不同的階層,經典中根據一些原則區分四種階層,並明確規範彼此的義務與權利。
實際社會中,種姓並非依據該理論的規範劃分,因此不能將瓦爾那理論與種姓制度畫上等號。即使如此,瓦爾那理論仍被應用在近代的實際社會之中,成為許多種姓抬昇其地位的論述手段,因此瓦爾那理論仍然有其解釋上的效力與合理性。
詞源
瓦爾那是梵語詞 varṇa वर्ण 的音譯。這個術語派生自詞根 vṛ,其含義是包蓋(to cover)或封裝(to envelop)(可比較於 vṛtra)。在《梨俱吠陀》中,這個術語可以意味著:“人的種類、部落、等級、行業”,特別是表達了在雅利安人和達薩人之間的對立。[1]
瓦爾那階序
這些早期婆羅門所著的經典中刻意忽略賤民不提(這些人最早稱為被拒斥的首陀羅),主張將所有的種姓劃分成四種瓦爾那。這四種瓦爾那同樣以婆羅門為首,並藉由職能與權利的劃分,構成一嚴謹的階序:
- 婆羅門(ब्राह्मणः):最高的瓦爾那,也是整個階序的核心。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司祭逐漸不受重視,潔淨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此外,婆羅門享有許多特權,如不可處罰、不可殺害、可領回部份充公遺失物等。
- 刹帝利(क्षत्र):次高的瓦爾那,《梵書》(Brahmanas)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物」的權利。刹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此外,其負有保護婆羅門之責。
- 吠舍(वैश्य):第三等的瓦爾那。吠舍是農人或牧人,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瞿曇法經》(Gautama Dharmasūtra)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
- 首陀羅(शूद्र):最低的瓦爾那。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和手工業。
文字學家喬治·杜梅吉爾(Georges Dumézil)認為,瓦爾那階序並非依由上而下排列的順序,而是由一系列的二分關係所構成:先是首陀羅被排除在外,其他三個瓦爾那構成一組,即再生組(twice-born,能舉行成年禮的瓦爾那);再生組排除吠舍,由婆羅門與刹帝利構成擁有「統治一切生物權力」的一組;最後婆羅門獨自擁有三種特權,即傳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註 1]。杜蒙根據上述原則進一步補充,認為瓦爾那階序刻意排除賤民就如同上述的二分關係。換言之,整個瓦爾那階序的分類關係大致如下:
↑ 地 位 與 特 權 ↓ 低 | |||||||||||||||||||||||||||||||||||||||||||||||||
|
根據上述的架構,可以理解到瓦爾那實際上是一套分類體系,而非具有實質內涵的規範架構。透過瓦爾那可以得知早期婆羅門心目中的理想種姓制度為何,卻無法真正了解種姓制度實際運作的情形。
注释
参考文献
- ^ Monier-Williams, Sanskrit Dictionary (1899). Monier-Williams surmises that the "caste" meaning reflects the "contrast of colour between the dark aboriginal tribes and their fair conquerors".
參見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
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