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粨食物中毒意外 真相是什麼?
去年9月18日,台東縣賓茂部落多名族人,在為一名過世的曾姓長者守靈時,分食家中存放,由死者生前製作的阿粨avay,不久產生不適症狀,送醫急救後,造成4人死亡、8人重傷,震驚台灣社會。台東縣衛生局獲報後,派人前往現場了解,並採集了製作阿粨avay的食材,包含蝸牛、克蘭葉以及剩餘阿粨avay等三件檢體送驗。
其中蝸牛的來源,是由部落族人贈送,族人帶著記者,前往他平常撿拾蝸牛的地點,他表示,自己吃了好幾個月也都沒事。原本生活中的日常,因為這一起事件蒙上陰影。為了釐清真相,檢體送驗的同時,他也配合警方偵辦。
9月18日當天,媒體的相關報導,多聚焦在蝸牛這個傳統食材上。隔日,衛福部緊急召開記者會,次長林靜儀表示,在殘餘阿粨avay裡驗出劇毒型農藥「托福松」,其餘兩件檢體則無。檢驗報告的結果,使得輿論轉向為另一個食材:小米。
12月20日,全案歷經三個月偵查終結。檢察官指出,曾姓死者吃下自製的阿粨avay,中毒過世,其餘不知情的家人在守靈時分食剩餘阿粨avay,也發生不幸。而製作阿粨avay的小米驗出托福松,是因曾姓死者誤將兩年前親友所贈,用作栽種保種、避免蟲害的小米農藥混合物,與食用小米一起存放,才造成這起意外。
部落文化遭誤解 對族人帶來什麼影響?
鄰近金崙溪河口的賓茂部落,過去十年人口成長率是-2.54%,目前不到400人,排灣族佔比超過八成,人際關係緊密。這起事件,為生活在賓茂部落的居民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賓茂部落文史工作者黃俊明說:「在排灣族的飲食文化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分享精神。我們整個部落把這個案子當做意外。」不幸的意外,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使得部落習以為常的生活文化,被放大檢視,甚至遭到誤解扭曲。
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張育銓說:「這次主要是因為阿粨avay的問題,所以網路上就出現一些獵巫的行動,對象就是針對阿粨裡面食材所構成的部分。如果我們去質疑阿粨,其實挑戰的不是這個食材,是排灣族的傳統飲食智慧,我覺得其實對部落造成的傷害是很大的。」
來自虛擬世界的評論,產生滾雪球般的效應,引發不同觀點的交鋒,甚至對族人造成二次傷害。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蕭鄉唯也表示,其實也不只是原住民族會使用蝸牛當成食材,如果今天把它放到法餐的脈絡之下,也許就不會有這樣子的刻板印象及批判。
飲食文化污名化 部落傳統智慧如何傳承?
在傳統食材被污名化的影響下,首當其衝的便是部落的餐飲業者。使用傳統食材的風味餐,是原民部落吸引觀光客的常見策略,滿足外來者獵奇的心態,也達到不同文化交流的功能。
部落青年陳志偉返鄉從事餐飲業多年,談起家鄉食物,嚴謹態度、毫不含糊。他表示,其實只要把蝸牛完全煮熟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一般海產店在吃的螺肉,其實也一樣是族人在撿拾的蝸牛,只是牠們有經過養殖。其實在部落裡面野生撿拾的蝸牛,也會先給牠吃地瓜葉、排毒排泄,把身體裡面不好的東西都排掉之後,才會去做料理。
陳志偉認為,只要懂得善用工具,就有機會掌握文化詮釋權,部落的年輕人也可以利用相同的網路的力量,去解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甚至可以利用網路來去推廣飲食文化。
老一輩心心念念的,則是傳統自然智慧的傳承。賓茂部落文史工作者黃俊明表示,包裹阿粨食材的假酸漿葉具有防腐的功能,早年獵人上山打獵時,也會攜帶用假酸漿葉包裹的奇那富cinavu,一整天都不需擔心食物變質。不過假酸漿葉外形與有毒的曼陀羅極為相似,需要小心分辨枝幹的顏色。
面對誤解,不同的世代採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台灣本就是具有多元文化並存的島嶼,不同背景的族群在此相依共生,面對不熟悉的未知領域,在妄下論斷之前,謙虛地學習與同理心的換位思考,或許才是一條理解差異、誠懇溝通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