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汗国

历史国家

汗国古突厥语𐱃𐰆𐰴𐰕:𐰆𐰍𐰕:𐰉𐰆𐰑𐰣‎,罗马化:Toquz Oγuz budun),又译回纥,又称九姓乌古斯,是由突厥民族回鹘人在今蒙古高原建立的游牧帝国。回鹘汗国初期由药罗葛氏为可汗,内乱后被𨁂跌氏夺权。

回鹘汗国
𐱃𐰆𐰴𐰕:𐰆𐰍𐰕:𐰉𐰆𐰑𐰣
Toquz Oγuz budun
742年 - 848年
820年回鹘汗国极盛时的疆域图
820年回鹘汗国极盛时的疆域图
地位游牧帝国
首都窝鲁朵八里
宗教
萨满教摩尼教
政府君主制
可汗 
• 744年 - 747年
怀仁可汗 骨力裴罗
• 747年 - 759年
葛勒可汗 磨延啜
• 759年 - 780年
牟羽可汗 移地健
• 780年 - 789年
武义成功可汗 顿莫贺
• 789年 - 790年
忠贞可汗 多逻斯
• 790年 - 795年
奉诚可汗 阿啜
• 795年 - 805年
怀信可汗 骨咄禄
• 805年 - 808年
滕里野合俱录毘伽可汗
• 808年 - 821年
保义可汗
• 821年 - 824年
崇德可汗
• 824年 - 832年
昭礼可汗 曷萨特勤
历史 
• 建立
742年
• 终结
848年
面积
800年5,500,000平方公里
前身
继承
后突厥汗国
黠戛斯汗国
喀喇汗国
高昌回鹘
甘州回鹘

回鹘原是由回纥与乌揭(乌古斯人)组成的联盟,部族共分十九姓,通行与古突厥语仅存在方言差异的回鹘语,早期使用突厥文字,后改用源自粟特字母回鹘字母记录文字。《旧唐书·回纥列传》记载,回纥本为药罗葛、胡咄葛、啒罗勿、貊歌息讫、阿勿嘀、葛萨、斛嗢素、药勿葛、奚邪勿等九姓部落联盟,其可汗出自药罗葛氏;后来回纥击破拔悉密葛逻禄两部,统号十一部落[1]。当时的突厥汗国古突厥文中习惯称呼回纥人为Toquz-oghuz,意即“九姓乌古斯[2],“乌古斯(oghuz)”在古突厥语中有“部落”、“联盟”、“姓”之意。有人则认为回纥的族名为古突厥语的Uyghur,意为团结、同盟辅助,见于《磨延啜碑》有十回纥和九乌古斯(九姓)的记载[3]。而另一解释称,回纥族名的词源为oigur,是森林中人与十个游牧氏族。

历史

编辑
 
蒙古历史
蒙古高原历史系列条目
匈奴 东胡
南匈奴 北匈奴 鲜卑
鲜卑 丁零
柔然 高车
突厥汗国 铁勒
东突厥
薛延陀
唐朝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后突厥汗国
回鹘汗国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辽朝 克烈 乃蛮
蒙兀
蒙古帝国(诸汗国
元朝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北元后蒙古帝国时期
鞑靼(东蒙古) 瓦剌(西蒙古)
喀尔喀 四卫拉特
清朝清代蒙古)·准噶尔汗国
内属蒙古·外藩蒙古内札萨克·外札萨克
中华民国境内盟旗
塞北四省
博克多蒙古国
外蒙古地方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国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国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泛蒙古主义

源流

编辑

隋大业元年(605年),回鹘与其他铁勒部族反抗东突厥奴役,回鹘部的特健被推为联盟首领。后其子菩萨率众与薛延陀大败东突厥。唐贞观六年(632年),有契苾部千余家在契苾何力的率领下从焉耆来到沙州,被唐朝安置在甘、凉二州[4]。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回鹘酋长吐迷度在独逻河(今蒙古国土拉河)起兵,回纥的首领不称可汗,称俟利发,并与唐朝一起消灭了薛延陀汗国,称臣于唐朝。吐迷度被唐朝封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唐室无力压制周边时,汗国实质上取得独立。

建国

编辑

唐天宝元年(742年),回纥与葛逻禄拔悉密起兵,推翻了后突厥汗国,杀突厥白眉可汗,正式建立回鹘汗国。2年后回纥与葛逻禄推翻拔悉密,骨力裴罗受封为“奉义王”及“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汗廷(牙帐)设于鄂尔浑河流域乌德鞬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居民仍以游牧为主。他们的另一支乌纥生活在天山北部,半农牧生活,属于西丁零,是乌古斯人的前身。回纥有九氏族,最强是药罗葛。后来加入拔悉密葛逻禄,又称十一姓。

强盛

编辑
 
天宝九年(750年)大唐与周边国家地图

立国后,回纥因历史的关系一度与唐朝的关系友好,不像其他游牧部落建立的政权都要对中国进行侵扰与掠夺。756年,唐朝敦煌李承采毗伽公主(回纥英武可汗女,药罗葛氏)为妃。回纥曾经三次向唐朝和亲,希望李唐皇室远嫁公主给回纥为妻,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宁国公主嫁葛勒可汗为可敦,葛勒可汗死,宁国公主返回唐朝,荣王女嫁英武可汗为可敦,被称为小宁国公主[5]另二次是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嫁咸安公主唐宪宗时期嫁太和公主。互市方面,回纥多次与唐朝绢马互市,一匹马四十匹绢。一般一年五六千匹至数万匹马。

最盛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阿尔泰山伊塞克湖托克莫克一带(今吉尔吉斯斯坦),南跨大漠。北至叶尼塞河与今图瓦共和国。回纥人曾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杭爱山建设一城,名为窝鲁朵八里。有一部分回纥人被派到图瓦一带,因此图瓦人中有一个叫十回纥的部落。他们在很早已半定居,磨延啜(葛勒可汗)时代在色楞格河有一富贵城,是由粟特工匠建的。

安史之乱时,唐向回纥借兵,得其出动4000骑兵协助平叛。回纥自恃平乱有功,在762年收复叛军占领的东都洛阳时,回纥军将财帛尽数抢掠[6]。后其连年的侵扰唐边境,西域地区更是在之后三十五年时间内陆续被吐蕃和回纥所完全占领。

衰弱

编辑

唐建中元年(780年),登里可汗与唐疏离,宰相顿莫贺达干(登里堂兄)击杀登里,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并向唐称臣,被唐封为武义成功可汗。788年或809年(《新唐书》为788年,《旧唐书》此事在809年),武义成功可汗请求唐将“回纥”改称“回鹘”。唐朝准许改名,并册封顿莫贺达干为长寿天亲可汗。

回鹘后因统治无道,内讧不断。回纥汗国末期,汗族药罗葛氏被推翻,铁勒部之一的阿跌氏篡夺了政权,于846年被所属部黠戛斯所亡。回鹘人部分西迁部分南下,南下的回鹘人与唐朝发生冲突,唐朝张仲武刘沔石雄等数次击败回鹘,杀获十几万回鹘,其中有大量回鹘侯王贵族。[7]部分回鹘人西迁后,政权又被铁勒部的仆固氏篡夺。

西迁

编辑

840年,庞特勒率回鹘十五部,分三路西迁:

留在原地的一部分融入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纥人后裔,耶律德光后将述律氏赐姓萧氏。

一部南下,乌介可汗的兄弟逃亡唐朝天德军塞下,要求内附,这部分可能成为汪古

其中前两支定居天山山脉南北的回纥,据称成为今天的维吾尔族祖先的一部分。回鹘汗国亡后,仍有大量回鹘人停留在漠北,融入其他突厥语部落,如乃蛮克烈与回鹘存在文化联系。辽代有“阿萨兰回鹘大王府”(阿思懒王府)和“回鹘国单于府”[12]

语言文字

编辑

鄂尔浑河流域的古突厥文石碑,有一部分由回纥人刻成。石碑使用突厥文,属突厥语系回鹘语

回纥人原使用突厥文 ,西迁之后改为采用粟特文字母拼写自己的回纥语,学界称之为回鹘文,也有学者认为回鹘文字母是源自景教徒的叙利亚文。回鹘文是回鹘式蒙古文和满文的始祖。

回鹘君主列表

编辑

附属突厥时期

编辑

汗国诸汗

编辑

参考注释

编辑
  1. ^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2. ^ 在《阙特勤碑》的突厥文碑文中,把回纥诸部称为“九姓乌古斯
  3. ^ 磨延啜碑(全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旧唐书》卷一○九《契苾何力传》:“契苾何力,其先铁勒别部之酋长也……至贞观六年,随其母率众千余家诣沙州,奉表内附,太宗置其部落于甘、凉二州。”《资治通鉴》卷一九四贞观六年十一月辛巳条作“六千余家”,而《册府元龟》卷九七七《外臣部·降附》作“六十余家”。
  5. ^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及宁国来归,荣王女为可敦,回纥号为小宁国公主”
  6. ^ 回鹘历史被避讳,只有日本才敢拍摄《敦煌》?这又是一桩以讹传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搜狐 2019-01-29
  7. ^ 《旧唐书》:“时回鹘有将勒那颉啜拥赤心宰相一族七千帐,东逼渔阳。仲武遣其弟仲至与裨将游奉寰、王如清等,率锐兵三万人大破之。前后收其侯王贵族千余人,降三万人,获牛马、橐驼、旗纛、罽幕不可胜计。”“幽州节度使张仲武遣弟仲至率兵大破那颉之众,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乌介诸部犹称十万众……河东刘沔率兵奄至乌介营,乌介惊走东北约四百里外……乌介部众至大中元年诣幽州降,留者漂流饿冻,众十万,所存止三千已下。”“雄乃凿城为十馀穴,引兵夜出,直攻可汗牙帐。……斩首万级,降其部落二万馀人。”“回鹘特勒庞俱遮、阿敦宁二部,回鹘公主密羯可敦一部,外相诸洛固阿跌一部,及牙帐大将曹磨你等七部,共三万众,相次降于幽州,诏配诸道。有特勒霡没斯、阿历支、习勿啜三部,回鹘相爱耶勿弘顺、回鹘尚书吕衡等诸部降振武。”……
  8. ^ Brown, Keith; Ogilvie, Sarah, Uyghur,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s of the World, Elsevier: 1143, 2009, ISBN 978-0-08-087774-7. 
  9. ^ 贾从江:《元代畏兀儿迁居永昌事辑》,《西域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2002年第4期)
  10. ^ 锺进文:《裕固语地名“西至哈至”考释》,《西北史地》(兰州:西北史地杂志编辑部,1997第2期)
  11. ^ 参见 胡小鹏_《试揭“尧呼儿来自西至哈至”之谜》_《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2. ^ 脱脱. 《遼史·卷四十六·志第十六·百官志二》 (中文). 阿萨兰回鹘大王府。亦曰阿思懒王府。回鹘国单于府。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诏回鹘部副使以契丹人充。 

研究书目

编辑
  • Thomas Barfield著,袁剑译:《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 J.R. Hamilton著,耿昇等译:《五代回鹘史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