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那:修订间差异
小 r2.5.2) (機器人 移除: de:Varna, hi:वर्ण (बहुविकल्पी शब्द) |
小 增加或調整分類 |
||
(未显示24个用户的38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refimprove|time=2014-10-27T09:41:56+00:00}} |
|||
⚫ | |||
{{印度教}} |
|||
⚫ | '''瓦爾那'''或译'''瓦尔纳'''<ref>{{cite encyclopedia|encyclopedia=[[辞海]]|edition=第5版|entry=瓦尔纳|editor= 夏征农|editorlink=夏征农|date=1999-9|publisher=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7-5326-0523-X}}</ref>({{lang-sa|वर्ण|{{IAST|Varṇa}}}})是[[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概念,其內涵主要見於《[[摩奴法典]]》與《[[瞿曇法經]]》等早期[[婆羅門教]]經典。在該制度中主要指四種不同的階層,經典中根據一些原則區分四種階層,並明確規範彼此的義務與權利。 |
||
即使如此,瓦爾那理論仍被應用在近代的實際社會之中,成為許多種姓抬昇其地位的論述手段,因此瓦爾那理論仍然有其解釋上的效力與合理性。 |
實際社會中,種姓並非依據該理論的規範劃分,因此不能將瓦爾那理論與種姓制度畫上等號。即使如此,瓦爾那理論仍被應用在近代的實際社會之中,成為許多種姓抬昇其地位的論述手段,因此瓦爾那理論仍然有其解釋上的效力與合理性。 |
||
== 詞源 == |
|||
瓦爾那是[[梵語]]詞{{IAST|varṇa}} वर्ण的音譯。這個術語派生自詞根{{IAST|[[:en:wikt:वृणोति|vṛ]]}},其含義是包蓋(to cover)或封裝(to envelop,可比較於{{IAST|vṛtra}})。在《[[梨俱吠陀]]》中,這個術語可以意味著:“人的種類、部落、等級、行業”,特別是表達了在[[雅利安人]]和[[達薩 (梵語)|達薩人]]之間的對立。<ref>[[Monier-Williams]], ''Sanskrit Dictionary''(1899). Monier-Williams surmises that the "caste" meaning reflects the "contrast of colour between the dark aboriginal tribes and their fair conquerors".</ref> |
|||
== 瓦爾那階序 == |
== 瓦爾那階序 == |
||
[[File:Structure of the Indian society zh-Hant.gif |
[[File:Structure of the Indian society zh-Hant.gif|thumb|400px|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訟〉所繪的瓦爾納階序: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字學家]][[喬治·杜梅吉爾]] |
||
⚫ | |||
⚫ | |||
⚫ | |||
⚫ | [[文字學家]][[喬治·杜梅吉爾]]認為,瓦爾那階序並非依由上而下排列的順序,而是由一系列的二分關係所構成:先是首陀羅被排除在外,其他三個瓦爾那構成一組,即[[再生族]](twice-born,能舉行成年禮的瓦爾那);再生族排除吠舍,由婆羅門與刹帝利構成擁有「統治一切生物權力」的一組;最後婆羅門獨自擁有三種特權,即傳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efn|此特權源自於再生組的六項事功,即《摩奴法典》中記載的「教人學習與自我學習,為人獻祭與自我獻祭,施與受。」這六項事功為再生組中的三個瓦爾納共同擁有,但只有婆羅門能施行其中三項事功。}}。杜蒙根據上述原則進一步補充,認為瓦爾那階序刻意排除賤民就如同上述的二分關係。換言之,整個瓦爾那階序的分類關係大致如下: |
||
{|{{railway line header2 (center)}} |
{|{{railway line header2 (center)}} |
||
| |
| |
||
|colspan=9 style="background-color:#ccf"|<center>大 |
|colspan=9 style="background-color:#ccf"|<center>大←包含範圍→小</center> |
||
|- |
|- |
||
|rowspan=7 v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color:#ccf"|<center>高<br />↑<br />地<br />位<br />與<br />特<br />權<br />↓<br />低</center> |
|rowspan=7 v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color:#ccf"|<center>高<br />↑<br />地<br />位<br />與<br />特<br />權<br />↓<br />低</center> |
||
|- |
|- |
||
{{BS-table1}} |
{{BS-table1}} |
||
|colspan=8 align=right|[[File:BSicon |
|colspan=8 align=right|[[File:BSicon uSTR+l.svg|20px]]|| '''婆羅門''' |
||
|- |
|- |
||
|colspan=6 align=right|[[File:BSicon |
|colspan=6 align=right|[[File:BSicon uSTR+l.svg|20px]]|| '''統治一切生物的權力''' ||[[File:BSicon_uABZr+r.svg|20px]] |
||
|- |
|- |
||
|colspan=4 align=right|[[File:BSicon |
|colspan=4 align=right|[[File:BSicon uSTR+l.svg|20px]]|| '''再生組''' ||[[File:BSicon_uABZr+r.svg|20px]]|| ||[[File:BSicon uSTRl.svg|20px]]|| 剎帝利 |
||
|- |
|- |
||
| ||[[File:BSicon |
| ||[[File:BSicon uSTR+l.svg|20px]]|| '''瓦爾那階序''' ||[[File:BSicon_uABZr+r.svg|20px]]|| ||[[File:BSicon uSTRl.svg|20px]]|| 吠舍 |
||
|- |
|- |
||
|'''實際上的種姓制度''' ||[[File: |
|'''實際上的種姓制度''' ||[[File:BSicon_uABZr+r.svg|20px]]|| ||[[File:BSicon uSTRl.svg|20px]]|| 首陀羅 |
||
|- |
|- |
||
| ||[[File:BSicon |
| ||[[File:BSicon uSTRl.svg|20px]]|| 賤民 |
||
|} |
|} |
||
|colspan=7| |
|colspan=7| |
||
第37行: | 第43行: | ||
根據上述的架構,可以理解到'''瓦爾那實際上是一套分類體系,而非具有實質內涵的規範架構'''。透過瓦爾那可以得知早期婆羅門心目中的理想種姓制度為何,卻無法真正了解種姓制度實際運作的情形。 |
根據上述的架構,可以理解到'''瓦爾那實際上是一套分類體系,而非具有實質內涵的規範架構'''。透過瓦爾那可以得知早期婆羅門心目中的理想種姓制度為何,卻無法真正了解種姓制度實際運作的情形。 |
||
== 另見 == |
|||
* [[贱民 (印度)|達利特]] |
|||
== 注释 == |
|||
{{notelist|iger=}} |
|||
⚫ | |||
{{Reflist}} |
|||
== 參見 == |
== 參見 == |
||
第42行: | 第57行: | ||
* [[印度教]] |
* [[印度教]] |
||
{{-}} |
|||
⚫ | |||
{{reflist}} |
|||
{{印度神話}} |
{{印度神話}} |
||
[[ |
[[category:印度種姓制度]] |
||
[[Category:梵语词汇]] |
[[Category:梵语词汇]] |
||
[[bg:Варна (кастов ред)]] |
|||
[[ca:Varna (hinduisme)]] |
|||
[[en:Varna (Hinduism)]] |
|||
[[eo:Varno]] |
|||
[[es:Casta (hinduismo)]] |
|||
[[et:Varna (India)]] |
|||
[[he:ארבע הווארנות]] |
|||
[[id:Warna (Hindu)]] |
|||
[[ja:ヴァルナ (種姓)]] |
|||
[[ka:ვარნა (ინდუიზმი)]] |
|||
[[kn:ವರ್ಣಾಶ್ರಮ ಪದ್ಧತಿ]] |
|||
[[lt:Varna (luomas)]] |
|||
[[mdf:Варна]] |
|||
[[ml:വർണ്ണാശ്രമധർമ്മങ്ങൾ]] |
|||
[[mr:वर्णाश्रम धर्म]] |
|||
[[nl:Varna (kaste)]] |
|||
[[pl:Warna (hinduizm)]] |
|||
[[ru:Варны]] |
|||
[[sk:Varna (kasta)]] |
|||
[[sv:Varna (kast)]] |
|||
[[ta:வர்ணம் (இந்து மதம்)]] |
|||
[[th:วรรณะ]] |
|||
[[tr:Hint kast sistemi]] |
|||
[[uk:Варна (стан)]] |
2023年2月16日 (四) 09:18的最新版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10月27日) |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瓦爾那或译瓦尔纳[1](梵語:वर्ण,羅馬化:Varṇa)是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概念,其內涵主要見於《摩奴法典》與《瞿曇法經》等早期婆羅門教經典。在該制度中主要指四種不同的階層,經典中根據一些原則區分四種階層,並明確規範彼此的義務與權利。
實際社會中,種姓並非依據該理論的規範劃分,因此不能將瓦爾那理論與種姓制度畫上等號。即使如此,瓦爾那理論仍被應用在近代的實際社會之中,成為許多種姓抬昇其地位的論述手段,因此瓦爾那理論仍然有其解釋上的效力與合理性。
詞源
[编辑]瓦爾那是梵語詞varṇa वर्ण的音譯。這個術語派生自詞根vṛ,其含義是包蓋(to cover)或封裝(to envelop,可比較於vṛtra)。在《梨俱吠陀》中,這個術語可以意味著:“人的種類、部落、等級、行業”,特別是表達了在雅利安人和達薩人之間的對立。[2]
瓦爾那階序
[编辑]這些早期婆羅門所著的經典中刻意忽略賤民不提(這些人最早稱為被拒斥的首陀羅),主張將所有的種姓劃分成四種瓦爾那。這四種瓦爾那同樣以婆羅門為首,並藉由職能與權利的劃分,構成一嚴謹的階序:
- 婆羅門(梵語:ब्राह्मणः,英語:Brahmin):最高的瓦爾那,也是整個階序的核心。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司祭逐漸不受重視,潔淨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此外,婆羅門享有許多特權,如不可處罰、不可殺害、可領回部份充公遺失物等。
- 刹帝利(梵語:क्षत्रिय,英語:Kshatriya):次高的瓦爾那,《梵書》(Brahmanas)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物」的權利。刹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此外,其負有保護婆羅門之責。
- 吠舍(梵語:वैश्य,英語:Vaishya):第三等的瓦爾那。吠舍是農人或牧人,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瞿曇法經》(Gautama Dharmasūtra)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
- 首陀羅(梵語:शूद्र,英語:Shudra):最低的瓦爾那。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和手工業。
文字學家喬治·杜梅吉爾認為,瓦爾那階序並非依由上而下排列的順序,而是由一系列的二分關係所構成:先是首陀羅被排除在外,其他三個瓦爾那構成一組,即再生族(twice-born,能舉行成年禮的瓦爾那);再生族排除吠舍,由婆羅門與刹帝利構成擁有「統治一切生物權力」的一組;最後婆羅門獨自擁有三種特權,即傳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a]。杜蒙根據上述原則進一步補充,認為瓦爾那階序刻意排除賤民就如同上述的二分關係。換言之,整個瓦爾那階序的分類關係大致如下:
↑ 地 位 與 特 權 ↓ 低 | |||||||||||||||||||||||||||||||||||||||||||||||||
|
根據上述的架構,可以理解到瓦爾那實際上是一套分類體系,而非具有實質內涵的規範架構。透過瓦爾那可以得知早期婆羅門心目中的理想種姓制度為何,卻無法真正了解種姓制度實際運作的情形。
另見
[编辑]注释
[编辑]- ^ 此特權源自於再生組的六項事功,即《摩奴法典》中記載的「教人學習與自我學習,為人獻祭與自我獻祭,施與受。」這六項事功為再生組中的三個瓦爾納共同擁有,但只有婆羅門能施行其中三項事功。
参考文献
[编辑]- ^ 夏征农 (编). 瓦尔纳. 辞海 第5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9. ISBN 7-5326-0523-X.
- ^ Monier-Williams, Sanskrit Dictionary(1899). Monier-Williams surmises that the "caste" meaning reflects the "contrast of colour between the dark aboriginal tribes and their fair conquer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