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政府主義
無政府主義(英語:anarchism),又稱無治主義[1],或譯作安那其主義,是一種政治理念及運動,其反對所有強制性、脅迫性的階級制度。無政府主義認為國家政體有害,本身無存在必要。無政府主義在歷史上屬於左派,被置於政治光譜最左側;在社會主義運動中屬於自由意志主義(自由意志社會主義)派。
在國家建立前,人類一直生活在無正式階級制度的社會中。隨着階級制度建立,對權威的質疑聲浪也隨之提高,但是擁有無政府主義自覺的政治運動於啟蒙時代才正式出現。到了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無政府主義思潮直捲全球,並為眾多工人解放鬥爭帶來影響。同時內部湧現了各種分支。無政府主義者參與了當時的部分革命,當中又以西班牙內戰的全國勞工聯盟為著名例子,不過他們於1939年被國民軍及其外部支援勢力(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葡萄牙獨裁政權)所擊倒,標誌着古典無政府主義時代落幕。在二十世紀的最後數十年及二十一世紀,無政府主義運動又捲土重來。
無政府主義者會採用各種策略來達至理想,這些策略可分為革命式策略及演變式策略兩大類。前後兩者有相當大的共通之處。革命式策略旨在消滅壓迫人民的國家和權威,在激烈程度上又以古典時代為高。演變式策略皆在展示無政府主義者心目中理想的社會。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實踐及其對社會的批評,已影響了人類社會的不同層面。而對無政府主義的批評,主要認為它內部存有矛盾、跟暴力有關,或視之為烏托邦理想。
詞源及定義
編輯英語中的無政府主義「anarchism」一詞源於希臘語「ἀναρχία」(anarkhia),意指「沒有統治者」。該希臘語由前綴「ἀ-」(即沒有)及單詞「αρχία」(即統治者或領導者)所組成。後綴「-ism」表示有利於無政府狀態的思潮[3]。自1642年起,「anarchism」一詞以「anarchisme」的形式出現在英語中;1539年起則以「anarchy」來表示——早期使用者以其代指失序感[4]。 法國大革命期間,參與其中的各個派別皆標籤敵方為「無政府主義者」,但當中有些派別與後繼者存有很多共同理念。部分19世紀的革命活動家(包括戈德溫、魏特林)影響了下一代的無政府主義學說,但他們不會把自身的理念稱為「無政府主義」[5]。第一位稱自身為無政府主義者(法語:anarchiste)的政治哲學家為普魯東,這使得無政府主義於19世紀中葉正式誕生。由於歐洲無政府主義者19世紀下半葉活動頻繁,清朝報紙時常對其有所報導,但當時並未使用帶有「無政府」的詞彙,而是音譯為「鴨那雞撕德黨」或意譯為「無君黨」[6]。1901年,受日語常用譯法影響,流亡日本的梁啓超在《清議報》上報道美國無政府主義者里昂·喬戈什刺殺總統威廉·麥金萊時,第一次稱呼喬戈什為「無政府黨」;由於《清議報》在當時的知識分子間有着巨大的影響力,這一譯名很快取代了過去「鴨那雞撕德黨」和「無君黨」的譯法[7]。1902年,馬君武基於英國社會主義者湯馬士·柯卡普(克喀伯)《社會主義史》的第9章〈無政府主義〉,譯出了《俄羅斯大風潮》[8],並「極力推崇無政府主義這種『新主義』」[a]。
「自由意志主義」一詞在19世紀90年代於法國誕生以後[12],人們常把它視作無政府主義的同義詞[13],此現象目前仍見於美國以外的部分地區[14]。 不過仍有人以自由意志主義特指個人主義自由市場的理念,把自由市場無政府主義稱為自由意志無政府主義[15]。儘管很多人會把自由意志主義當作無政府主義的同義詞使用[16],但由於新左翼、自由意志馬克思主義者(反對威權社會主義或先鋒隊的馬克思主義者)、極端自由主義者(他們主力關注公民自由)等不同意識形態支持者皆在以其代指自身,故其專有性已被削弱[17]。此外,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會把自身稱作自由意志社會主義者[18],以避免跟無政府主義有關的負面意涵、強調自身跟社會主義的關係[17]。馬菲·S·亞當斯和李維寫道,無政府主義是指「社會主義運動中的反權威派系」[19]。喬姆斯基表示無政府主義為「社會主義的自由意志派力量」[20]。蓋林寫道:
無政府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同義詞。大多無政府主義者為希望終結人與人之間的剝削的社會主義者。無政府主義只是社會主義思潮當中的一派,這個派別十分關注自由,並希望盡快廢除國家[21]。
儘管反對國家這一政治實體本身為無政府主義者的中心思想,但學者及無政府主義者仍很難對之下普遍定義,因為他們對此的理解會存有少許差異[22]。因此儘管定義無政府主義為「一系列希望社會依據自願結社、自由、去中心化的理念來建立人際關係,反對權威及階層式組織(包括國家、資本主義、民族主義等制度)」的學說或為正確,但此定義與依據詞源(沒有統治者)[23]、或像反國家主義(無政府主義遠超於此)、反威權主義(這是「後驗」的結論)般的思想特性的定義一樣,存有弊病[24]。不過有關無政府主義的定義,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元素:對非高壓式社會的渴求、對國家機關的抵制、相信人性能使人類在非高壓式社會中存活及進步、對如何追求理想中的無政府社會的一套想法[25]。
奧斯古德稱無政府主義為威權共產主義和國有社會主義的極端對立面[26]。馬歇爾表示:「一般來說,無政府主義比自由主義更接近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社會主義陣營,不過它也比起自由主義走得更前,故它不能夠以社會主義之名涵蓋之。因此最好視它作一門獨立兼具自身特色的學說」[17]。詹寧斯認為「很難不得出這樣的結論……把無政府資本主義當作無政府主義的分支看待者,只是誤解了無政府主義」。他補充道:「無政府主義並不代表不受限制的個人自由(如『無政府資本主義者』所相信的般),如我們所見,它所代表的反是個體和群體的延展」[27]。華特寫道:「從歷史和意識形態兩方面來看,無政府主義的確紮根在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之上……從某種意義上說,無政府主義者始終都是自由主義者兼社會主義者,每當他們拒絕接受兩者任何一方的優點時,他們就背叛了無政府主義本身……我們是自由主義者,但不止於此;我們是社會主義者,但不止於此」[28]。紐曼把無政府主義視為眾多社會主義傳統的分支,並指由普魯東和巴枯寧領頭的思想學派更具有社會主義成分[29]。莫里斯把「社會主義跟無政府主義二分」形容為「概念和歷史上的誤解」[30]。
歷史
編輯史前時代及古代
編輯在市鎮和城市建立之前,並不存在眾人之上的權威。權威制度在人們建立城鎮之後才得以確立,於是便有思想家以無政府主義式的理念回應之[32]。古代中國和希臘出現了最著名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雛形。在古代中國,像莊子和老子般的道家思想家便闡述了「和平地使國家非法化」的哲學無政府主義思想[33]。與斯多葛學派一樣,道家也被認為「預見到了」無政府主義[34]。
無政府傾向也可以溯源至古代希臘哲學家和悲劇作家的觀點。埃斯庫羅斯及索福克勒斯以有關安提戈涅的神話故事,來證明國家與個人自主的衝突。蘇格拉底質疑雅典當局不斷打壓個人自由的合理性。犬儒學派反對人治(Nomos)及生於人治的機關,支持人們依據自然(physis)而活。斯多葛學派支持公民在沒有國家的存在底下,依據非官方的友好關係來建構社會[35]。
中世紀期間,除了基督教歐洲及伊斯蘭世界的一些禁慾主義宗教運動帶有無政府主義色彩外,社會上沒有其他帶有無政府主義色彩的運動。這些宗教運動後來引出了宗教無政府主義。在伊朗,祆教僧侶瑪茲達克提倡建立沒有君主制的平等社會,但他後來被皇帝處決[36]。
在巴斯拉,一些宗教派別在佈道中加入反對國家存在的內容[37]。歐洲的一些教派出現了反國家及自由意志主義的傾向[38]。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古代重拾熱情;宗教改革時代,人們追捧個人判斷;二者皆促進了宗教中反權威和世俗元素的傳播[39]。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們對知識權威的質疑,以及十八世紀90年代、1848年的一系列革命,均為後來古典無政府主義的發展打下鋪墊[40]。
近代
編輯法國大革命為無政府主義思潮的轉捩點,當中反對國家及支持聯邦制的情感開始萌芽。大多受此一情感影響的人為無套褲漢(低下階層的老百姓)及忿激派(無套褲漢內的激進派)[41]。第一波無政府主義思潮在整個十八世紀傳播開來:英格蘭的戈德溫透過在道德論證上把國家的正當性消除,來支持哲學無政府主義。施蒂納的思想為個人無政府主義奠基。而在法國,普魯東所提出的互助主義理論亦盛行起來[42]。到了1870年代後期,各個無政府主義學派已有明確的定義,並在1880至1914年間,透過全球化浪潮傳播到世界各地[43]。古典無政府主義的興盛一路維持到西班牙內戰——歷史學家常把這段時期稱為「無政府主義史上的黃金時期」[42]。
巴枯寧同樣支持互助主義,並把其延伸至集體無政府主義上。巴枯寧的思潮以汝拉聯盟的形式引進到1864年所成立,史稱「第一國際」的工人聯合組織國際工人協會。該協會的成立目的在於團結各式各樣的革命思潮。由於它參與了當時眾多的工人運動,所以知名度亦逐漸提高。及後馬克思成為協會實際上的領導者。巴枯寧的追隨者及一眾互助主義者反對馬克思主義者所支持的國有社會主義,並主張政治上的不干涉主義,容許個人掌握少量財產[44]。巴枯寧的追隨者跟馬克思發生過激烈的論戰。1872年,論戰伴隨着巴枯寧派被馬克思主義者逐出第一國際而結束[45]。巴枯寧嗣後預言:若果革命者通過馬克思的方式掌權,他們終將會成為工人暴君。在被開除出國際工人協會後,一眾無政府主義者創立了聖伊米耶國際。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後來又參與了第二國際,但最終在1896年再次被逐出[46]。在俄國哲學家克魯泡特金的影響之下,無政府共產主義與集體主義出現了重合的趨勢[47]。從巴黎公社的誕生中獲得啟發的一眾無政府共產主義者主張,人民應自由地結盟,盟內亦應按照需求向人民分發資源[48]。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無政府主義思潮直捲全球[49]。此一趨勢在國際工團主義運動中尤其明顯[50]。中國的一些學生引入了無政府共產主義思想,並在此之上追隨民主及科學[51]。東京亦吸引了一些具有顛覆國家思想的遠東青年前往學習[52]。在拉丁美洲,阿根廷是無政府主義者的據點,當中又以無政府工團主義為左翼意識形態中的主流[53]。這段時期,少部分無政府主義者利用暴力手段來達至他們的政治目的,這種策略被稱為行動宣傳[54]。無政府個人主義者的政治表達和行為在法國社會主義運動解體及巴黎公社社員被處決和放逐後興起[55]。儘管許多無政府主義者不從事任何的恐怖主義行為,但他們仍受到迫害及污名化,甚至被拒移民——美國的《1903年移民法案》訂明該國不接受無政府主義者移民[56]。同一時期,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接納了非法主義的思想[57][54]。
1917年俄國革命得到了無政府主義者的熱烈參與。在革命期間,儘管無政府主義者對於革命本身存有擔憂,但是他們還是選擇支持之,聯合紅軍一起對抗白軍。不過他們在布爾什維克政權穩固後遭到清算。俄國中部的無政府主義者要不受到監禁或加入布爾什維克,就要轉至地下活動。聖彼得堡及莫斯科的無政府主義者為此逃至烏克蘭[58]。喀琅施塔得起義和馬赫諾運動的扺抗就是當地無政府主義思潮的著名例子。就在無政府主義者於俄國受到打壓之時,兩股對立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先後湧現——綱領無政府主義與綜合無政府主義。綱領無政府主義主張把無政府主義者分成若干羣體,以便進行革命;綜合無政府主義則反對任何類近於成立政黨的做法。十月革命及隨後的俄國內戰促成了布爾什維克的崛起,對全世界各國的無政府主義運動構成了嚴重打擊。許多工人及活動家皆視布爾什維克的成功為模範,共產黨數目在與無政府主義及其他社會主義運動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增加。在法國及美國,大多數參與無政府工團主義運動的法國總工會和世界產業工人的成員最終退出了組織,轉而加入共產國際[59]。
在西班牙內戰中,無政府主義者及工團主義者(全國勞工聯盟與伊比利亞無政府主義聯合會)再次跟其他左翼分子結盟。西班牙的無政府主義思潮由來已久,無政府主義者在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樣舉足輕重。為了防止內部的軍事叛亂,武裝民兵向農民和工人推廣無政府主義,結果他們成功控制了巴塞隆拿和西班牙大部分農村,並使土地集體化[60]。儘管蘇聯在一開始時提供了有限度的援助,但它的介入始引發了無政府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之間的激烈鬥爭[6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無政府主義運動已然受到沉重打擊[62]。然而無政府主義思潮在二十世紀60年代隨即復興,復興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人們認為馬克思列寧主義已經失敗,以及冷戰期間的緊張局勢[63]。這一時期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以融合其他批判國家和資本主義的運動為主,包括反核運動、環保運動、和平主義運動、新左翼運動、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64]。同時它也從以前的革命路線,過渡到具挑釁性的反資本主義改革路線[65]。除此之外,無政府主義亦跟朋克搖滾運動有密切關係,像克拉斯和性手槍般的朋克搖滾樂隊帶有無政府主義思想的色彩[66]。儘管女性主義傾向一直以無政府女性主義的形式出現在無政府主義運動中,但它在二十世紀60年代中的第二波女性主義裏才開始蓬勃發展[67]。黑人無政府主義也於這段時期開始興起,使無政府主義參與者不再以歐裔人口為中心[68]。此一趨勢亦跟無政府主義在北歐受到冷遇,但在拉美受到熱捧的事實相符[69]。
在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時,支持無政府主義的人口亦有上升趨勢,並對反戰、反資本主義、反全球化運動構成影響[70]。同時無政府主義者因參與反對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經濟論壇、八大工業國組織舉辦會議的示威而獲得關注。一些參與示威的無政府主義派別會把行動升級至騷亂層面、試圖毀壞他人財産或跟警察進行武力對抗。該些行動一般由多群去中心化的匿名組織(黑群)所進行,其他首創的組織性策略包括安全文化、聯繫小組、使用像互聯網般的去中心化技術。1999年西雅圖反世界貿易組織運動中的對抗,為這段時期內無政府主義的標誌性事件[70]。無政府主義的理念已影響了墨西哥薩帕塔及北部和東部敘利亞自治行政區(羅賈瓦)的發展[71]。
思想學派
編輯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學派一般被劃分為兩大傳統類別——社會無政府主義和個人無政府主義,兩者的起源、演化及價值觀存有些許差異[72]。個人無政府主義注重消極自由(反對國家或社會控制個人);社會無政府主義則注重積極自由,希望能以其實現人的潛能,並宣稱社會應該滿足人的某些需求,「承認人應得到平等的權利保障」[73]。無政府主義可按時間先後分為19世紀末的古典學派,以及此後才開始發展的後古典學派(無政府女性主義、綠色無政府主義、後無政府主義)[74]。
除了上述主流思想學派,還有從理論上證明國家沒有道德合法性的哲學無政府主義,但它沒有試圖證明以革命消滅國家的必要性。它是眾多無政府主義思潮背後的理論基礎,尤其是個人無政府主義[75]。哲學無政府主義可能會接受守夜人國家的存在,視其為一時性的必要之惡,但仍同時認為若國家的法律與個人自由存有衝突,那麼公民便沒有道德責任去服從它[76]。無政府主義非常重視道德論證,因為倫理學在有關思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7]。無政府主義強調反資本主義、平等主義、個體和群體的延展,這些特點使之有別於無政府資本主義等經濟自由主義[78]。
在政治光譜上,無政府主義的位置一般處於極左[79],它大部分的經濟和法律理念反映了共產主義、集體主義、工團主義、互助主義、參與型經濟的闡述[80]。由於無政府主義沒提供一個有關世界的單一闡釋[81],所以其有不同的類型,對無政府狀態的理解和實踐也有差異[82]。為了回應無政府主義的內部派別鬥爭,馬莫爾於1899年提出不帶形容詞的無政府主義,主張寬容地對待內部的不同意見[83]。無政府主義者信奉政治上的虛無主義[84]。儘管有着不同的學派或思潮,但它們並不是互相獨立的實體,而是透過個人和地方自主、互助、網絡組織、社區民主、正當的自主和去中心化等理念聯繫在一起[85]。
古典
編輯古典無政府主義始於互助主義及個人主義,之後開始出現不同的社會無政府主義學派,包括集體無政府主義、無政府工團主義、無政府共產主義。它們在「理想社會及其經濟如何運行」上看法各異[87]。
互助主義始於18世紀英國與法國的工人運動,在經過普魯東等人改良後便成了一種無政府主義思想[88]。它關注的議題包括互惠、建立自由人聯合體、自願契約、聯邦制、信貸和貨幣改革(改革至由人民銀行監管)[88]。互助主義處於個人與集體無政府主義之間[89]。在《什麼是所有權》一書中,普魯東把他的目標自定為「第三種社會形式,即共產制和私有制的綜合」[90]。集體無政府主義(或稱無政府集體主義[91]),是革命社會主義中的無政府主義理論,其跟巴枯寧密切相關[92]。集體無政府主義者反對生產資料的私有化,主張其應集體擁有。他們亦同意以暴力革命來達至這個目標——先由一個團結的小群體使用暴力開始,來激發全體工人起義,強行使生產資料集體化[93]。但集體主義不會把影響範圍擴至收入分配,工人的薪酬依舊按工作時數調整,不會像無政府共產主義般主張按需分配物資。儘管集體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在同一時期興起,兩者皆希望建立無國家的集體社會,但前者反對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無產階級專政[94]。
無政府共產主義(或稱共產無政府主義、自由意志共產主義)是無政府主義中的一套理論,其支持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公有化[95]、直接民主;支持建立志願組織的橫向網絡,及依照「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一方針生產和消費的工人委員會[96]。無政府共產主義在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激進社會主義思潮中誕生[97],但這種思想直至第一國際的意大利分部成立後,才首次確切地闡述[98]。克魯泡特金後來進而擴充無政府共產主義的相關理論[99]。無政府工團主義(或稱革命式工團主義)是無政府主義中着重勞工運動的學說。無政府工團主義者認為,工會是能帶來革命性社會變革的潛在力量。當工會革命成功後,新社會將沒有資本主義與國家,並由工人民主自治。無政府工團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工人團結、直接行動、工人自治[100]。
個人無政府主義是無政府主義運動內的思想流派,其特別強調個人及他們的意志,認為上述兩者比起群體、社會、傳統及意識形態等因素更為重要[101]。戈德溫、施蒂納、梭羅對這種思潮產生很大影響。個人無政府主義影響了各國一少部分的波希米亞主義藝術家及知識分子[102]、自由戀愛及生育控制提倡者[103]、個人天然主義者[104]、自由思想及反教權活動家[105],以至故意作出違法行為的年輕無政府主義者(這後來被稱作罪犯無政府主義或個人收復主義)[106]。
後古典與當代
編輯無政府主義是當代激進左翼社會運動基礎的一部分。當代無政府主義運動亦跟反全球化運動存有緊密關係[107],當中較著名的活動網絡仍以無政府主義者為主[108]。該些運動塑造了21世紀的激進主義思潮,並使無政府主義更廣泛地為人接受,令其出現復蘇的跡象[108]。無政府主義繼續催生各種理念及運動。透過結合不同的概念,各種嶄新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亦得以誕生[109]。反對資本主義的思想在當代無政府主義中仍具有重要地位,繼續延續古典無政府主義的傳統[110]。
當代新聞報導在報導相關示威時,較着重描述無政府主義者使用黑群戰術的行動,使大眾眼中的無政府主義更向暴力和混亂這兩個既定印象靠攏。這種報道亦吸引了人類學及歷史等領域的學者參與無政府主義運動,儘管當代無政府主義傾向於行動,而非學術理論[111]。由於當今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出現各種流派,所以當代無政府主義運動很難去概括[112]。儘管理論家和活動家已提出了「相對穩定的無政府主義者信念光譜」,但對於哪種信念為核心主流仍缺乏共識。於是評論者只好把眾多思潮的共同內容描述一遍,不過每個流派在該些信念上仍有優次之差。比如性別平等雖為大多派別認同的概念,但在優次上,無政府女性主義者會把它排得較前,而無政府共產主義者則排得較後[113]。
無政府主義者一般反對以下具強制力的威權:「所有中央集權且依賴階級制的政府(比如君主制、代議制民主、國家社會主義)、經濟階級體系(例如資本主義、布爾什維克主義、封建主義、奴隸制)、父權制、異性戀霸權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帝國主義」[114]。不過他們可能會在行動手段上存在分歧[115]。平等自由原則相對較接近於無政府主義的政治倫理,因為它超越了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傳統。此一原則致使支持者認為自由和平等不能在國家內部實施,最終導致他們質疑一切形式的統治和階級制度[116]。
策略
編輯無政府主義者的策略各式各樣,但大多是為了兩大目的——一是反抗建制,二是推廣無政府主義者的倫理標準及理想社會形態,令「手段和目的統一」[117]。可把無政府主義者的策略分為兩大類:一為消滅壓迫人民的國家和機構的革命式策略,二為令社會發生改變的演變式策略[118]。後者採用非暴力的手段,並希望以循序漸進的方法達至無政府主義者眼中理想的社會,不過前後兩者有相當大的共通之處[119]。
無政府主義者的策略在20世紀期間出現轉變。20世紀早期的無政府主義者聚焦於武力鬥爭及罷工,當代的無政府主義者則會採取更多樣化的策略[120]。
古典策略
編輯在古典時代,無政府主義者相對較為好戰。他們不僅會與國家武裝部隊進行武力對抗(相關例子包括西班牙和烏克蘭等地的無政府主義者軍隊),其中一些更視恐怖主義行動為行動宣傳的一環。部分無政府主義者會試圖暗殺國家首腦,其中一些成功殺掉之。無政府主義者還會參與革命[121]。許多無政府主義者認為這些嘗試將促成反資本、反國家的革命[122]。這些襲擊很多都發生在1870年代末、1880年代初、1890年代,到了20世紀初仍有零星個案[123]。至後來因為司法權力擴張、國家機關專門針對這些襲擊,它們才愈發罕見[124]。
無政府主義者對暴力的態度具有一定復雜性及爭議性[125]。無政府和平主義者認為手段和目的需要統一[126],另外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則支持包括破壞或恐怖主義行為在內的直接行動,第二種觀點在19-20世紀尤其盛行,因當時部分無政府主義者視國家為暴政的體現,故認為一切反抗手段皆是合理的[127]。高德曼及馬拉泰斯塔支持有限度地使用暴力,並認為暴力只是對抗國家暴力的必要之惡[128]。
無政府主義者會積極參與罷工,但他們一般對正式的工團主義持反感態度,視之為改良派。他們視罷工為推翻資本主義及國家的手段一環[129]。無政府主義者亦會利用行動來加強宣傳效果,例如參與裸體主義運動、依據友情來建構社群、參與出版事務[130]。
革命式策略
編輯在現代,印度的起事無政府主義者博南諾因反對一切非暴力手段,而把19世紀後期克魯泡特金等無政府主義者探討過的暴力問題帶回主流討論。博南諾及法國極左派組織隱形委員會皆鼓吹人們自行組織多個非正式的小團體,當中每個成員都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他們會自行配合,以暴力破壞的形式反抗國家、資本主義等他們眼中壓迫眾人的事物。隱形委員會的成員於2008年被捕,並被控以多項罪名,包括從事恐怖主義活動[131]。
當今無政府主義者的暴力程度,總體上比古典時代要低。他們大多會在示威時跟警方進行武力對抗、把行動升級至騷亂層面,並投擲汽油彈,這在加拿大、墨西哥、希臘等地較為常見。激進示威者也會以黑群的形式出現,當中每個人都穿着黑色服裝,然後當中一些會跟警方發生衝突[132]。不過他們不僅會跟權力機關發生衝突,還會參與對抗種族主義者及法西斯主義者的鬥爭。當法西斯主義者舉行仇恨集會時,無政府主義者便會採取反法西斯主義行動,阻止集會進行[133]。
演變式策略
編輯無政府主義者普遍採取直接行動的方式以嘗試達至他們的目標,包括以破壞和示威方式反對其眼中不公平的階級制度,或透過建立公社和去階級化的集體組織,實現他們理想中的自治[118]。 他們作集體決定時通常以反威權的形式進行,讓所有人皆能對每一個抉擇發表自身的觀點,從而影響最終決定,稱為橫向主義[134]。當代無政府主義者一直在參與各種基層運動,它們不一定是完全帶有無政府主義色彩的,但多少都滲入了橫向主義的理念,尊重個人的自主決定。他們亦會參與像罷工和示威般的群眾運動。當代部分無政府主義者為了強調自己不依照傳統策略(big-A anarchism)行事,而以新造詞「small-a anarchism」代指自身的這種傾向。他們不會依照代表人物的思想來判斷自身,反之自身的想法及經歷才是判斷的重點[135]。
無政府主義同質小組的決策過程在策略上起着重要的作用[136]。小組會在沒有領導者的情況下,透過各種途徑來達至粗略的共識。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小組內每個成員都扮演協調者的角色,在不推廣某個觀點的同時,促進小組達成共識。少數者通常會接受小組粗略的共識,除非他們認為提案與無政府主義者的目標、價值觀或道德觀念相違。他們一般只會成立20人以內的小組,以促進自主性及成員間的友誼。該些小組一般不會進行互聯,只維持細小的人際網絡。無政府主義者讚同並會參與罷工,特別是野貓罷工,因為它是沒有領導者的罷工[137]。
當今的無政府主義者會以線上形式傳播訊息。過去則會用到報紙及雜誌等媒介,但由於發行等方面有一定門檻,故他們會改用門檻較低的互聯網發佈資訊,並營運電子圖書館等平台[138]。無政府主義者還開發了各類軟件,它們皆免費地予人使用。黑客行動主義者的理想與無政府主義者很像,特別是在保障公民免受政府監控方面[139]。
無政府主義者還會以回收公共空間的方式,建構社交空間,使相同理念者能夠聚在一起。在像示威般的重要事件發生時,該些空間會被稱作臨時自治區(由哈基姆·貝提出的構想,能讓無政府主義者展示自身的理想)[140]。無政府主義者視佔屋為從資本主義市場手上奪回城市空間的方法,並能滿足務實需要,故為直接行動的典範[141]。該些空間能讓無政府主義者實踐自身的想法及加強社會紐帶[142]。並非所有無政府主義者皆對該些策略持相同態度。該些策略,加上正反方的意見,再加上當代無政府主義者會在高度象徴性事件之下組織的示威活動,共同構成了當代無政府主義中充滿活力的嘉年華會狂歡元素[143]。
關注議題
編輯由於無政府主義是一門包含了各種流派的哲學理念,故在價值觀、意識形態及策略方面存有內部衝突的情況並不罕見。無政府主義的多樣性也使得世人難以為它下一個精確定義。譬如「無政府主義跟資本主義[144]、民族主義、宗教是否兼容」這一道問題便帶有一定爭議性。除此之外,無政府主義跟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集體主義、工團主義的關係仍有一定複雜性。無政府主義者也可受到人文主義、開明的自利、素食主義等道德思潮推動。一些無政府主義者會批判文明、民主、技術等,而另外一些則會選擇讚揚之[145]。
性與自由戀愛
編輯無政府主義者因反對階級制度,而較為關注與制度相關的性與性別議題;無政府主義會分析及反對任何對性自主的壓迫,因為這間接反映了傳統強加於人身上的性別期望[146]。
古典無政府主義者並不經常討論性問題,不過少數涉獵者認為,無政府主義社會的性會自然發展[147]。但是像塔克般的無政府主義者則對性暴力表示擔憂。塔克反對設立最低合法性行為年齡,但卻認為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將有利於好色之徒。在1890-1920年間,自由戀愛成了無政府主義內的重要思潮;現今其則以擁護多邊戀及酷兒無政府主義的形式存在[148]。自由戀愛提倡者因認為婚姻法是以男性佔優的形式確立,故反對任何形式的婚姻制度,視之為男性壓迫女性自主的一種手段。除此之外,他們亦批評社會的既有秩序限制了女性的性自由及性愉悅權[149]。在運動參與上,他們會為想同床的同志伴侶們安排多間房子,坐言起行地支持自由戀愛這一概念[150]。自由戀愛思潮深深紮根於歐美各國。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在參與運動時發現,自由戀愛並非完全沒有負面影響,比如其能讓人心生妒火[151]。無政府女性主義者支持自由戀愛、女性的墮胎選擇權;反對婚姻制度本身。無政府主義者跟不支持無政府主義的女性主義者雖在選舉權議題上有分歧,但大體上仍處於互相支持的關係[152]。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無政府主義與第二波女性主義交織在一起,影響了某些女性主義思潮,並使之激進化。在20世紀的最後數十年,無政府主義者和女性主義者皆提倡女性及性少數平權,並積極擁護他們的自主性,使得部分女性主義思想家稱兩者出現了融合的跡象[153]。到了第三波女性主義,強制異性戀及性別認同開始進入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的視野中,同時他們會以後結構主義視角來批判既有的性規範[154]。不過也有一部分無政府主義者拒絕這種思想——他們認為該些理念過於傾向個人主義,故此會使人放棄解放社會的理想[155]。
教育
編輯無政府主義教育 | 公立教育 | |
---|---|---|
理念 | 教育是一種讓人掌握自我的方法 | 教育是一種服務 |
管理 | 社群管理 | 國家營運 |
方法 | 實踐學習 | 口頭傳授 |
目標 | 讓人成為社會的關鍵一員 | 讓人能為社會貢獻生產力 |
無政府主義者對教育的關注可追溯至古典無政府主義興起之時。他們認為普及教育能為個人及社會的自主奠下基礎,故為互助行為的一種[157]。像戈德溫及施蒂納般的無政府主義者會反對國家教育及私立教育,視之為統治階級延續階級特權的一種手段[158]。
1901年,加泰羅尼亞出生的無政府主義教育家和自由思想家費雷爾於巴塞羅納創辦了一系列以現代或進步主義思想為其理念的學校,以抗衡當地基本由羅馬天主教會所控制的教育體系[159]。費雷爾的學校建立在世俗主義之上、盡量不讓教會及國家干預教育內容,並提供一個富有自主性的學習環境予學生學習(即在課程編配上學生能有更大的參與度)。費雷爾希望能對工人階級進行教育,並且公開試圖培養學生們的階級意識。費雷爾所創辦的學校最後在國家不斷騷擾的情況下被迫關掉,而他本人亦因此於隨後被捕。費雷爾的理念影響了美國一些以現代為名的學校[160]。俄國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托爾斯泰在其晴園創立了一間以農民子女為對象的學校。托爾斯泰這樣解釋它的主要原則:「唯自由,才能有效地進行教育」[161]。尼爾於1921年創辦夏山學校,同樣宣稱要從壓迫中解放人們[162]。
無政府主義者一般認為:教育應尊重孩童的自主性,應避免外界的刻意操縱,孩童的理性會引導其自主得出道德上的好結論。但他們在「何謂操縱」上沒有達成共識。費雷爾認為,應向孩童推行道德教化,明確地向他們傳達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平等、自由和社會正義不能實現的訊息,並應以同樣的負面態度批判政府和民族主義[163]。
二十世紀後期及當代的無政府主義作家(沃德、里德、古德曼)開始把對公立教育的批判範圍擴展,他們認為教育應聚焦於兒童的創造力,而不應聚焦於在消費社會中獲職或參與消費主義的能力[164]。像沃德般的當代無政府主義者更認為公立教育致使社經不平等的狀態延續[165]。
儘管大多無政府主義學校未能存活至今,但它們的理念已滲入至主流教育體系:比如尊重孩童的自主性及自由、以理性思考取代填鴨式教育。蘇伊薩舉出了三所明確的無政府主義學校:聖塔克魯茲自由學校(美國)、自我導向學習學院(英格蘭白禮頓)、帕伊德亞學校(西班牙)[166]。
國家
編輯反對國家及其結構是無政府主義的必要條件[167]。無政府主義者認為國家是掌權者支配人民的工具,故認為不論整體的政治形態為何,皆沒有合法性可言。他們認為國家的存在會使人民無法控制自己生活,同時少數精英會擁有重大抉擇的決定權。即使是高透明度的開放政府,由於它仍具有脅迫人民的能力,它的權威性依然依據其權力建立。另一項反對國家存在的論點則認為,不論體制內的人員多麼無私,他們仍會追求更多權力,並最終腐化。無政府主義者認為由於統治階級與其他階級存有很大差異,所以國家根本不是人民集體意志的體現[168]。
無政府主義者對國家的具體態度不盡相同。沃爾夫認為自主與威權之間的緊張關係,足以證明國家永遠不可能具備正當性。巴枯寧認為國家意味着暴力,「就是藉助在可能的情況下偽裝起來的、而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就撕下偽裝、真相畢露的暴力的統治」。傾向於哲學無政府主義的西蒙斯和格林則表示,若國家以協商一致的方式治理,那麽其便有正當性。不過他們認為這幾乎沒什麽可能做到[169]。無政府主義者對於怎樣才能廢除國家的看法亦各異[170]。
藝術
編輯藝術跟古典無政府主義的關係十分緊密,於該時興起的藝術風格較受到無政府主義影響,未來主義及超現實主義便是當中兩個例子[172]。文學當中則以新浪漫及新末日幻想運動所受的影響為深[173]。無政府主義跟龐克等音樂潮流亦有一定關係[174]。像托爾斯泰及里德般的無政府主義者認為,藝術家與非藝術家的隔膜是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它會令藝術跟日常行為區隔開來,繼使人們不能活得愉快[175]。
另外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則支持通過藝術達至他們理想中的社會[176]。羅貝在《打破魔咒》一著中宣稱「受無政府主義影響的實踐對建基於運動的視頻行動主義越發影響」[177]。在20世紀期間,很多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克魯泡特金、高德曼、蘭道爾、貝爾內里)皆有論及藝術的重要性,這點亦可在像《無政府狀態》般的出版物上見到[178]。
無政府主義者認為藝術有三用——首先其可用於表達對當下社會及階級制度的批判;其次它可用於描繪他們眼中理想的社會是怎樣的;最後它也可是直接行動的一環,比如用於示威行動當中[179]。19世紀的新印象派運動常以生態美學為主題,並為無政府主義者提供了一個渠道,以讓他們表達對社會主義路線的印象[180]。比如無政府主義畫家畢沙羅所繪的《奧尼的栗子樹》,它結合了生態美學跟社區農業——作者以此展示他理想的無政府主義農業社區是怎麼樣子[171]。
批評
編輯人們對無政府主義的主要批評點之一,在於人類不能夠實行自治,國家則為人類存活所必須[181]。哲學家羅素認為此一批評有理有據,並表示:「和平與戰爭、關稅、衛生條件和有毒藥品銷售管制、正義的分配制度等等——這些都難以在一個沒有中央政府的社會中實行」[181]。另一個主要批評點在於認為無政府主義社會都是孤立和細小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治。沃德對此回應道,主流無政府主義思想家都在提倡聯邦制[182]。
哲學系講師菲亞拉列出了反對無政府主義的五大論點。首先,他提到了無政府主義跟暴力及破壞有關,這種關係不僅體現於現實上(例如示威活動),還體現於他們的道德觀上。第二點則是認為社會不能在沒有國家或類國家政體的情況下正常運作,他們的主張會使人失去國家保護,令他們不能免受犯罪份子侵害。菲亞拉以霍布斯的利維坦及諾齊克的守夜人國家作相關論證。第三,無政府主義被視為毫無可行性的構想,或視之為一種烏托邦,因為國家幾乎不可能滅亡——這一論點常會帶出要人從體制內進行改革的觀點。第四點則指無政府主義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它主張沒人應受到管治,但若其為眾人所接受,那麼便會成為一種管治理論。除此之外,矛盾之處還在於它主張集體行動之餘,又同時尊重個人自主,後者會使人無法採取集體行動。最後他提到了對哲學無政府主義的批評,表示所有論點皆被指責「過於薄弱」,同時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仍然不見動搖跡象[183]。
在支持無政府主義的著作出版以後(比如西蒙斯的《道德原則與政治義務》),哲學無政府主義受到了學術界批評[184]。法律系教授埃德蒙森撰寫了一篇文章,於當中反對哲學無政府主義三大原則,指它們都是錯誤的。埃德蒙森稱,儘管的確沒義務服從正常國家,但仍不能由此推導「無政府主義為必然的」的結論,國家在道德上仍有合法性可言[185]。胡梅爾在《政治權威的問題》一著中為哲學無政府主義作辯護[186],稱:「政治權威是道德上的幻覺」[187]。
亦有批評認為無政府主義無視及錯誤了解服從權威的生物傾向性——此一理論由弗格森於1886年的《北美評論》上首次提出[188]。拉茲認為,接受權威等同於認為跟着其指示走會較有可能成功[189]。拉茲相信,不論權威的指示正確與否,此一論點都是正確的[190]。無政府主義者反對這類型的批評,因為挑戰或不服從權威,並不等同於失去在承認醫師或律師等權威為可靠時的好處,承認時亦不等同完全放棄獨立判斷[191]。無政府主義者排斥國家、相信社會革命的思維,乃至了解人性的方式,皆被學術界批評為「過於天真和簡化,完全不切實際」[192]。古典無政府主義因過度相信「廢除國家將使人類合力共榮」,而受到了批評[147]。
學者莫利紐克斯在其著作《無政府主義:一名馬克思主義者的批判》中寫道「無政府主義贏不了」,認為它缺乏正確實施其想法的能力[193]。馬克思主義對無政府主義的批評在於認為其具有烏托邦性質,因為所有人都應該擁有無政府主義的觀點和價值觀。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一種社會理念將直接從這種人類理想中誕生,其本質則形成於每個人的自由意志之上。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這種矛盾就是他們無法行動的原因。從無政府主義的視角來看,自由與平等之間的衝突能透過共存交織來解決[194]。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註釋
編輯引用
編輯- ^ 丸尾 2009,第11頁.
- ^ Carlson 1972,第22–23頁.
- ^ Bates 2017,第128頁; Long 2013,第217頁.
- ^ Merriam-Webster 2019,"Anarchism";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05,"Anarchism"; Sylvan 2007,第260頁.
- ^ Joll 1964,第27–37頁.
- ^ 洪 1985,第417頁.
- ^ 洪 1985,第418頁.
- ^ 袁 2018,第47頁.
- ^ 楊 2019,第10-11頁.
- ^ 徐 & 柳 1989,第23–28頁.
- ^ 胡 1994,第41–42頁.
- ^ Nettlau 1996,第162頁.
- ^ Guérin 1970,"The Basic Ideas of Anarchism".
- ^ Ward 2004,第62頁; Goodway 2006,第4頁; Skirda 2002,第183頁; Fernández 2009,第9頁.
- ^ Morris 2002,第61頁.
- ^ Marshall 1992,第641頁; Cohn 2009,第6頁.
- ^ 17.0 17.1 17.2 Marshall 1992,第641頁.
- ^ Marshall 1992,第641頁; 喬姆斯基 2021,第38頁; Cohn 2009,第6頁; Adams & Levy 2018,第104頁.
- ^ Adams & Levy 2018,第104頁.
- ^ 喬姆斯基 2021,第38頁.
- ^ Guérin 1970,第12頁.
- ^ Long 2013,第217頁.
- ^ McLaughlin 2007,第25–29頁; Long 2013,第217頁.
- ^ McLaughlin 2007,第166頁; Jun 2009,第507頁; Franks 2013,第386–388頁.
- ^ McLaughlin 2007,第25–26頁.
- ^ Osgood 1889,第1頁.
- ^ Jennings 1999,第147頁.
- ^ Walter 2002,第44頁.
- ^ Newman 2005,第15頁.
- ^ Morriss 2015,第64頁.
- ^ Marshall 1993,第70頁.
- ^ Graham 2005,第xi–xiv頁.
- ^ Coutinho 2016; Marshall 1993,第54頁.
- ^ Sylvan 2007,第257頁.
- ^ Marshall 1993,第4, 66–73頁.
- ^ Marshall 1993,第86頁.
- ^ Crone 2000,第3, 21–25頁.
- ^ Nettlau 1996,第8頁.
- ^ Marshall 1993,第108頁.
- ^ Adams & Levy 2018,第307頁.
- ^ Marshall 1993,第4頁.
- ^ 42.0 42.1 Marshall 1993,第4–5頁.
- ^ Levy 2011,第10–15頁.
- ^ Dodson 2002,第312頁; Thomas 1985,第187頁; Chaliand & Blin 2007,第116頁.
- ^ Graham 2019,第334–336頁; Marshall 1993,第24頁.
- ^ Levy 2011,第12頁.
- ^ Marshall 1993,第5頁.
- ^ Graham 2005,第xii頁.
- ^ Moya 2015,第327頁.
- ^ Levy 2011,第16頁.
- ^ Marshall 1993,第519–521頁.
- ^ 德里克 2006,第77頁; Ramnath 2019,第681–682頁.
- ^ Levy 2011,第23頁; Laursen 2019,第157頁; Marshall 1993,第504–508頁.
- ^ 54.0 54.1 Marshall 1993,第633–636頁.
- ^ Anderson 2004.
- ^ Marshall 1993,第633–636頁; Lutz & Ulmschneider 2019,第46頁.
- ^ Bantman 2019,第374頁.
- ^ Avrich 2006,第204頁.
- ^ Nomad 1966,第88頁.
- ^ Bolloten 1984,第1107頁.
- ^ Marshall 1993,第xi, 466頁.
- ^ Marshall 1993,第xi頁.
- ^ Marshall 1993,第539頁.
- ^ Marshall 1993,第xi & 539頁.
- ^ Levy 2011,第5頁.
- ^ Marshall 1993,第493–494頁.
- ^ Marshall 1993,第556–557頁.
- ^ Williams 2015,第680頁.
- ^ Harmon 2011,第70頁.
- ^ 70.0 70.1 Rupert 2006,第66頁.
- ^ Ramnath 2019,第691頁.
- ^ McLean & McMillan 2003,Anarchism; Ostergaard 2003,第14頁,Anarchism.
- ^ Harrison & Boyd 2003,第251頁.
- ^ Adams & Levy 2019,第9頁.
- ^ Ostergaard 2006,第12頁; Gabardi 1986,第300–302頁.
- ^ Klosko 2005,第4頁.
- ^ Franks 2019,第549頁.
- ^ Marshall 1992,第564–565頁; Jennings 1993,第143頁; Gay & Gay 1999,第15頁; Morriss 2008,第13頁; Johnson 2008,第169頁; Franks 2013,第393–394頁.
- ^ Brooks 1994,第xi頁; Kahn 2000; Moynihan 2007.
- ^ Marshall 1993,第14–17頁.
- ^ Sylvan 2007,第262頁.
- ^ Avrich 1996,第6頁.
- ^ Walter 2002,第52頁.
- ^ Marshall 1993,第1–6頁; Angelbeck & Grier 2012,第551頁.
- ^ Wilburn 2019,第216-218頁.
- ^ Levy & Adams 2019,第2頁.
- ^ 88.0 88.1 Wilburn 2019,第213–218頁.
- ^ Avrich 1996,第6頁; Miller 1991,第11頁.
- ^ Pierson 2013,第187頁. 引自普魯東1840年所著的《什麼是所有權》的第五章
- ^ Morris 1993,第76頁.
- ^ Shannon 2019,第101頁.
- ^ Avrich 1996,第3–4頁.
- ^ Heywood 2017,第146–147頁; Bakunin 1990: "They [the Marxists] maintain that only a dictatorship—their dictatorship, of course—can create the will of the people, while our answer to this is: No dictatorship can have any other aim but that of self-perpetuation, and it can beget only slavery in the people tolerating it; freedom can be created only by freedom, that is, by a universal rebellion on the part of the people and free organization of the toiling masses from the bottom up".
- ^ Mayne 1999,第131頁.
- ^ Marshall 1993,第327頁; Turcato 2019,第237–323頁.
- ^ Graham 2005.
- ^ Pernicone 2009,第111–113頁.
- ^ Turcato 2019,第239–244頁.
- ^ van der Walt 2019,第249頁.
- ^ Ryner 2007.
- ^ Marshall 1993,第440頁.
- ^ McElroy 1996; Díez 2006.
- ^ Díez 2006; Ytak 2000.
- ^ McElroy 1981,第291–304頁; Díez 2007,第143頁.
- ^ Imrie 1994; Parry 1987,第15頁.
- ^ Evren 2011,第1頁.
- ^ 108.0 108.1 Evren 2011,第2頁.
- ^ Perlin 1979.
- ^ Williams 2017,第4頁.
- ^ Williams 2010,第110頁; Evren 2011,第1頁; Angelbeck & Grier 2012,第549頁.
- ^ Franks 2013,第385–386頁.
- ^ Franks 2013,第386頁.
- ^ Jun 2009,第507–508頁.
- ^ Jun 2009,第507頁.
- ^ Egoumenides 2014,第91頁.
- ^ Williams 2019,第107-108頁.
- ^ 118.0 118.1 Williams 2017,第4–5頁.
- ^ Kinna 2019,第125頁.
- ^ Williams 2019,第112頁.
- ^ Williams 2019,第112-113頁.
- ^ Norris 2020,第7-8頁.
- ^ Levy 2011,第13頁; Nesser 2012,第62頁.
- ^ Harmon 2011,第55頁.
- ^ Carter 1978,第320頁.
- ^ Fiala 2017,section 3.1.
- ^ Kinna 2019,第116-117頁.
- ^ Carter 1978,第320–325頁.
- ^ Williams 2019,第113頁.
- ^ Williams 2019,第114頁.
- ^ Kinna 2019,第134–135頁.
- ^ Williams 2019,第115頁.
- ^ Williams 2019,第117頁.
- ^ Williams 2019,第109–117頁.
- ^ Kinna 2019,第145–149頁.
- ^ Williams 2019,第109, 119頁.
- ^ Williams 2019,第119-121頁.
- ^ Williams 2019,第118-119頁.
- ^ Williams 2019,第120-121頁.
- ^ Kinna 2019,第139頁; Mattern 2019,第596頁; Williams 2017,第5–6頁.
- ^ Kinna 2012,第250頁; Williams 2019,第119頁.
- ^ Williams 2019,第122頁.
- ^ Morland 2004,第37-38頁.
- ^ Marshall 1993,第565頁: "In fact, few anarchists would accept the 'anarcho-capitalists' into the anarchist camp since they do not share a concern for economic equality and social justice, Their self-interested, calculating market men would be incapable of practising voluntary co-operation and mutual aid. Anarcho-capitalists, even if they do reject the State, might therefore best be called right-wing libertarians rather than anarchists".; Honderich 1995,第31頁; Meltzer 2000,第50頁: "The philosophy of "anarcho-capitalism" dreamed up by the "libertarian" New Righ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Anarchism as known by the Anarchist movement proper".; Goodway 2006,第4頁: "'Libertarian' and 'libertarianism' are frequently employed by anarchists as synonyms for 'anarchist' and 'anarchism', largely as an attempt t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the negative connotations of 'anarchy' and its derivatives. The situation has been vastly complicated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rise of anarcho-capitalism, 'minimal statism' and an extreme right-wing laissez-faire philosophy advocated by such theorists as Murray Rothbard and Robert Nozick and their adoption of the words 'libertarian' and 'libertarianism'. It has therefore now become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ir right libertarianism and the left libertarianism of the anarchist tradition".; Newman 2010,第53頁: "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narchism and certain strands of right-wing libertarianism which at times go by the same name (for example, Murray Rothbard's anarcho-capitalism)".
- ^ De George 2005,第31–32頁.
- ^ Nicholas 2019,第603頁.
- ^ 147.0 147.1 Lucy 2020,第162頁.
- ^ Nicholas 2019,第611頁; Jeppesen & Nazar 2012,第175-176頁.
- ^ Jeppesen & Nazar 2012,第175-176頁.
- ^ Jeppesen & Nazar 2012,第177頁.
- ^ Jeppesen & Nazar 2012,第175-177頁.
- ^ Kinna2019,第166-167頁.
- ^ Nicholas 2019,第609-611頁.
- ^ Nicholas 2019,第610-611頁.
- ^ Nicholas 2019,第616-617頁.
- ^ Kinna 2019,第97頁.
- ^ Kinna 2019,第83–85頁.
- ^ Suissa 2019,第514, 521頁; Kinna 2019,第83–86頁; Marshall 1993,第222頁.
- ^ Suissa 2019,第511–512頁.
- ^ Suissa 2019,第511–514頁.
- ^ Suissa 2019,第517-518頁: For more see Tolstoy essay's Education and Culture.
- ^ Suissa 2019,第518-519頁.
- ^ Avrich 1980,第3–33頁; Suissa 2019,第519–522頁.
- ^ Kinna 2019,第89–96頁.
- ^ Ward 1973,第39–48頁.
- ^ Suissa 2019,第523–526頁.
- ^ Carter 1971,第14頁.
- ^ Jun 2019,第32–38頁.
- ^ Wendt 2020,第2頁; Ashwood 2018,第727頁.
- ^ Ashwood 2018,第735頁.
- ^ 171.0 171.1 Antliff 1998,第99頁.
- ^ Mattern 2019,第592頁.
- ^ Gifford 2019,第577頁.
- ^ Marshall 1993,第493–494頁; Dunn 2012; Evren, Kinna & Rouselle 2013.
- ^ Mattern 2019,第592–593頁.
- ^ Mattern 2019,第593頁.
- ^ Robé 2017,第44頁.
- ^ Miller et al. 2019,第1頁.
- ^ Mattern 2019,第593–596頁.
- ^ Antliff 1998,第78頁.
- ^ 181.0 181.1 Peterson 1987,第238頁.
- ^ Ward 2004,第78頁.
- ^ Fiala 2017,"4. Objections and Replies".
- ^ Klosko 1999,第536頁.
- ^ Klosko 1999,第536頁; Kristjánsson 2000,第896頁.
- ^ Dagger 2018,第35頁.
- ^ Rogers 2020.
- ^ Ferguson 1886.
- ^ Gans 1992,第37頁.
- ^ Gans 1992,第38頁.
- ^ Gans 1992,第34, 38頁.
- ^ Brinn 2020,第206頁.
- ^ Dodds 2011.
- ^ Baár et al. 2016,第488頁.
資料
編輯- 第一手資料
- Bakunin, Mikhail. Statism and Anarchy. Cambridge Texts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由Shatz, Marshall翻譯.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873]. ISBN 978-0-521-36182-8. LCCN 89077393. OCLC 20826465. doi:10.1017/CBO9781139168083.
- 第二手資料
- Adams, Matthew S.; Levy, Carl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ISBN 978-3-319-75619-6.
- Adams, Matthew S.; Levy, Carl. Introduction. Adams, Matthew S.; Levy, Carl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1–23. ISBN 978-3-319-75620-2.
- Angelbeck, Bill; Grier, Colin. Anarchism and the Archaeology of Anarchic Societies: Resistance to Centralization in the Coast Salish Region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Coast. Current Anthropology. 2012, 53 (5): 547–587. doi:10.1086/667621.
- Anderson, Benedict. In the World-Shadow of Bismarck and Nobel. New Left Review. 2004, 2 (28): 85–129 [2016-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9).
- Antliff, Mark. Cubism, Futurism, Anarchism: The 'Aestheticism' of the "Action d'art" Group, 1906-1920. Oxford Art Journal. 1998, 21 (2): 101–120. JSTOR 1360616. doi:10.1093/oxartj/21.2.99.
- Ashwood, Loka. Rural Conservatism or Anarchism? The Pro‐state, Stateless, and Anti‐state Positions. Rural Sociology. 2018, 83 (4): 717–748. doi:10.1111/ruso.12226.
- Avrich, Paul. Anarchist Voices: An Oral History of Anarchism in Americ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691-04494-1.
- Avrich, Paul. The Russian Anarchists. Stirling: AK Press. 2006. ISBN 978-1-904859-48-2.
- Avrich, Paul. The Modern School Movement: Anarchism and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3–33 [2020-12-06]. ISBN 978-1-4008-5318-2. OCLC 4896921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4).
- Baár, Monika; Falina, Maria; Janowski, Maciej; Kopeček, Michal; Trencsényi, Balázs Trencsényi. A History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in East Central Europe: Negotiating Modernity in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I.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BN 9780191056956.
- Bantman, Constance. The Era of Propaganda by the Deed.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Bates, David. Anarchism. Paul Wetherly (編). Political Ideolo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2019-10-18]. ISBN 978-0-19-872785-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Bolloten, Burnett. The Spanish Civil War: Revolution and Counter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84. ISBN 978-0-8078-1906-7.
- Brinn, Gearóid. Smashing the State Gently: Radical Realism and Realist Anarchism.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2020, 19 (2): 206–227. doi:10.1177/1474885119865975.
- Brooks, Frank H. The Individualist Anarchists: An Anthology of Liberty (1881–1908).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4. ISBN 978-1-56000-132-4.
- Carlson, Andrew R. Anarchism in Germany (PDF). The Early Movement. Metuchen, New Jersey: Scarecrow Press. 1972 [2021-11-11]. ISBN 978-0-81080-484-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11).
- Carter, April.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Anarchism. Routledge. 1971 [2019-10-18]. ISBN 978-0-415-55593-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Carter, April. Anarchism and violence. Nomos (American Society for Political and Legal Philosophy). 1978, 19: 320–340. JSTOR 24219053.
- Chaliand, Gerard; Blin, Arnaud (編). The History of Terrorism: From Antiquity to Al-Quaeda. Berkeley, CA; Los Angeles, CA; London, Eng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ISBN 978-0-520-24709-3. OCLC 634891265.
- Crone, Patricia. Ninth-Century Muslim Anarchists. (PDF). Past & Present. 2000, 167: 3–28 [2019-10-18]. doi:10.1093/past/167.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28).
- Cohn, Jesse. Anarchism. Ness, Immanuel (編).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Revolution and Protest. Oxford: John Wiley & Sons. 2009: 1–11. ISBN 978-1-4051-9807-3. doi:10.1002/9781405198073.wbierp0039.
- Dagger, Tristan J. Playing Fair: Political Oblig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Punish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ISBN 9780199388837.
- Díez, Xavier. La insumisión voluntaria: El anarquismo individualista español durante la Dictadura y la Segunda República (1923–1938) (PDF). 2006 [2011-05-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3).
- Díez, Xavier. El anarquismo individualista en España 1923–1938. Barcelona: Virus Editorial. 2007 [2019-10-18]. ISBN 978-84-96044-8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 德里克, 阿里夫. 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 由孫宜學翻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 [2022-12-31]. ISBN 978-7-5633-5933-2.
- Dodds, Jonathan. Anarchism: A Marxist Criticism. Socialist Review. 2011 [2020-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Dodson, Edward. The Discovery of First Principles 2. Authorhouse. 2002. ISBN 978-0-595-24912-1.
- Dunn, Kevin. Anarcho-Punk and Resistance in Everyday Life. Punk & Post-Punk (Intellect). 2012-08, 1 (2): 201–218. doi:10.1386/punk.1.2.201_1.
- Egoumenides, Magda. Philosophical Anarchism and Political Obligation.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 2014 [2020-12-06]. ISBN 978-1-4411-2445-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Evren, Süreyyya. How New Anarchism Changed the World (of Opposition) after Seattle and Gave Birth to Post-Anarchism. Rousselle, Duane; Evren, Süreyyya (編). Post-Anarchism: A Reader. Pluto Press. 2011: 1–19. ISBN 978-0-7453-3086-0.
- Evren, Süreyyya; Kinna, Ruth; Rouselle, Duane. Blasting the Canon.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Punctum Books. 2013. ISBN 978-0615838625.
- Ferguson, Francis L. The Mistakes of Anarchism. 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1886, 143 (357): 204–206. ISSN 0029-2397. JSTOR 25101094.
- Fernández, Frank. Cuban Anarchism: The History of A Movement. Sharp Press. 2009 [2001] [201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4).
- Franks, Benjamin. Freeden, Michael; Stears, Marc , 編. Anarchism.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385–404. doi:10.1093/oxfordhb/9780199585977.013.0001 (英語).
- Franks, Benjamin. Anarchism and Ethics.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549–570. ISBN 978-3-319-75620-2.
- Gabardi, Wayne. Anarchism. By David Miller. (London: J. M. Dent and Sons, 1984. Pp. 216. £10.95.).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6, 80 (1): 300–302. JSTOR 446800. doi:10.2307/1957102.
- Gans, Chaim. Philosophical Anarchism and Political Disobedience repri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ISBN 9780521414500.
- Gay, Kathlyn; Gay, Martin.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Anarchy. ABC-CLIO. 1999. ISBN 978-0-87436-982-3.
- Gifford, James. Literature and Anarchism.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Goodway, David. Anarchist Seeds Beneath the Snow. Liverpool Press. 2006. ISBN 978-1-84631-025-6.
- Graham, Robert. Anarchism: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Libertarian Ideas: from Anarchy to Anarchism. Montréal: Black Rose Books. 2005 [2011-03-05]. ISBN 978-1-55164-2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30).
- Graham, Robert. Anarchism and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2019 [2019-10-18]. ISBN 978-3-319-756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Guérin, Daniel. Anarch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0 [2019-10-18]. ISBN 97808534512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4).
- Harrison, Kevin; Boyd, Tony.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Ideas and Movement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12-05 [2019-10-18]. ISBN 978-0-7190-61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Harmon, Christopher C. How Terrorist Groups End: Stud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nections. 2011, 10 (2): 51–104. JSTOR 26310649.
- Heywood, Andrew.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6th.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2017-02-16 [2019-10-18]. ISBN 978-1-137-606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Honderich, T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19-866132-0.
- 洪德先. 早期國人對無政府主義的初步認識. 食貨月刊. 1985-02-15, 14 (9&10): 415–424 [2022-09-07]. doi:10.6435/SHM.19850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 胡慶雲. 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史 1. 北京: 國防大學出版社. 1994-02 [2021-08-04]. ISBN 7-5626-049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Imrie, Doug. The Illegalists. Anarchy: A Journal Of Desire Armed. 1994 [2010-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8).
- Jennings, Jeremy. Anarchism. Eatwell, Roger; Wright, Anthony (編).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London: Pinter. 1993: 127–146. ISBN 978-0-86187-096-7.
- Jennings, Jeremy. Anarchism. Eatwell, Roger; Wright, Anthony (編).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ologies reprinted, 2nd. London: A & C Black. 1999. ISBN 9780826451736.
- Jeppesen, Sandra; Nazar, Holly. Genders and Sexualities in Anarchist Movements. Ruth Kinna (編).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Anarchism.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12-06-28 [2020-02-09]. ISBN 978-1-4411-42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Johnson, Charles. Liberty, Equality, Solidarity Toward a Dialectical Anarchism. Long, Roderick T.; Machan, Tibor R. (編). Anarchism/Minarchism: Is a Government Part of a Free Country?. Ashgate. 2008: 155–188. ISBN 978-0-7546-6066-8.
- Jun, Nathan. Anarchist Philosophy and Working Class Struggle: A Brief History and Commentary. WorkingUSA. 2009, 12 (3): 505–519. ISSN 1089-7011. doi:10.1111/j.1743-4580.2009.00251.x.
- Jun, Nathan. The State.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Joll, James. The Anarchis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ISBN 978-0-674-03642-0.
- Joll, James. The anarchists. Επίκουρος(Greek edition). 1975. ISBN 9780674036413.
- Kahn, Joseph. Anarchism, the Creed That Won't Stay Dead; The Spread of World Capitalism Resurrects a Long-Dormant Movement. The New York Times. 2000, (5 August).
- Kinna, Ruth. The Bloomsbury Companion to Anarchism. Bloomsbury Academic. 2012. ISBN 978-1-62892-430-5.
- Kinna, Ruth. The Government of No On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narchism. Penguin Random House. 2019 [2020-01-24]. ISBN 978-0-241-3965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Klosko, George. More than Obligation - William A. Edmundson: Three Anarchical Fallacies: An Essay on Political Authority.- The Review of Politics. The Review of Politics. 1999, 61 (3): 536–538 [2020-02-07]. ISSN 1748-6858. doi:10.1017/S003467050002898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Klosko, George. Political Oblig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9-10-18]. ISBN 978-0-19-955104-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4).
- Kristjánsson, Kristján. Three Anarchical Fallacies: An Essay on Political Authority by William A. Edmundson. Mind. 2000, 109 (436): 896–900 [202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Laursen, Ole Birk. Anti-Imperialism.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2019 [2019-10-18]. ISBN 978-3-319-756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Levy, Carl. Social Histories of Anarchism.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Radicalism. 2011-05-08, 4 (2): 1–44. ISSN 1930-1197. doi:10.1353/jsr.2010.0003.
- Long, Roderick T. Gaud, Gerald F.; D'Agostino, Fred , 編.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Routledge. 2013 [2019-10-18]. ISBN 978-0-415-87456-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Lucy, Nicholas. Anarchism and Sexuality. The SAGE Handbook of Global Sexualities. SAGE Publishing. 2020: 160–183 [2020-12-06]. ISBN 978152972194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Lutz, James M.; Ulmschneider, Georgia Wralstad. Civil Liberties, National Security and U.S. Courts in Times of Terrorism. 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 2019, 13 (6): 43–57. JSTOR 26853740.
-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Introduction.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1–23. ISBN 978-3-319-75620-2.
- Marshall, Peter. Demanding the Impossible: A History of Anarchism. Harper Collins. 1992. ISBN 978-0-00-217855-6.
- Marshall, Peter. Demanding the Impossible: A History of Anarchism. Oakland, CA: PM Press. 1993. ISBN 978-1-60486-064-1.
- Mattern, Mark. Anarchism and Art.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Mayne, Alan James. From Politics Past to Politics Future: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Current and Emergent Paradigm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9 [2010-09-20]. ISBN 978-0-275-96151-0.
- McElroy, Wendy. Culture of Individualist Anarchism in Late 19th Century America (PDF).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1981, 5 (3): 291–304 [2014-09-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9-11).
- McElroy, Wendy. The Free Love Movement and Radical Individualism. The Libertarian Enterprise. 1996 [2009-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4).
- McLaughlin, Paul. Anarchism and Authority: A Philosophical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archism (PDF). Aldershot: Ashgate. 2007-11-28. ISBN 978-0-7546-6196-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8-04).
- Morland, Dave. Anti-capit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t anarchism. Jonathan Purkis; James Bowen (編). Changing Anarchism: Anarchis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 Global Ag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4: 23–38 [2020-02-23]. ISBN 978-0-7190-6694-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Meltzer, Albert. Anarchism: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AK Press. 2000-01-01. ISBN 978-1-873176-57-3.
- Morris, Brian. Bakunin: The Philosophy of Freedom. Black Rose Books. 1993 [2019-10-18]. ISBN 978-1-895431-6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Morris, Christopher W. An Essay on the Modern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019-10-18]. ISBN 978-0-521-5240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5).
- Morriss, Brian. Anthropology, Ecology, and Anarchism: A Brian Morris Reader. Marshall, Peter illustrated. Oakland: PM Press. 2015. ISBN 9781604860931.
- Moynihan, Colin. Book Fair Unites Anarchists. In Spirit, Anyway. The New York Times. 2007, (16 April).
- Moya, Jose C. Transference, culture, and critique The Circulation of Anarchist Ideas and Practices. Geoffroy de Laforcade (編). In Defiance of Boundaries: Anarchism in Latin American History. Kirwin R. Shaffer.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15 [2019-10-18]. ISBN 978-0-8130-513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 Nesser, Petter. Research Note: Single Actor Terrorism: Scop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anations. 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 2012, 6 (6): 61–73. JSTOR 26296894.
- Nettlau, Max. A Short History of Anarchism. Freedom Press. 1996. ISBN 978-0-900384-89-9.
- Newman, Michael. Soc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2804310.
- Newman, Saul. The Politics of Postanarchis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0 [2019-10-18]. ISBN 978-0-7486-349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 Nicholas, Lucy. Gender and Sexuality.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Norris, Jesse J. Idiosyncratic Terrorism: Disaggregating an Undertheorized Concept. 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 2020, 14 (3). ISSN 2334-3745. JSTOR 26918296s.
- Nomad, Max. The Anarchist Tradition. Drachkovitch, Milorad M. (編). Revolutionary Internationals 1864–194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88. ISBN 978-0-8047-0293-5.
- Ostergaard, Geoffrey. William Outhwaite , 編.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6 [2019-10-18]. ISBN 978-0-470-999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Osgood, Herbert L. Scientific Anarchism.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1889, 4 (1): 1–36. JSTOR 2139424. doi:10.2307/2139424.
- Parry, Richard. The Bonnot Gang. Rebel Press. 1987 [2019-10-18]. ISBN 978-0-946061-04-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Perlin, Terry M. Contemporary Anarchism.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79 [2019-10-18]. ISBN 978-1-4128-203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Pernicone, Nunzio. Italian Anarchism, 1864–189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19-10-18]. ISBN 978-0-691-6326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 Peterson, Steven A. Moral Development and Critiques of Anarchism. 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1987, 8 (2): 237–245 [2020-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Pierson, Christopher. Just Property: Enlightenment, Revolution, and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019-10-18]. ISBN 978-0-19-96732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6).
- 喬姆斯基, 諾姆. 阿諾夫, 安東尼 , 編. 乔姆斯基精粹. 由李梅翻譯 1.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208168343 (中文(簡體)).
- Ramnath, Maia. Non-Western Anarchisms and Postcolonialism.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2019 [2019-10-18]. ISBN 978-3-319-756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Robé, Chris. Breaking the Spell: A History of Anarchist Filmmakers, Videotape Guerrillas, and Digital Ninjas. PM Press. 2017 [2020-12-08]. ISBN 978-1-629-6323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1).
- Rogers, Tristan J. The Authority of Virtue: Institutions and Character in the Good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2020. ISBN 9781000222647.
- Rupert, Mark.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6. ISBN 978-0-7425-2943-4.
- Ryner, Han. Mini-Manual of Individualism. Han Ryner Archive. 2007 [1905] [201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6).
- Shannon, Deric. Anti-Capitalism and Libertarian Political Economy.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91–106. ISBN 978-3-319-75620-2.
- Skirda, Alexandre. Facing the Enemy: A History of Anarchist Organization From Proudhon to May 1968. AK Press. 2002. ISBN 978-1-902593-19-7.
- Sylvan, Richard. Anarchism. Robert E. Goodin; Philip Pettit; Thomas Pogge (編). 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PDF).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Philosophy 5 2n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ISBN 978-1-4051-3653-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5-17).
- Suissa, Judith. Anarchist Education.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2019-10-18]. ISBN 978-3-319-756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Thomas, Paul. Karl Marx and the Anarchist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5. ISBN 978-0-7102-0685-5.
- Turcato, Davide. Anarchist Communism.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van der Walt, Lucien. Syndicalism.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249–264. ISBN 978-3-319-75620-2.
- Walter, Nicholas. About Anarchism. London: Freedom Press. 2002. ISBN 9780900384905.
- 丸尾勝. 魯迅の「無治主義」について (PDF). 中國言語文化研究. 2009, (9): 9-27 [2022-12-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5).
- Ward, Colin. The Role of the State. Education Without Schools. 1973: 39–48.
- Ward, Colin. Anarch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Oxford. 2004-10-21 [2019-10-18]. ISBN 978-0-19-28047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4).
- Wendt, Fabian. Against Philosophical Anarchism. Law and Philosophy. 2020, 39 (5): 527–544. doi:10.1007/s10982-020-09377-4.
- Wilburn, Shawn. Mutualism.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Williams, Dana M. Black Panther Radical Faction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Anarchism.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shing). 2015, 46 (7): 678–703. JSTOR 24572914. doi:10.1177/0021934715593053.
- Williams, Dana M. Contemporary anarchist and anarchistic movements. Sociology Compass (Wiley). 2017, 12 (6). ISSN 1751-9020. doi:10.1111/soc4.12582.
- Williams, Dana M. Tactics: Conceptions of Social Change, Revolution, and Anarchist Organisation. Levy, Carl; Adams, Matthew S. (編).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Anarchism. Springer Publishing. 2019. ISBN 978-3-319-75620-2.
- Williams, Leonard. Hakim Bey and Ontological Anarchism.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Radicalism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4 (2): 109–137. JSTOR 41887660. S2CID 143304524. doi:10.1353/jsr.2010.0009.
- 徐善廣; 柳劍平. 中国无政府主义史 1.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9 [2021-08-07]. ISBN 7-216-0033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1).
- 楊慧儀. 香港的第三條道路 : 莫昭如的安那其民眾戲劇. 手民出版社. 2019. ISBN 978-988-14233-7-5.
- Ytak, Cathy. Anarchisme et naturisme, aujourd'hui. 2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9).
- 袁斌業. 《俄罗斯大风潮》:我国对西方无政府主义论著翻译的肇端. 東方翻譯. 2018, (06): 46–52 [2022-10-03]. CN 31-2025/H. ISSN 1674-668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03).
- 第三手資料
- Coutinho, Steve. Zhuangzi.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16-03-03 [2019-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De George, Richard T. Ted Honderich , 編.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780199264797.
- Fiala, Andrew. Anarchis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17 [2019-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8).
- Miller, Martin A.; Dirlik, Arif; Rosemont, Franklin; Augustyn, Adam; Duignan, Brian; Lotha, Gloria. Anarchism In The Art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19 [2020-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 McLean, Iain; McMillan, Alistair.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19-10-18]. ISBN 978-0-19-28027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30).
- Definition of Anarchism. Merriam-Webster. 2019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Miller, David. The Blackwell Encyclopa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Wiley. 1991-08-26 [2019-10-18]. ISBN 978-0-631-17944-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
- Morriss, Andrew. Anarcho-capitalism. Hamowy, Ronald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Libertarianism. SAGE; Cato Institute: 13–14. 2008 [2020-12-06]. ISBN 978-1-4129-6580-4. OCLC 191924853. doi:10.4135/9781412965811.n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Ostergaard, Geoffrey.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Modern Social Thought.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 Definition of Anarchism. Merriam-Webster. 2019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Anarchy.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3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延伸閱讀
編輯- Barclay, Harold B. People Without Government: An Anthropology of Anarchy. Kahn & Averill. 1990 [2019-10-18]. ISBN 978-0-939306-0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Harper, Clifford. Anarchy: A Graphic Guide. Camden Press. 1987 [2019-10-18]. ISBN 978-0-94849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Le Guin, Ursula K. The Dispossessed. HarperCollins. 2009.
- Kinna, Ruth. Anarchism: A Beginners Guide. Oneworld. 2005 [2019-10-18]. ISBN 978-1-85168-3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8).
- Sartwell, Crispin. Against the State: An Introduction to Anarchist Political Theory. SUNY Press. 2008 [2019-10-18]. ISBN 978-0-7914-744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7).
- Scott, James C. Two Cheers for Anarchism: Six Easy Pieces on Autonomy, Dignity, and Meaningful Work and Pla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ISBN 978-0-691-15529-6.
- Wolff, Robert Paul. In Defense of Anarch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ISBN 978-0-520-21573-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