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十二猴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十二猴子
12 Monkeys
十二猴子的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泰利·基咸
監製查理斯·羅文
編劇大衛·皮普斯英語David Peoples
珍納特·皮普斯英語Janet Peoples
原著
克里斯·馬克作品
主演布斯·韋利士
麥道琳·斯德
畢·彼特
基斯杜化·龐馬
配樂保羅·巴克馬斯特英語Paul Buckmaster
攝影羅渣·普拉特英語Roger Pratt (cinematographer)
剪接米克·奧德斯利英語Mick Audsley
製片商亞特拉斯娛樂
Classico
片長129分鐘[1]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95年12月29日 (1995-12-29)
發行商環球影業
預算約2900萬美元
票房168,839,459美元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十二隻猴子
香港十二猴子
臺灣未來總動員
新加坡十二猴子

十二猴子》(英語:12 Monkeys),是1995年的一部美國科幻電影,由泰利·基咸執導,故事創作靈感來自1962年克里斯·馬克的經典法國短片》(La Jetée)。這是一部關於時間旅行、記憶和夢、病毒與世界末日的科幻電影。

劇情

[編輯]

影片描述在1996年時人類被致命病毒侵襲,直到2035年地球上只有在地底存活下來少數的人類。科學家們為了追查當年病毒擴散的原因,讓囚犯占士·科爾(James Cole,布斯·韋利士飾演)作為志願者透過時間旅行回到1996年去調查,線索是該年一則提及「12猴子軍團」的電話留言錄音,並設法阻止事件的發生。

第一次傳送出現錯誤,科爾被送到1990年的巴爾的摩。因為他向人們描述6年後將有50億人口死於一場病毒災難,而被精神病醫生嘉芙蓮·雷莉診斷為精神分裂妄想症,並送入了精神病院。幸好科學家們將他傳送回了2035年。隨後,科學家們又一次將他傳送回1996年,科爾發現病毒的發源地是在費城。他挾持了嘉芙蓮開車送他到費城,並找到了12猴子軍團。起初,嘉芙蓮不相信他的話,但是隨着一些事件的發生,她逐漸相信並愛上科爾,並決心幫助他挽救人類的命運。

他們發現12猴子軍團原來是個動物解放運動協會,它的組織者是六年前科爾在精神病院的病友謝菲(Jefferey Goines,畢·彼特飾演),謝菲之父為著名的病毒專家科蘭德。科爾一度以為是自己當年在精神病院中關於病毒襲擊的談話啟發了謝菲毀滅世界的靈感,嘉芙蓮也偶然間留下一段電話留言警告12猴子軍團的可能威脅(這就是前述被未來科學家反覆研究的線索)。

然而,後來謝菲及其12猴子軍團成員的大行動其實只是將科蘭德捆送動物園囚禁以抗議其動物活體實驗,並釋放關在動物園的動物任牠們在費城四處遊蕩。當科爾發現那場致命的病毒根本與12猴子軍團無關後,他和嘉芙蓮決定不再理會,並打算飛離費城享受平淡美好的生活。在機場兩人卻發現科蘭德博士的助手皮特斯才是世界末日的罪魁禍首,當時他正準備運送病毒到最早爆發疫情的幾個城市。科爾急忙用電話留言,2035年的援軍馬上趕到。科爾正準備開槍阻止皮特斯時,卻被趕到的警察當場擊斃,科爾臨死時,幼年的科爾正好經過此處,老科爾才發現自己被殺的這一幕原來就是自己經常在夢中夢到的場景。皮特斯成功登上飛機,但飛機上坐在他身邊的正是2035年的科學家之一瓊斯,留下一個帶有懸念的結局。

演員

[編輯]

製作

[編輯]

開發

[編輯]
導演泰利·基咸

執行監製羅拔·科斯伯格(Robert Kosberg)是法國短片《》的影迷,他認為這部片子有着改編成科幻長篇電影的完美底子,於是說服該片導演克里斯·馬克環球影業推銷英語Pitch (filmmaking)這個計劃。環球勉強同意購買影片的改編權英語film rights,聘請大衛·皮普斯英語David Peoples珍納特·皮普斯英語Janet Peoples創作劇本[2]。監製查理斯·羅文選擇泰利·基咸出任導演,考慮到他的作品風格非常符合《十二猴子》的非線性劇情及時間旅行母題[3]。吉列姆放棄創作經典小說《雙城記》的改編電影,簽下了這部電影[4],這是吉列姆第二部未參與編劇的電影。他雖然傾向於用自己寫的劇本導演這部電影,但皮普斯的劇本深深吸引住他,認為對方的劇本「有趣且聰明」,劇情「令人感到驚訝」,「講的是時間、瘋狂及對世界真假面目的認知,在一個分崩離析的世界中,研究瘋狂與夢幻、死亡與重生[3]。」

環球花了比預想要多的時間,來通過《十二猴子》,儘管吉列姆已有威爾斯和皮特兩位巨星,以及2950萬美元的製片預算(對於這樣一部荷里活科幻電影來說有點少)。環球1995年的電影《未來水世界》曾多次出現成本超支英語cost overrun。為了讓《十二猴子》獲得批准,吉列姆讓威爾斯降低通常的要價英語asking price[5]。受惠於環球嚴格的製片激勵措施,以及曾參與《妙想天開》的經歷,吉列姆獲得終剪特權英語final cut privilege美國編劇工會對影片將《堤》和克里斯·馬克列為「改編自」對象表示懷疑[6]

選角

[編輯]

吉列姆最初選擇尼克·諾爾蒂扮演占士·科爾,選擇謝夫·布烈治扮演謝菲·戈尼斯,但被環球否決[4]。吉列姆在為謝夫·布烈治選擇《天涯淪落兩心知》(1991)中的角色時,首次遇到布斯·韋利士,他認為威利斯能展現科爾的性格特徵,即「強勢、威脅,但也很脆弱」[3]。吉列姆對麥道琳·斯德在《戰悚目擊者英語Blink (film)》(1994)中的表演印象深刻,選擇她扮演嘉芙蓮·萊利醫生[3],她之前參與被放棄的《雙城記》改編電影的選角工作,那是吉列姆第一次認識她[4]。吉列姆說她「非常空靈美麗,很聰明」,「這兩件事在她身上很容易體現,電影要變得浪漫化,必須具備那些元素[3]。」

一開始,吉列姆認為皮特不適合謝菲·戈尼斯這個角色,但選角導演說服他選擇皮特[4]。皮特那時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他的片酬比較低。《十二猴子》上映的時候,《吸血迷情》(1994)、《燃情歲月》(1994)和《七宗罪》等佳片接連上映,讓參演的皮特成為A咖英語A-list演員。開拍前數月,皮特在天普大學醫院待了幾個禮拜,參觀研究該院的精神病院,為角色做準備[3]

攝製

[編輯]
影片取景地參議員劇場英語Senator Theatre

主體拍攝於1995年2月8日到5月6日進行,其中冬季在費城和巴爾的摩(包括參議員劇場英語Senator Theatre[7][8]的拍攝遭遇天氣問題的挑戰,片場的科幻道具出現故障。由於電影採用非線性劇情線,現場錯誤頻發,部分戲份需要重拍。吉列姆騎馬時受傷。狀況頻發之下,導演仍將成本控制在預算之內,而他的拍攝日程表英語shooting schedule只剩下一個禮拜。美術指導謝菲·比克羅夫特(Jeffrey Beecroft)承認拍戲過程很艱辛:「錢和時間都不夠。特里是個完美主義者,但他也很堅持不超出預算。《終極天將英語The Adventures of Baron Munchausen》給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至於還困擾着他[7]。」

製片方不需要劇組採用奢華的片場系統,所以他們要去找廢棄的建築或地標[6]。機場的高空外景鏡頭在巴爾的摩/華盛頓瑟古德·馬歇爾國際機場拍攝,內景則取材於賓夕法尼亞州會展中心英語Pennsylvania Convention Center(前身為里德航站樓英語Reading Terminal)。精神病院的鏡頭在東州教養所吉拉德學院英語Girard College拍攝[9]。其他鏡頭取景於新澤西州肯頓的放棄汽車旅館[10][11]

設計

[編輯]

吉列姆在佈景及攝影方面延續《妙想天開》的製作風格,特別採用了菲涅耳透鏡。科學家審問科爾的審訊室,外觀出自萊比烏斯·伍茲英語Lebbeus Woods的作品。這些審訊戲份在三家發電廠拍攝,其中兩家在費城,一家在巴爾的摩。吉列姆用多個電視屏幕展現科爾被審訊的畫面,製造「科技手段干預的噩夢效果」。他表示:「這些屏幕上的面孔出現在你面前,但真實面目及聲音被掩藏起來,你只聽到一些細微的聲音。我認為,我們就活在這樣的世界中,用新近的通訊工具,裝作與別人溝通,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12]。」

藝術部門堅持2035年的地下世界只用1996年前的的科技,展現未來世界的淒涼一面。吉列姆、比克羅夫特和克里斯皮安·薩里斯到[跳蚤市場]]和二手品倉庫四處搜刮用來佈景的材料[3]。視覺特效場景多由倫敦工作室Peerless Camera打造,該工作室由吉列姆和視覺特效總監肯特·侯斯頓(Kent Houston)共同打造。其他數字合成工作則由The Mill英語The Mill (post-production)負責,Cinesite英語Cinesite提供菲林掃描服務[3]

紐約時報》的珍納特·馬斯林(Janet Maslin)認為:「《十二猴子》呈現吉列姆先生最為喜歡的垃圾堆美學,所以影片中沒有一件東西是圓滑、簡單明了的,除了時間旅行裝置[13]。」

音樂

[編輯]

影片配樂由英國音樂人保羅·巴克馬斯特英語Paul Buckmaster創作。主題曲改編自阿根廷探戈音樂人阿斯德爾·皮亞佐拉的《埃斯特角城組曲英語Suite Punta del Este[14]

主題

[編輯]

記憶、時間與科技

[編輯]
「來自黑慾天堂的科爾撞進我們的世界,對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世界感到困惑。所以他表現得不正常,周圍的事情看起來隨機而怪異。瘋的人究竟是他,還是我們?」
— 導演泰利·基咸[5]

《十二猴子》探討了記憶的主觀性質及其對現實認知的影響。科爾每次做夢的時候,對機場槍擊案的回憶都有所不同,以及精神病院一位擁有虛假記憶、「精神分裂」的男子,體現出影片對虛假記憶的展現[15]

對時間、時間旅行和猴子的指涉貫穿整部影片,包括酒店客房電視播放的啄木鳥活地卡通片《時間隧道》("Time Tunnel")、精神病院電視播放的馬克思兄弟電影《胡鬧》,以及猴子這個母題(毒品測試、新聞報道及動物權益)。影片也探討在科技的干涉下,人們在現代文明中不斷下降的交流能力[6]

影射其他影視作品

[編輯]

影片受法國短片《堤》的啟發。《堤》中的角色都被各自死亡時的畫面困擾[9]。和短片一樣,影片也提到了亞弗列·希治閣的《迷魂記》。影片臨近結束,科爾和萊莉藏進一家全天候播放希治閣電影的劇院,觀看《迷魂記》和《群鳥》。之後萊莉用一頂金色的假髮改造形象,類似《迷魂記》的朱迪把自己打扮成金髮女郎瑪德琳;科爾看到她出現在紅光中,對照《迷魂記》中斯科蒂看朱迪出現在綠光中[9]伯納德·赫爾曼給《迷魂記》創作的配樂,有一部分可在影片中聽到。萊莉穿的衣服,和諾瓦克在《迷魂記》第一部分中的大衣同款。《迷魂記》穆爾國家紀念森林英語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的戲份中,打扮成瑪德琳的朱迪看着紅木被砍後露出的年輪,回想着自己的過去,這一幕在影片中對應了更大的主題:科爾和萊利後來有類似的交談,《迷魂記》中對應的配樂重複響起[9]。而《堤》也重演了《迷魂記》穆爾森林的戲份。在影片之前的場景中,科爾在醫院病床醒來,科學家們用合唱的形式和他交談,這一幕直接致敬了丹尼士·波特英語Dennis Potter電視劇《歌唱神探英語The Singing Detective》的「Dry Bones英語Dem Bones」場景[16]

占士·科爾在片中是很明顯的耶穌般的形象英語Christ figure[17][18]。影片被視為科幻黑色電影,但也隱喻了其他「正統黑色」電影[19]

發行

[編輯]

票房

[編輯]

影片於1995年12月29日在美國限量放映,1996年1月5日在全國1629家劇院大規模上映,首周末票房1384萬美元。影片美國最終票房為5710萬美元,海外最終票房1.117億美元,共計1.688億美元[20]。影片於1月連續兩周佔領票房榜首位,之後被《殺出個黎明》、《生命因你動聽》和《黑羊英語Black Sheep (1996 film)》超越[21]

專業評價

[編輯]

影片在爛番茄收穫74條評論、88%的新鮮度、平均得分7.60/10。網站共識寫道:「劇情有點混亂,但出色的表演及令人驚奇的劇情轉折,讓《十二猴子》成為一場古怪、征服人心的體驗[22]。」Metacritic根據20條評論,打出74/100的平均分,表示「普遍好評」[23]影院評分觀眾票選平均分為「B」(評級為A+到F)[24]

影片驚人地刻畫了2035年的世界——1990年代的疫情殲滅了99%的人類,迫使人類活動要轉移到地下進行——這個概念或許完全說不通。但《十二猴子》發出的聲音振聾發聵,怒火十足,蒼茫的視覺感受很難動搖。
—《三藩市紀事報》專欄作家彼得·斯塔克(Peter Stack)[25]

羅渣·伊拔認為影片對未來的描繪,類似於《2020》(1982,同樣由大衛·皮普斯英語David Peoples編劇)及《妙想天開》(1985,也是由泰利·基咸導演)。他指,影片觀感不佳,仿佛是在慶祝瘋狂與厄運,其中主角試着對付周圍的混亂局面。他又表示:「這部片子的視覺冷淡、暗黑、潮濕,就連威利斯和斯德之間的感情,讓人覺得絕望多過歡樂。這些方面展現的不錯,超出你電影(尤其是科技類型)的認識越廣,就會越欣賞這部電影。至於娛樂方面,影片帶出的思想上的影響,多過感官上的體驗[26]。」

華盛頓郵報》的德森·湯遜英語Desson Thomson稱讚影片的藝術指導及場景設計:「威利斯和皮特的表演、吉列姆塑造的氣氛和令人振奮的氣勢輕鬆掩蓋劇本的小瑕疵[27]。」《滾石》的彼得·特拉維斯將影片的成功歸功于吉列姆的導演和威利斯的表演[28]。網絡影評人占士·貝拉迪內利英語James Berardinelli認為劇組對時間旅行這個謎題,有聰明且具創造力的動機。占士·科爾沒有直接被送到過去,而是對過去進行調查,從而打造更好的未來[29]。《時代雜誌》的李察·科利斯英語Richard Corliss認為片中的時間旅行概念,及對未來的暗黑末日式描繪是陳腔濫調:「混亂、大屠殺和園中動物的瘋狂混蛋,將《十二猴子》打造成成人版《逃出魔幻紀[30]。」

獎項

[編輯]

畢·彼特獲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但惜敗於出演《非常嫌疑犯》的奇雲·史柏西。服裝設計茱莉·韋斯英語Julie Weiss也獲提名,被輸給了《亂世情緣英語Restoration (1995 film)》的茱莉·魏斯英語Julie Weiss[31]。不過,皮特贏得了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32]。泰利·基咸在第46屆柏林影展獲表彰[9]

影片也在科幻社群中獲得不俗的反響,獲提名雨果獎最佳戲劇表演獎英語Hugo Award for Best Dramatic Presentation[33],贏得第22屆土星獎英語22nd Saturn Awards最佳科幻電影獎(皮特和威利斯也在典禮中獲獎)。吉列姆、威利斯、斯德和編劇大衛和珍納特·皮普斯也獲提名[34]

家用媒體

[編輯]

環球影業英語Universal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於1997年1月28日發行了影片的錄影帶[35]。1997年2月18日,「簽名收藏版」鐳射光碟發佈,收錄導演吉列姆和監製羅文的音頻評論英語audio commentary、幕後花絮《The Hamster Factor and Other Tales of Twelve Monkeys》、片場草圖及劇組留言[36]。收藏版DVD於1998年3月31日發行,附加內容與鐳射光碟相同[37]。特別版DVD於2005年5月10日發行,包含影片的高清重製版及同樣的附加內容[38]HD DVD於2008年3月4日發行[37]藍光光碟於2009年7月28日發行[37]。Arrow Films於2018年10月15日發行新版藍光碟,收錄影片的4K全新重製版、原版附送內容、1996年泰利·基咸訪談及對吉列姆專家伊恩·克里斯蒂(Ian Christie) 的專訪[39]

後續

[編輯]

官司

[編輯]

影片開頭,科爾被帶進審訊室,按要求坐在綁在牆上的垂直鐵軌的椅子上。一塊由金屬銜鐵製成的球體懸掛在他的面前,在調查官探詢他時探查他的弱點[40]。 建築師萊比烏斯·伍茲英語Lebbeus Woods認為該裝置類似於他的作品「新機械塔(上部)室」,被環球未經允許使用。活贏得了這場官司,環球需要刪除相關戲份,但環球後來給活支付了六位數的高額和解金,戲份得以保留[40][41]

三部曲傳聞

[編輯]

2013年《零點世紀》上映後,傳言指吉列姆計劃將影片打造成三部曲,其中2013年《衛報》的一篇評論認為《零點世紀》與《妙想天開》和《十二猴子》形成三部曲[42]。不過吉列姆於2014年IndieWire的採訪中表示:「好吧,有趣的是,我從來沒說過三部曲的事情,但這個說法已經被重複了很多次,所以很明顯這是真的。我不知道是誰起的頭,但開始了就停不下來了[43]。」

改編電視劇

[編輯]
演員阿隆·史丹佛在電視劇版本中飾演James Cole

2013年8月26日,《娛樂周刊》宣佈Syfy正在開發劇版《十二猴子英語12 Monkeys (TV series)》。製作工作於2013年11月開始,試播集由《史前新紀元》的特里·馬塔拉斯英語Terry Matalas和特拉維斯·菲基特(Travis Fickett)編劇。由於演出陣容存在變動,製作工作直到科爾和戈尼斯兩個角色的人選確定才繼續進行[44]。2014年4月,Syfy為第一季開綠燈。該季共13集,包括2013年拍攝的試播集,定於2015年1月16日首播[45]。2015年3月12日,第二季續訂,2016年4月開播[46]。2016年6月29日,第三繼續訂,共10集,預計2017年開播[47],結果該季意外連續三晚播畢。第四季和最終季於2017年3月16日宣佈,11集的第四季於2018年6月15日到7月6日連續四個禮拜播出[48]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WELVE MONKEYS (15).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1996-02-01 [2015-0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4). 
  2. ^ Chris Nashawaty. They Call Him Mr. Pitch.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6-07-28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6).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DVD production notes
  4. ^ 4.0 4.1 4.2 4.3 Ian Christie; Terry Gilliam. Gilliam on Gilliam.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99: 220–225. ISBN 0-571-20280-2. 
  5. ^ 5.0 5.1 Christie, Gilliam, pp.226–230
  6. ^ 6.0 6.1 6.2 Terry Gilliam, Charles Roven, DVD audio commentary, 1998, Universal Home Video
  7. ^ 7.0 7.1 Jill Gerston. Terry Gilliam: Going Mainstream (Sort Of). The New York Times. 1995-12-24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7). 
  8. ^ Jeff Gordinier. Brass Bald.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5-05-19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3). 
  9. ^ 9.0 9.1 9.2 9.3 9.4 Christie, Gilliam, pp. 231–233
  10. ^ DeLuca, Heather. 6 Awesome Movies Shot in New Jersey. SoJO 104.9.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1. ^ Olivier, Bobby. 41 blockbuster movies you didn't know filmed in New Jersey. NJ.com.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3). 
  12. ^ Nick James. Time and the Machine. Sight and Sound. April 1996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13. ^ Maslin, Janet. FILM REVIEW A Time Traveler With Bad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1995-12-27 [2017-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4). 
  14. ^ Suite Punta del Este. Ástor Piazzolla.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07). 
  15. ^ Terry Gilliam, Charles Roven, DVD audio commentary, 1998, Universal Home Video.
  16. ^ SALON Reviews:12 Monkeys. Salon.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5-31). 
  17. ^ Kozlovic, Anton Karl.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nematic Christ-figure.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Popular Culture. [2016-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23). 
  18. ^ Christopher McKittrick, Blasphemy in the Name of Fantasy: The Films of Terry Gilliam in a Catholic Context, Regina Hansen (編), Roman Catholicism in Fantastic Film, McFarland: 34–35, 2011, ISBN 978-0-7864-8724-0 
  19. ^ Jamaluddin Bin Aziz, Future Noir, Transgressing Women: Investigating Space and the Body in Contemporary Noir Thrillers, Lancaster University, January 2005 
  20. ^ 12 Monkeys. Box Office Mojo.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31). 
  21. ^ Twelve Monkeys. The Numbers. [200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0). 
  22. ^ 12 Monkeys. Rotten Tomatoes. [2020-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8). 
  23. ^ 12 Monkeys (1995) Reviews. Metacritic.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24. ^ CinemaScore 12 MONKEYS (1995) B. cinemascore.com. [2019-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0). 
  25. ^ Stack, Peter (5 January 1996). '12 Monkeys' Is Not Exactly a Barrel of Laughs / Willis, Pitt in grimy futuristic thriller about killer vir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Retrieved 2015-07-26.
  26. ^ Roger Ebert. 12 Monkeys. Chicago Sun-Times. 1996-01-05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27. ^ Desson Howe. Gilliam's Barrel of 'Monkeys' Shines. The Washington Post. 1996-01-05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4). 
  28. ^ Peter Travers. 12 Monkeys. Rolling Stone. 1995-01-01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9). 
  29. ^ James Berardinelli. Twelve Monkeys. ReelViews. [2009-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0. ^ Richard Corliss. Back To The Bleak Future. Time. 1996-01-08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31. ^ The 68th Academy Awards (1996)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32. ^ 12 Monkeys.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3. ^ 1996 Hugo Awards. Hugo Awards.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7). 
  34. ^ Past Saturn Awards. Academy of Science Fiction, Fantasy and Horror Films.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4). 
  35. ^ 存档副本. [202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6. ^ LaserDisc Database – 12 Monkeys [42923]. lddb.com.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7. ^ 37.0 37.1 37.2 12 Monkeys (Special Edition) (1996). Amazon.com.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8. ^ 12 Monkeys: Special Edition. DVD Talk.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39. ^ Twelve Monkeys Blu-ray – Arrow Films. arrowfilms.com. [2019-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40. ^ 40.0 40.1 Copyright Casebook: 12 Monkeys – Universal Studios and Lebbeus Woods. Benedict.com.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2). 
  41. ^ Woods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920 F.Supp. 62 (S.D.N.Y. 1996)
  42. ^ Pulver, Andrew. Terry Gilliam blames internet for the breakdown in 'real relationships'. The Guardian. 2013-09-02 [2013-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7). 
  43. ^ Alex Suskind. Interview: Terry Gilliam On The Zero Theorem, Avoiding Facebook, Don Quixote And His Upcoming Autobiography. IndieWire. 2014-09-17 [2015-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5). 
  44. ^ Lynette Rice. SyFy orders '12 Monkeys' pilot.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3-08-26 [2013-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30). 
  45. ^ Bibel, Sara. Syfy Greenlights 12 Episodes of '12 Monkeys' (Updated). TV by the Numbers. 2014-04-04 [2014-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5). 
  46. ^ Roots, Kimberly. 12 Monkeys Renewed for Season 2. TVLine. 2015-03-12 [2015-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47. ^ Abrams, Natalie. 12 Monkeys renewed for season 3 — exclusiv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6-06-29 [2016-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48. ^ Natalie Abrams. '12 Monkeys' Renewed for Fourth and Final Season.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7-03-16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