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的景山前街,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三代的御苑。公園坐落在明清北京城中軸線上,公園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點。

景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
座標39°55′25″N 116°23′26″E / 39.92361°N 116.39056°E / 39.92361; 116.39056 (景山公園)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198
認定時間2001年
景山的綺望樓和萬春亭

在元、明、清三代,景山及其附屬建築不僅是一座供游賞的皇家園林,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目前公園佔地23公頃,園內蔥鬱,遊人如織,是北京皇城內獨具特色的所在。

歷史

編輯

緣起

編輯
 
從萬春亭向西遙望北海

遠古時,景山同北海等處均為永定河故道。現在景山所處的河道地勢較高,在永定河改道後逐漸成為土丘。有學者認為,隋朝臨朔宮宮城和北苑之規劃乃今景山規劃之前身。此臨朔宮和北苑即隋煬帝涿郡的離宮兼遠征高麗大本營。[1]

遼代營建瑤嶼行宮(今北海公園瓊華島)時,將余土堆積此處。[2]金代大定十九年,金章宗在該地南側建太寧宮,鑿西華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小丘,建成皇家苑囿,稱「北苑」。其山下環繞兩重圍牆,山上建瑤廣樓,稱為金中都十二景之一。[3]

13世紀中期,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四年(1267年)營建大都,土丘一帶正處大都城中心,皇宮的核心建築延春閣以北,故被闢為專供皇帝游賞的「後苑」。苑內有熟地8萬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躬耕,以昭示天下。時將原有金代小丘稱作「青山」[4],作為土丘的名稱。亦有說法認為元代此處又稱「鎮山」[5]

景山歷來是有關北京中軸線變遷研究的物證。有研究者提到:「7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管理處,為解決元代大都城中軸線的準確位置問題,曾聯合進行過一次北京城內的考古勘探工作,在景山北牆外地面以下探出一段18米寬、南北走向的道路遺蹟。同時,在景山公園內壽皇殿前探出大型建築夯土基址,這些考古發現,無疑可以確定掩埋在地下的這段18米寬的道路遺蹟,必是當年南北貫穿大都城的中軸線及其建築基址,從而證實了明清北京城的中軸線與當年元大都城的中軸線完全重合,只是在建築起點上存在時代上的差異。」[6]當然也有研究者不同意這種說法。[誰?]

 
故宮與景山

建成

編輯
 
法軍拍攝的航拍照片(1900年-01年)。

明朝洪武初年,工部郎中蕭洵參與拆毀元故宮,親覽後苑景色以及金殿、翠殿、花亭、氈閣等建築。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大規模營建城池、宮殿和園林。依據「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之說,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當有山。故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南海的泥土堆積在「青山」,形成五座山峰,稱「萬歲山」。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殘部圍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該山又稱「煤山」。[7] 另據明代嘉靖年間的《北京城宮殿之圖》(藏於日本宮城縣東北大學圖書館),這裏又名「梓金山」。[8]

 
景山東北側的觀德殿入口觀德門

山下遍植果樹,通稱「百果園」或「北果園」。[9]在山東北隅建壽皇殿等殿台,供皇帝登高、賞花、飲宴、射箭。園內東北面的觀德殿原是明代帝王的射箭之所。山下豢養成群的鶴、鹿,以寓長壽;每到重陽節皇帝必到此登高遠眺,以求長生。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北京,是為甲申之變明思宗自縊於萬歲山東麓一株老槐樹上。清軍入關後,為籠絡人心,將此槐樹稱為「罪槐」,用鐵鏈鎖住,並規定皇族、文武官員路過此地都要下馬步行,以示對明思宗的尊敬。[10]

順治十二年(1655年)將「萬歲山」改稱「景山」。康熙十九年(1680年)春,康熙帝登景山眺望京師,見晨霧繚繞,霞光流雲,一派春色,即作詩一首,其中有「雲霄千尺倚丹丘,輦下山河一望收」之句。丹丘乃神仙居所,此處以其比喻景山。[11]乾隆十四年(1749年),移建壽皇殿至景山正北面。乾隆帝在其《御製白塔山總記》中寫道:「宮殿屏扆則曰景山。」

破敗

編輯
 
法軍拍攝的景山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變時,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景山受到嚴重破壞。軍進城後先上景山,十多人把守園門,不讓軍進入,先放軍進入後才讓日軍進入。在景山五亭內的佛像中,四尊被掠走,各殿陳設寶物也被洗劫一空。[12][13] 待帝后回鑾,景山已風華不再。到宣統帝遜位後,根據《清室退位優待條件》,景山仍由清皇室使用。民國13年(1924年),馮玉祥部佔領景山,架設大炮,驅逐溥儀出宮。此後景山一度荒蕪,並時常有軍隊駐扎。

新生

編輯
 
景山全圖

民國17年(1928年),景山被闢為公園,屬故宮博物院管理,修葺後供遊人觀賞[14]。民國36年(1947年)9月25日之修正前《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第一條:「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直隸於行政院,掌理舊紫禁城全部並所屬天安門以內及大高殿太廟景山皇史宬堂子等處之建築物,及古物圖書文獻之整理保管展覽流傳事宜。」此規定與1934年、1936年之規定類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1950年至1955年,景山被軍隊短暫使用,作為華北軍區防空司令部[a]的防空陣地,曾設置雷達探照燈[15]等。1954年10月29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處致函中共中央劉瀾濤彭真習仲勛陸定一楊尚昆蕭華,請求將北京市景山公園的華北軍區防空司令部防空陣地撤走後將原處改建為北京市少年兒童文化公園,並在其中設立少年宮、兒童體育場等場所,由北京市教育局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共同管理,或由教育部團中央共同管理。12月12日,彭真致函劉瀾濤胡耀邦,同意將景山闢為少年宮。1955年6月1日,北京市少年宮正式投入使用。

1955年7月16日,景山公園重新開始迎接遊人[16]。1957年,中共首都規劃委員會黨組鄭天翔直接領導下在1957年總體規劃初步方案中,提出對以故宮為主體的一系列古建築採取堅決保護政策;對天壇北海、景山、頤和園等公園,保持原有面積,禁止侵佔[17]。1957年景山被列為第一批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紅衛兵大串聯,景山公園改稱「紅衛兵公園」(北海公園稱「工農兵公園」)[18],並從1971年2月21日起關閉,直至1978年3月1日恢復開放[19][20][21]。2001年,景山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北海景山公園管理處一分爲二,成立獨立的景山公園管理處,歸屬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22]

2024年7月27日,景山作為「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的組成部分,入選世界遺產[23]

其他與景山公園有關的史事

編輯
 
1920年代的景山
  •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響應北伐,迎接孫中山到北京主政。十一師二十二旅旅長鹿鍾麟奉命驅逐溥儀紫禁城。鹿與旅參謀張振江商定對策後,鹿即帶兩名侍衛直闖溥儀所住的儲秀宮,將溥儀請出,宣讀馮玉祥手令,並警告說:「如不出宮,你們的安全不能保證。現在,宮牆已團團圍定;景山上安有大炮,隨時準備發炮,另外你再看院內。」張振江帶領30名官兵,正在列隊操練。溥儀驚恐不已,當日即搬出故宮[25]
  • 1931年9月某星期天,胡適徐志摩羅爾綱等共游景山。在景山山頂俯瞰故宮時,胡適忽然沉下臉來低聲道:「東北情況嚴重,如果當年馮玉祥不把溥儀驅逐出宮,今天北平不知怎樣了,那時我反對把溥儀驅逐出去,我錯了!」[26]胡適徐志摩等文化名人當年均曾在景山附近居住,如胡適故居景山大街陟山門6號,米糧庫4號,徐志摩也曾在米糧庫居住。林徽音家曾住在景山后街雪池胡同,梁思成經常登門拜訪的便是這處林宅。
  • 1936年3月31日,北平爆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三·三一遊行,受到嚴厲鎮壓。此後中共黨組織在劉少奇領導下改變策略,先後又舉行兩次遊行,達到了爭取宋哲元和二十九軍的目的。劉少奇寫道:「當時(指「三三一」)群眾中提出了『打倒賣國賊宋哲元,打倒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口號。我們對宋哲元及冀察政務委員會作了一些研究之後,認為他們雖是日本培養起來的代理機關,但在全國救國運動高漲的情勢下,還是動搖的,還不甘願賣國當漢奸,還有轉向抗日的可能。因此,我們就指出了這些口號的錯誤,而改為『擁護宋委員長抗日』的口號。從這些口號改變後,群眾的救國活動取得了進一步的合法的可能性。有一次遊行的群眾正遇着了宋哲元的汽車,學生即送一張傳單給宋哲元,宋看傳單上寫着『擁護宋委員長抗日』的口號,即含笑而去。宋哲元並要群眾到故宮後門的景山集合,他派了北平市長秦德純來向群眾講話。在景山集合時.數萬群眾唱出了同一的救國歌聲。」[28][29]
  • 1947年8月初某日,中國共產黨北平地下黨學委崔月犁在景山萬春亭附近與北平師範學院(俗稱「師大」)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徐康、張啟華、李蔭培等人接頭,宣佈成立了師大北系地下黨總支(北系指北系地下黨)。師大總支委員會由三人組成,李蔭培任書記,張啟華任組織委員,劉鴻綱(即徐康)任宣傳委員。[30]
  • 1954年,饒漱石在提交了長達2萬字的書面檢查後無事可做,一度偶爾到景山公園散步。此後「高崗、饒漱石反黨聯盟」定案,饒漱石1955年被逮捕。[需要較佳來源]
  • 1960年1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發佈1960年赦字第34號《特赦通知書》。撫順戰犯管理所為此召開大會,宣佈愛新覺羅·溥傑等人受到政府特赦。12月7日,溥傑回到北京。1961年1月30日與愛新覺羅家族成員受到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接見。2月初起在景山公園勞動一年多[35]。1961年6月10日,周恩來在接見嵯峨浩(さが ひろ)、溥傑等人時說:「溥傑先生在景山公園研究園藝,半天工作,你還要照顧一下你的家庭。」[36]1962年2月結束在景山公園勞動鍛煉。當年5月1日起,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文史專員、北京市政協委員。
  •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傳達的《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第四部分有一小節的標題是「毛主席剛逝世江青外出遊說放毒,吃喝玩樂」,登有江青十月三日在景山公園遊玩的相片[39]

定名

編輯
 
景山之秋,2007年

景山又稱煤山、鎮山、萬歲山,是一座人造山。現在其海拔高度89.2米,相對高度 45.7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在修建北京城時,用拆除元朝宮殿的渣土和挖掘紫禁城護城河的泥土,在元代延春閣的基礎上堆築起一座土山,取名萬歲山,又稱鎮山。考慮到所有的材料只能通過人、畜運輸,其規模令人印象深刻。山上松柏遍佈,園內鶴鹿成群。御園北部建有壽皇殿等宮殿樓閣,種植眾多名貴果樹。每逢重陽佳節,皇帝都要登山宴飲。

 
秋日富覽亭

順治十二年(1655年),命名宮禁為「紫禁城」,後山即萬歲山更名為景山。[42] 景山之謂,《詩經》中即有。《·商頌·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鄘風·定之方中》:「望楚與堂,景山與京。」此「景」意為「高大」。歷代「景山」之用法多本此。·姚寬《西溪叢語》:「《》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言人有景行,當效而行之,如山之高當仰之。今人書簡有使『景仰』者,疏矣。魏文帝書云:『高山景行,深所慕仰。』為是。任彥升太宰碑云:『瞻彼景山,肅然望慕。』雖引《詩》『陟彼景山』(陟彼景山「陟」原作「陵」,今從繆校。《·殷武》作「陟」) ,然不出景行高山之意也。」三國·曹植《七啟八首》(見《昭明文選·卷三十四》:「崇景山之高基,迎清風而立觀。」注曰:「基若景山,言極高也。毛萇詩傳曰:崇,立也。毛詩曰:陟彼景山。」西晉·成公綏《笙賦》(《昭明文選·卷十八》):「若乃游崇崗,陵景山。臨巖側,望流川。坐盤石,漱清泉。」注曰:「景山,大山也。」南朝··任彥升《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見《昭明文選·卷三十八》):「瞻彼景山,徒然望慕。」注曰:「景山,謂墳也。毛詩曰:陟彼景山。」

乾隆帝在其《御製白塔山總記》中寫道:「宮殿屏扆則曰景山。」此與上述解釋有別。

 
景山的登山道

中國歷史上確有以景山為地名者。《山海經·北山經》:「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上多草、藷薁,其草多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六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六》:「涑水又與景水合。水出景山北谷。《山海經》曰:景山南望鹽販之澤,北望少澤,其草多薯藇,秦椒,其陰多赭,其陽多玉。郭景純曰:鹽販之澤即解縣鹽池也。按《經》不言有水,今有水焉,西北流,注於涑水也。」

《山海經·中山經》:「荊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雎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三十二》:「沮水出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高峰霞舉,峻竦層雲。」「荊山在景山東一百餘里,新城沶鄉縣界。」北宋《太平御覽·卷四十九》:「盛弘之《荊州記》曰:景山,在上洛縣西南二百里,東與荊山連接,有沮水源出焉。其山一名雁浮山,荊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北歸遍經其上,土人由茲改名為雁山,又為雁塞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九》:「景山 在縣(指鄖陽府房縣)西南二百里。酈道元以為即《禹貢》荊山之首。一名雁山,又名雁塞山。《山海經》:荊山之首曰景山。《寰宇記》:房陵有三十五溪,三十四山,景山其發源處也。」

 
自故宮神武門廣場北望景山,近處為景山門,遠處景山上有萬春亭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八》:「菏水分濟於定陶東北,東南右合汳水枝流,俗謂之界溝也。北逕已氏縣故城西,又北逕景山東,《衛詩》所謂「景山與京」者也。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全云:「按此非《衛詩》之景山。《輿地廣記》,今拱州楚邱,非衛之所遷,縣有景山、京岡,皆後人附會。」守敬按:「《寰宇記》:景山在楚丘縣北三十八里,京岡在縣北三十里。《方輿紀要》:景山在曹縣東南四十里。」

建築

編輯
 
景山門
 
山右里門外側

以下列出景山公園主要建築。其楹聯依資料附於各篇之後。[11]

圍牆與河道

編輯

景山原四周環繞雙重圍牆。兩重圍牆間的道路為「御道」。現外牆已拆除,御道擴建成馬路景山前街景山西街景山東街景山后街)。

內牆

編輯
  • 景山門:景山正門。明代稱萬嵗門,清代稱景山門。現該門上懸仿製的明代「萬嵗門」匾,上鈐「大明天子之寳」。
  • 山左里門:西門。門外北上右門內有聼事房,南、北各一。
  • 山右里門:東門。門外北上左門內有聼事房,南、北各一。

外牆

編輯
  • 北上門:外墻正門,正對故宮神武門。五間,歇山頂,南向。其南向之原因有學者認爲是因其襲金代太寧宮內廷之門——紫宸門舊制所致。[43]1956年,為拓寬街道,將此門拆除。
  • 北上西門:外墻西南角門
  • 北上東門:外墻東南角門
  • 北上右門:西門,正對山右里門
  • 北上左門:東門,正對山左里門
  • 山右北門:外墻西北角門
  • 山左北門:外墻東北角門

河道與橋樑

編輯
 
雪後的景山與故宮筒子河

原景山西內墻外側有玉河自北海注入故宮筒子河。此河在元代即有。《馬可·波羅遊記》:「流經人工湖的溪水穿出青山山麓的溝渠,注入位於皇帝皇宮和皇太子宮之間大而深的人工湖。」

清代,此河除在恭儉胡同南口有南北向橋一座外,尚在景山西側內墻外兩端有橋各一。此外山右里門外亦有橋一座。此河源自北海北門東側小湖,沿北海東岸園牆內側河渠(清代稱「浴蠶河」),穿過東岸園牆下水閘,經西板橋和白石橋流向景山。此處河水分為兩股,一股沿景山西側內牆外近600米的明河,穿過山右里門橋和鴛鴦橋,南流入紫禁城北側筒子河。1949年後,河已蓋板埋入地下,橋已不存。[44][45]

 
景山山頂落日時分時望向故宮

另一股沿景山暗渠穿過景山內牆,流向園林內,以灌溉花木和元代皇帝的八頃熟地,並推動水碾碾壓穀物。過去在景山柏樹林內,自西向東仍留有元代暗渠。景山北坡上至今仍可見許多長方形花崗岩條石,其下部呈馬鞍形,此即元、明、清三朝景山暗渠的封蓋石。此暗渠在方進景山園內的一段已毀,故已不通。此渠在觀德殿宮門前有一段改為不足百米的明河,再從護國忠義廟前改為暗渠,流出景山東牆。這段明河上原有三座並列的石橋,稱「觀德橋」。該明河可為水景,也用作分隔射箭者與皇帝的屏障,如此既確保皇帝在觀賞兒臣們射箭表演時的安全,也體現宮廷中君臣等級界限。1900年八國聯軍入景山時,俄國軍隊曾在觀德殿前拍照片。照片顯示,該明河石橋和河岸石欄板已拆除,用石條覆蓋,封閉為暗河。[45]

景山的主要橋樑有:

  • 西板橋:山右北門東側姑子庵前的平橋,南北向。
  • 白石橋:原位於景山城隍廟旁。東西向,有漢白玉石欄板。
  • 鴛鴦橋:原位於清代官學堂西側,文昌廟南側,大高玄殿東側。據說該橋一半為石砌,另一半為磚壘,故稱為鴛鴦橋。
  • 山右里門橋:原在山右里門外。東西向。
  • 觀德橋:原在觀德殿宮門外,南北向,三座並列石橋。

城隍廟

編輯
  • 景山城隍廟:位於景山西北角圍牆外側,今景山西街北端,是景山的城隍廟

景山五亭

編輯
觀妙亭,萬春亭和輯芳亭
 
自「顯承無斁」牌坊南側南望萬春亭

景山的山脊東西向延伸,上有五峰,每座峰上各有一座小亭,從東向西分別為周賞亭、觀妙亭、萬春亭、輯芳亭和富覽亭。萬春亭位於最高點,也是北京城的中心所在。五亭供奉五方佛,是一組佛教建築。自萬春亭俯瞰京城,氣象萬千。《北京宮闕圖說》:「登中峰亭上而望,薊門煙樹,鬱鬱蒼蒼,尤以南望禁城,九重宮闕,黃屋輝映,誠為巨觀也。」

 
富覽亭

景山之上,在金代即建有瑤光樓,元代又在其基礎上建築了綠亭,此綠亭也被馬可·波羅記述過。據《酌中志》、《春明夢餘錄》記載,明代景山上「有五亭曰毓秀亭、曰壽春亭、曰集芳亭、曰長春亭、曰會景亭,亭下有洞,曰壽明洞」。1930年出版的《北京勝景》記載:「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7年)在煤山上建成五個亭子。」《清史稿》記載,雍正帝「拘禁三哥胤祉於景山之頂……」説明雍正時景山上也有建築。[46]而今的五亭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在原明代建築的基礎上興建的。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亭在庚子事變中被八國聯軍損毀。當時八國聯軍中日本法國俄國三國軍隊闖入景山,盜走大量文物,掠走景山五亭中的四尊佛像,還燒毀了輯芳亭。[47]

1928年景山開園之前,輯芳亭得到修復,其他四亭也得到一定修繕。原五亭滿文書匾額均改為漢文匾額,應為袁世凱稱帝時所為。[47]

 
萬春亭

1934年6月6日,中國營造學社梁思成劉敦楨代擬設計修理景山五亭計劃,聘劉甫策為修萬春亭工程師。1935年4月1日,萬春亭重修工程開工。[47]1938年8月9日晨,天降大雨,萬春亭的琉璃頂、三層琉璃脊,四根明柱及四面玻璃窗皆被雷電擊毀,「佛光普照」匾上的下款「信士弟子」四字也未能倖免。1939年,修理萬春亭寶頂、木柱、琉璃磚樓及菱花窗等。1958年,萬春亭基座擴建。1966年8月,正值文革初期,萬春亭內的佛像被砸毀,解體後作廢銅變賣。1973年5月,五亭進行修繕。1986年9月,五亭裝節日燈。1997年3月,北海景山公園管理處投資32萬元進行修繕和下架油飾。[11]

五亭原本都有門窗,外圍台基上都有1米多高的琉璃牆。1928年景山開園時,觀妙亭、周賞亭、富覽亭、輯芳亭的門窗破損嚴重,被工作人員拆除。後來,這四亭外圍台基上的琉璃牆也被拆除,萬春亭的琉璃牆被挪到台基。2005年10月底至2006年10月底,五亭接受了建成以來規模最大的修繕工程,觀妙亭、周賞亭、富覽亭、輯芳亭已消失80多年的門窗被補齊。[47][48]2006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李玉玲和其他政協委員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共同提出《關於恢復景山五亭歷史原貌的建議》,提議按照歷史原貌恢復五亭內的佛像,但該建議未能實現。[49]

 
萬春亭內1998年復原的毗盧遮那佛
  • 富覽亭:西側第一座亭。孔雀藍琉璃筒瓦頂,紫晶色琉璃瓦剪邊,重檐圓攢尖頂。上檐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單昂五踩斗栱,兩槽柱子,內外各有八根。亭高約為11.3米,建築面積近100平方米。內原供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Amoghasiddhi Buddha),為鑄銅鎦金佛像,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國聯軍劫去。自1928年景山公園開園後,該亭匾額即與輯芳亭匾額顛倒,相互錯掛69年,直至1997年才將兩亭匾額正確掛回。[50]
  • 輯芳亭:西側第二座亭。翡翠綠琉璃筒瓦頂,黃琉璃筒瓦剪邊,重檐八角攢尖式。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單昂五踩斗拱,兩槽柱子,內外各有八根。亭高約為14.2米,建築面積約為110平方米。內原供五方佛之一的阿彌陀佛(Amita Buddha),為鑄銅鎦金佛像,被八國聯軍劫去。
  •  
    觀妙亭
    萬春亭:位於景山正中最高峰頂,北京古城中軸線上。黃琉璃筒瓦頂,綠琉璃筒瓦剪邊,四角攢尖式,三層檐。一層檐重昂七踩斗栱,二層檐和三層檐重昂五踩斗栱。兩槽柱子,外層每面有六根,共有二十根;內層每面有四根,共有十二根。1938年時,亭內懸「佛光普照」匾額一塊,落款為「信士弟子」。此乃「江委員朝宗敬獻之佛光普照木匾上側左方所書信士弟子」。1938年8月9日,萬春亭遭到雷擊,擊毀琉璃寶頂、三層琉璃脊、四根明柱及四面玻璃窗,亭內懸掛的「佛光普照」匾額的下款「信士弟子」四字皆被擊毀。1939年的維修中,寶頂被用鐵鋦子鋦住,仍安裝於萬春亭之上,直到2006年才更換了新琉璃寶頂。該亭在1958年和1973年曾經國家先後投資34萬元修繕。[47] 內原供木質漆金毗盧遮那佛(Vairocana Buddha)。原佛像於1900年被砍傷佛臂,又在文革中遭到徹底破壞。現佛像為1998年恢復。從萬春亭上,可以南看故宮金碧輝煌的宮殿,北看中軸線鐘鼓樓,西看北海的白塔。
 
周賞亭
  • 觀妙亭:東側第二座亭。翡翠綠琉璃筒瓦頂,黃琉璃筒瓦剪邊,重檐八角攢尖式。上檐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單昂五踩斗栱,兩柱子,內外各有八根。亭高約為14.2米,建築面積約為110平方米。內原供五方佛之一的阿閦佛(Aksobhya Buddha),為鑄銅鎦金佛像,被八國聯軍劫去。
  • 周賞亭:東側第一座亭。孔雀藍琉璃筒瓦頂,紫晶色琉璃瓦剪邊,重檐圓攢尖頂。上檐重昂七踩斗栱,下檐單昂五踩斗栱,兩柱子,內外各有八根。亭高約為11.3米,建築面積近100平方米。內原供五方佛之一的寶生佛(Ratnasambhava Buddha),為鑄銅鎦金佛像,被八國聯軍劫去。
 
綠樹掩映下的元代皇帝躬耕處舊址

躬耕處相關建築

編輯
  • 元代皇帝躬耕處:位於景山公園西北部。每年皇帝都親自在此耕種[51]
  • 興慶閣:黃琉璃筒瓦綠剪邊重樓四角攢尖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上層四周帶木迴廊。底樓為磚石結構,東西側均有石券門。此原為元代為皇帝躬耕所建的帶有象徵性的穀倉。明代因其舊址重建。此建築中無階梯,若上迴廊,需於閣外搭梯而上。其墻壁忒厚,同皇家糧倉頗同。該閣是中國古代皇家糧倉的特殊形式。
  • 集祥閣:形制同興慶閣。

官學相關建築

編輯
 
綺望樓
  • 景山官學堂:原在景山門外西側路南,清代設立的官學堂,為八旗子弟讀書之所。[52][53]蔣光鼐之父蔣子敏,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舉人,即入京為景山官學教習[54]。又如楊守敬(1839年—1915年)(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人,宜都市陸城鎮人,清末民初傑出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藏書家)同治元年(1862年)中舉,同治四年(1865年)考取景山官學教習。[55] 該建築現已無存。
  • 綺望樓:在景山門內,山陽處,依山腳而立,坐北朝南。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重樓重檐,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上檐單昂三踩斗栱,明間懸滿文書匾額「綺望樓」;下檐單昂五踩斗栱,前帶廊,有丁頭拱雀替,旋子彩畫。四周有漢白玉護欄。內供奉孔子牌位。北、東、西三面墻下石台基上原有泥塑若干。[56] 此樓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景山官學堂學生祭拜先師孔子的地方。中華民國時期,該樓曾舉辦過展覽。如1937年2月25日,故宮博物院在景山綺望樓展出流落人之手的中國古文物照片600餘張。[57]承德避暑山莊內也有一座綺望樓,其匾額為乾隆帝所題。
  • 文昌廟:在景山西南牆外,今景山西街南端。內供奉文昌帝君

永思殿,觀德殿,護國忠義廟

編輯

這是停靈處及習射相關建築。

護國忠義廟

編輯

位於觀德殿建築群東側墻外東南角。前殿祀關帝,後殿祀真武大帝

永思殿

編輯

位於壽皇殿東側,乃帝后停靈的處所,自成一院,坐北朝南。

  • 宮門
  • 永思門: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通寬13.8,通進深8.1米,綠琉璃筒瓦歇山頂黃剪邊單昂三踩斗拱。
  • 配殿:東、西各一。各三間,硬山箍頭脊。
  • 永思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現無存。其西暖閣有乾隆帝題楹聯:「一氣感通昭陟降,萬年嗣服式儀型。」東暖閣亦有楹聯:「視聽思無遠,天心格有孚。」[b]
  • 配殿:東、西各一。各三間,懸山頂箍頭脊,一斗二升交麻葉頭斗拱,旋子彩畫

觀德殿

編輯

位於永思殿正門東南側,緊鄰護國忠義廟西墻。明代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在建築舊址上新建。明清兩朝為皇帝觀看兒臣射箭之所,[22] 後亦為皇家辦理喪事和追悼祖先的場所。《史記·樂記》「是故君⼦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民鄉⽅,可以觀德矣。」「觀德」也有「觀瞻祖先之遺德」之意。清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順治帝最寵愛的董鄂妃病逝,年22嵗。順治帝追封其為「孝獻皇后」,其遺體即在觀德殿停靈。停靈「三七」(21天)後在觀德殿大門前空地上火化,其骨灰在觀德殿安放,三年後方與去世的順治帝骨灰合葬於東陵

觀德殿院落共四進。建築面積6160平方米。[22] 觀德殿坐落於第二進。院圍以紅墻,建築均覆黃瓦。現僅存觀德殿等建築,大部分建築已經拆改。此組建築內部至今仍有植於明朝以前的古槐數株。[22]

  • 觀德橋:原在觀德門外。此處原有長約60米,寬一有餘的弓形河道,圍以漢白玉石欄,河道上正對宮門架有三座漢白玉石橋,稱「觀德橋」。現無存。[22]
  • 宮門:一間,琉璃磚瓦仿木結構,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單翹單昂五踩斗拱,兩側開隨牆門各1座。
  • 觀德門:正門,五間,黃琉璃筒瓦硬山調大脊,一斗三升斗拱,前後出廊,旋子彩畫
  • 觀德殿:現存觀德殿,黃色琉璃瓦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面外檐均繪有旋子彩畫額枋的坊心共12幅畫。其中10幅為著名的文革彩畫。殿外原懸明嘉靖帝手書「觀德殿」匾額。殿內原懸清代乾隆帝書「正大光明」匾一塊,並有乾隆帝書楹聯:「琴韻聲清,松窗滴露依蟲響;書帷夜永,蘿壁含風動月華。」
  • 配殿:東西各一。三間,黃琉璃筒瓦硬山頂,一斗二升交麻葉頭斗拱。
  • 後殿:三間,筒瓦硬山箍頭脊。
  • 後殿耳房:各三間,筒瓦硬山元寶頂,前出廊,旋子彩畫

壽皇殿

編輯

壽皇殿歷史

編輯

壽皇殿是供明、清兩代皇帝停靈、存放遺像和祭祖之所,即「神御殿」。明朝該殿在景山東北,清乾隆時期將舊殿拆除,新修今位於景山正北方,北京古城中軸綫上的壽皇殿。

 
「舊典時式」牌坊,大約為1920年代。當時尚有戧柱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順治帝去世。在乾清宮停靈27天後,梓宮移至壽皇殿停靈。停靈共計百日後,在壽皇殿前舉行火化,點火者為僧茆溪行森。此後順治帝的骨灰繼續停放在壽皇殿,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二十二日,同孝獻皇后董鄂氏及孝康皇后佟佳氏的骨灰自景山送往清東陵孝陵安葬。

清朝康熙帝將該殿作為檢查射箭之所。康熙帝去世之後,其子雍正帝將其「御容」奉祀於該殿。此時該殿及景山亦作囚禁之所[58]。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又藉口誠親王胤祉參加怡親王胤祥喪事時「遲到早散,面無戚容,交宗人府議處 」。後胤祉即被關押在景山至死[59]

 
在壽皇殿宮門門洞內打撲克的遊客

乾隆帝登基後又將其父雍正帝「御容」供奉於該殿。當時該殿跨度僅三楹。乾隆帝決定改建該殿,以作為奉祀「神御」之殿。[60][61]乾隆十四年(1749年)春開工,冬竣工。新壽皇殿建築群改建於北京古城南北中軸線上,建築面積21256平方米,規模和等級遠超明代所建壽皇殿。[22] 新壽皇殿九楹,坐落於萬歲山北,中軸線上,即今日的位置。左右山殿(衍慶殿,綿禧殿)各三楹,東西配殿各五楹。碑亭、井亭各兩座,神廚、神庫各五處。大殿正前方為戟門五楹。戟門前是有三個門洞的宮門,該門前有石獅一對,另有三間四柱九樓雕獸夾杆石寶坊三座。[22]據説改建此殿是拆用了明陵的木料。

辛亥年(1911年)以後,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古物陳列所,曾將該殿所供奉之「御容」全部沒收充當展品,遭到清室遺老遺少的數次抗議。

 
「顯承無斁」牌坊,後面為壽皇殿宮門

1952年10月25日建立的北京市少年之家由於起初位於北海北岸的闡福寺,面積較小,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決定另尋他址。1954年,經北京市少年之家主任徐永江和故宮博物院院長吳仲超選址,定下景山壽皇殿為新址,並經團市委報告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彭真迅速批示同意。1956年1月1日上午9時,500名佩戴紅領巾的少年兒童聚集在新少年宮內,北京市副市長吳晗在會上向少年兒童宣佈:「北京市的少年兒童們:我在這裏宣佈:今天,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把這座美麗的少年宮送給你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是這所宮殿的主人。祝你們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準備着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62] 歷任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均來此視察過。如胡錦濤在2004年5月31日即來北京市少年宮同少年兒童一起歡度「六一」。[63] 現「北京市少年宮」宮名為1985年12月該少年宮建宮30周年前夕由鄧小平題寫。

北京市少年宮佔據了景山的大片地方。到2013年底騰推移交前,北京市少年宮科技院佔用永思殿及以北範圍、北京市少年宮藝術院佔用壽皇殿院落,此外北京市少年宮的佔用範圍還包括北京市少年宮體育院、開放活動院、觀德殿院落、觀德殿院外北側的北京市少年宮職工宿舍、網絡機房,總佔地面積52318平方米。[64]

至晚自2003年起,北京市園林局已有將北京市少年宮遷出景山的動議。[65]自2007年起,新的北京市少年宮建築開始建設。[66][67]2013年12月,北京市少年宮與景山公園完成了第一階段騰退交接工作,「北京市少年宮」匾也從壽皇殿宮門上摘下。第二階段騰退交接工作預計在2014年12月完成。[64]

 
牌坊戧柱去除後,留下的石戧獸

壽皇殿及附屬建築群

編輯

本建築群包括:

  • 九舉牌樓:宮門外東、西、南三面各立四柱九樓式牌坊一座(原為金絲楠木樑柱,現已改為混凝土柱,戧柱皆去除),黃琉璃筒瓦廡殿頂。通面闊16.2米,帶斗拱,繪以墨線大點金金龍枋心旋子彩畫。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1947年曾大修,1960年代又曾修葺。[22] 2007年再次重修,2007年12月19日修畢。[68][69] 坊額均為乾隆帝所題。
    • 南牌坊:北側額曰「昭格惟馨」,[70] 南側額曰「顯承無斁」。[71]
    • 西牌坊:東側額曰「舊典時式」,[72] 西側額曰「世德作求」。[73]
    • 東牌坊:西側額曰「紹聞祗遹」,[74] 東側額曰「繼序其皇」。[75]
  • 宮門:為外院正門。牌樓式拱券門三座。黃琉璃瓦廡殿頂,琉璃重昂五踩斗栱。門口為清乾隆時期雕鑿的石獅一對。[76] 然根據園方說明牌顯示,現置一對石獅為元朝遺物。
  • 壽皇門(戟門):為內院正門。黃琉璃筒瓦歇山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昂五踩斗栱,和璽彩畫。四周有漢白玉石欄杆,八級踏步,中間為御路。該門兩旁有側門,黃琉璃筒瓦廡殿頂,單昂單翹五踩斗栱。1981年4月10日晚,由於用電不慎引起火災,壽皇門全部燒毀。後重建。復原壽皇門的設計工作由故宮博物院古建管理部承擔。[77] 門外東側原有娑羅樹一株,現已無存。
  • 配殿:東、西各一。各五間,進深一間,黃琉璃筒瓦懸山頂調大脊,一斗二升交麻葉頭斗拱,旋子彩畫
  • 井亭:在門外西側。黃琉璃筒瓦頂,每面寬6.1米,一斗二升交麻葉頭斗拱,下有石圍欄
  • 宰牲亭:在門外東側。形制同井亭。
  • 壽皇殿:正殿。殿覆黃琉璃筒瓦重檐廡殿頂,上檐重昂七踩斗拱,和璽彩畫。面闊9間,進深3間,前後帶廊,前有月台繞以護攔,前、左、右各有12級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龍戲珠。檐下明間懸滿文「壽皇殿」木匾額。殿內中龕匾曰「紹聞天下」,左龕匾曰「對越在天」,[78] 右龕匾曰「同天光被」。[79] 此為嘉慶帝御書。
  • 燎爐:東、西各一。黃琉璃磚瓦仿木結構。
 
景山公園內正在練習武術的少年,2007年
  • 衍慶殿:在西。黃琉璃筒瓦歇山調大脊,面闊3間,進深1間,前後帶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畫,四周有石護攔。
  • 綿禧殿:在東。形制同衍慶殿。
  • 碑亭:東、西各一。
  • 配殿:壽皇殿東、西各一。
  • 神庫:內、外院東西牆之間。

壽皇殿珍藏

編輯

1900年庚子事變前,壽皇殿珍藏有大批繪畫等文物。八國聯軍進佔北京後,海軍上尉皮埃爾·洛蒂Pierre Loti)為法軍少將司令亨利·尼古拉·弗雷Henri Nicolas Frey)尋找住所時來到壽皇殿。後軍佔領壽皇殿,並將該殿作爲司令部。皮埃爾·洛蒂在日記(Les dernier jours de Pékin,中文名《在北京最後的日子》)中寫道:「1900年10月23日,星期二,北京。當我推開壽皇殿沉重的大門時,裏面一片漆黑。在大殿裏我打開了一個落滿灰塵的箱子,裏面放着上百個君王的禦璽。它們是用整塊的瑪瑙、玉石或金子製成的。」幾天後,司令弗雷率部來此,由軍隨軍記者小川一真拍下了其與部屬在壽皇殿銅鹿旁的照片。按清朝祖制規定,已故皇帝及其后妃御容像及印璽必須供奉於壽皇殿內。法軍少將司令弗雷與其部屬將其劫掠一空[80]。1925年至1934年,弗雷及其夫人分批共向法國政府捐贈18件重要的中國文物。例如1931年9月5日,弗雷致信法國文化部稱:「司長先生:我很榮幸地告知您,弗雷夫人與我通過遺囑將《乾隆皇帝肖像》、《皇后肖像》及描繪中國皇帝生活場景(狩獵、駐紮、行進、車馬、山水等等、等等)四大卷絹本繪畫捐獻給羅浮宮博物館……此致崇高敬意!弗雷將軍」1932年10月9日,弗雷的遺孀在致羅浮宮博物館亞洲部負責人喬治·沙樂的信中稱:「根據約定我將乾隆皇帝肖像、皇后肖像及描寫皇帝生活場景的絹本畫四軸交給您。雖說按照遺囑,這些物品應在我去世後捐給羅浮宮,但我更高興在我活着時就完成這件事情……」同日她在寄給同一收信人的另一封信中稱:「所以,我請求您一定給這兩幅肖像安排一個好的位置,並署上亨利·尼古拉·弗雷將軍的名字……」1945年後,羅浮宮博物館亞洲部全部藏品轉移到巴黎吉美博物館收藏。[81]

玆舉若干例據信與壽皇殿有關之文物如下:

壽皇殿珍藏

繪畫

  • 鑑古席珍冊頁:清乾隆乾隆帝郎世寧董邦達鄒一桂錢維城丁觀鵬作。九開,上下各有木板。封面木板中央竪刻四字「鑑古席珍」,
  • 苑西凱宴圖:清乾隆張廷彥周鯤繪。描繪征金川的大將軍傅恆凱旋,乾隆帝南海豐澤園設宴款待將士的場景。《苑西凱宴圖》是《初定金川出師奏凱圖》四卷的最後一卷,據說也是流失到海外的唯一一卷。2005年11月22日,巴黎佳士得秋季拍賣會,法國前總統保羅·杜梅(Paul Doumer)後人提供了兩件拍品,據稱為司令弗雷贈給該總統者。即本圖與鑑古席珍冊頁。[82]
  • 乾隆南巡圖·第一卷:弗雷家族藏品,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81]
  • 乾隆南巡圖·第七卷:弗雷家族藏品,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81]
  • 木蘭圖·第四卷:清郎世寧繪,弗雷家族藏品,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81]
  • 純惠貴妃像(油畫):2010年出現在瀚海秋拍前期宣傳中,拍賣圖錄稱其「出自弗雷家族的收藏」。[81]
  • 乾隆皇帝半身朝服像(油畫):清郎世寧繪。弗雷捐給羅浮宮博物館,現藏吉美博物館。[81]

印璽

  • 康熙御印「戒之在得」和「七旬清健」:弗雷家族藏品,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81]
  • 康熙御用「佩文齋」十二組璽:弗雷家族藏品,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81]
  • 乾隆「太上皇帝之寶」:弗雷家族藏品,出現在國際拍賣市場。[81]

其他建築

編輯

蘇州巷

編輯
 
景山公園內的小路

清代,景山是重要的宮廷崑曲管理機構和教育機構的名稱和所在地。自康熙時起,宮廷崑曲日盛。據董含《尊鄉贅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帝)以海宇蕩平,宜與臣民共為宴樂,特發帑金一千兩,在後宰門駕高臺,命梨園演《目連》傳奇,用活虎、活象、真馬。」南府和景山是當時宮中管理戲曲演出的兩個衙署。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七月關於宮廷用項開支銀兩的滿文檔案中,出現很多有關「景山授藝教習」的內容,如:「十九日,本月給景山授藝教習王國川、王時元、金有成、張文燦、唐國俊五人錢糧銀各四兩。」[83]「當日,在景山教學藝諸太監之教習包虎、初國珍、龐國瑞三人,每日各以一錢五分計。」[84]「給景山九間房學藝太監宋金朝等二十八人牛尾纓藤涼帽二十八。」[85]

乾隆年間,宮廷的戲曲管理日益完善。敕編並成書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的《國朝宮史》記錄了景山和南府的編制及奉銀數額。當時規定:景山、南府各設總管一名,官級七品執守侍,錢糧相同,均為月銀五兩,米五斛,公費銀一兩;首領南府多於景山二名為四名,俱八品侍監,且月銀比景山三兩多一兩,米多一斛為四斛,公費銀卻同為七錢三分三厘;兩處委署首領均無定額和品級,月銀同為三兩,米三斛,公費銀七錢三分三厘;另外兩處太監均無定額,錢糧費用待遇均相同。[86] 嘉慶十一年(1806年)成書的《國朝宮史續編》記載,上述規定中僅錢糧和公費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景山首領月銀和米變為與南府等同,公費發放的銀兩改為製錢,[87] 此外一切如故。

乾隆二十年(1755年)熱河出行,南府、景山各學均參加。其編制為:南府:南府總管、內頭學、內二學、內三學、外頭學、外二學、外三學、弦索學、錢糧處、中和樂;景山:景山總管、教習學生、新小學、小內學、宮戲學、十番學、錢糧處。[88] 這些編制直至乾隆朝終,基本無變化。

景山不僅是當時的戲曲管理機構所在地,當時一部分學戲伶人即居於景山內。《寰垣識略》:「景山內垣西北隅,有連房百餘間,為蘇州梨園供奉所居,俗稱蘇州巷。」此蘇州巷約在今山右里門內北側。

道光元年(1821年)六月,道光帝頒諭旨,「其景山大小班著歸併在南府,永遠不許提景山之名。再大戲有一百二十餘人之戲,可矣減去一百名,上二十名皆可。」[89] 自康熙時成立的景山衙署自此消失。[90]

壽皇亭

編輯

明亡後,一些史書記載明思宗並非死於槐樹處,而是死於壽皇亭[91][92][93][94]。因當時景山並無壽皇亭,僅有壽皇殿,故後世學者每多爭議。錢軹《甲申傳信錄》稱崇禎自縊於巾帽局,其為明宦官二十四衙門之一,掌宮內靴帽製作,處皇城東北角,今東城區織染局胡同東端[95]。又如《明季北略》記崇禎自縊於海棠樹上。《京師坊巷志稿》引《天啟宮詞注》有「回龍觀多海棠,旁有六角亭,每花發時,上臨幸焉。」此回龍觀恰在巾帽局附近。而俞平伯則主張崇禎帝崩於今景山[96],但未指其即壽皇亭[97][98][99]

如今景山內確有一座壽皇亭。在景山東北山麓,但此亭並非古亭,而是近些年新建的。明史學界有關壽皇亭的爭論為來此亭的遊客增添了有趣的談資。

炮廠

編輯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於1659年來華,從康熙十三年(1674年)到二十八年(1689年),為清政府製造火炮共計566門;隨後,清政府在紫禁城內的養心殿造辦處、景山和鐵匠營設立炮廠,所制槍炮專供皇室和滿八旗之用[100][101]

其他古跡

編輯

明思宗殉國處

編輯
 
今見的槐樹是公園管理處於1996年所移栽,此地傳為與明思宗上吊的槐樹栽植於同一位置。

崇禎十七年(1644年)舊曆三月十九日,明思宗崇禎帝)在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進北京時,倉皇從紫禁城神武門逃出,在景山東坡的一棵歪脖老槐樹自縊身亡,時年33歲。其時皇帝身邊僅有太監王承恩追隨。[102][103]

此樹在清代順治帝加上鎖鏈,名之曰「罪槐」,以慰民心。在樹下立「下馬石」,命令皇族成員路過都要下馬步行,以示哀悼。1900年八國聯軍將鎖鏈掠走。1956年拆除樹圈並改為欄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大串聯期間,老樹樹皮和樹枝被各地來景山旅遊紅衛兵剝去做紀念品,老槐樹因此死亡。當時北京市園林局將情況上報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北京市革委會),革委會主任吳德將報告轉給江青,1971年,經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意,北京市革委會批准,市園林局下令將「罪槐」伐除(一說當時這株槐樹並沒有死便被伐除)。

1981年,公園管理處將景山南坡找到一株碗口粗的小槐樹移栽至老槐樹原處。1996年,公園管理處將東城區建國門內北順城街7號門前一株有一百五十多年樹齡的古槐移植至老槐樹原處,替代了1981年新移植的小槐樹。[16][20][104][105][106]

歷代均有詩文評此處。如清代《燕都雜詠》中有詩云:「巍巍萬歲山,密密接煙樹;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處。」1950年代,有聯曰:「君王有罪無人問,古槐無過受鎖枷。」[104] 樹前所立說明牌恰成中國政治的晴雨表。[107]

 
「明思宗殉國處」的兩通碑刻

現此處立有碑刻兩通,分別為:

  • 「明思宗殉國處」碑:1930年,故宮博物院延請沈尹默書寫勒石,1931年立於老槐樹旁。碑高2米,正面縱題「明思宗殉國處」六個大字。其中「明」字以「目」和「月」組成。右側的上款為「中華民國十九年三月」,左側的下款為「故宮博物院敬立」。[108] 該碑1944年被拆掉,置於壽皇殿院內。1955年壽皇殿院籌建北京市少年宮時被截為兩塊,當作井蓋使用。1990年,北京市少年宮經過查找,終於在一次施工中發現該石碑。經過修復,該石碑被立至原處。[16]

古樹

編輯
  • 虯龍:位於壽皇門南側樹林內,為明代嘉靖帝愛貓「霜眉」的墳——「虯龍塚」上的柏樹。「霜眉」毛色微青,而雙眉潔白,故得名。此貓善解人意,頗得嘉靖帝喜愛。故「霜眉」死後,嘉靖帝以金棺收殮,葬於萬歲山(即景山)陰,並念經齋醮,令大臣袁煒為之撰詞,其中有「仙獅為龍」之語。因題墓碑名曰「虯龍塚」。[116]
  • 中槐:位於永思殿宮門西北側。是唐代槐樹中又生槐樹的奇景[117]
  • 二將軍柏:植於9世紀,位於護國忠義廟前,由康熙帝命名[118]

現況

編輯
 
在景山公園牡丹園旁合唱的群眾,2007年
 
正在景山公園內跳舞的中老年人,2007年

除了衆多的古跡外,景山公園現在還以其牡丹園與群衆歌詠而聞名。

牡丹園

編輯

位於觀德殿宮門南等處,是北京市著名的牡丹觀光地,共種植有上萬株牡丹。元代《大都宮殿考》:「後苑中為金殿,四處盡植牡丹百餘本,高可五尺。」《北海景山公園志》記載,1950年代景山的牡丹就有99個品種、852株;芍藥42個品種、556墩。其牡丹除本園培育外,還有來自洛陽菏澤等地者,品種多樣,如姚黃、魏紫、青龍臥墨池、豆綠、玉板白等皆有,在每年5月初牡丹開放時節是市民們觀賞的極佳地點。[119][120]

群衆歌詠

編輯

景山公園現今是許多熱愛歌唱的北京市民合唱歌曲的地方。[121] 他們所唱的歌曲既有中國民族歌曲中國民歌),又有1950年代-1970年代的革命歌曲,還有外國歌曲,不僅有歐洲歌劇中國歌劇選段,還有流行音樂。此地著名的合唱團有紅太陽合唱團等。[122][123][124]

景山合唱節

編輯

景山合唱節(Jingshan Choir Festival)為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在景山公園舉辦的合唱節。該合唱節自2004年起開始舉辦,每年一屆。[125][126][127][128]

餘興

編輯
  • 挖煤:景山又稱煤山,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心。許地山在《上景山》中說:「萬春亭周圍被挖得東一溝,西一窟。據說是管宮底當局挖來試看煤山是不是個大煤堆,象歷來的傳說所傳底,我心裏暗笑信這說底人們。」有遊客也參與到「挖煤」活動中。[56]

註釋

編輯
  1. ^ 1949年稱平津衛戍區防空司令部,1950年10月改稱京津衛戍區防空司令部,1951年2月4日改稱華北軍區防空司令部
  2. ^ 此處有文將「格」作「皆」,誤。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郭文若,景山历史规划中的秘密.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2. ^ 挖湖堆山、废土造景的另类突起. 新京報. 2011-04-28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3. ^ 北京手绘旅游地图:走进景山.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08: 1. ISBN 9787503150128. 
  4. ^ 馬可·波羅遊記》記載:「離皇宮不遠的北面,距圍牆一箭遠的地方,有一座人造的假山,山高整整一百步,四周長約一點六公里,山上遍栽着美麗的常青樹(即松柏),因為皇帝陛下一旦得悉哪裏有一株好看的樹,他就命令人將它連根帶土挖起,不管該樹多大多重,也要用大象運到這座小山上栽種,給這座山添綠增翠,因此這座山上的樹木四季常青,並由此得名青山,山頂聳立着一座裝飾別有風味的亭子,亭身全部綠色。」
  5. ^ 《萬曆野獲編》:「雲韃靼初興時,有山忽墳起,說者謂王氣所升,金人惡之,乃鑿其山,輦其石,聚於苑中,盡夷故地。元滅金都燕,以為瑞澄,乃賜其名。」
  6. ^ 孔繁峙. 关于对元大都遗迹及元代遗存保护的思考—参与元土城遗址公园建设工程的几点认识(一).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6-27). 
  7. ^ 《萬曆野獲編》:「俗所謂煤山者,本萬歲山,其高數十軔,眾木森然,相傳其下皆聚石炭,以備閉城不虞之用者。」
  8. ^ 張富強. 景山. 西城追憶(2008年第04期). [失效連結]
  9. ^ 景山公园的缘起. 北京旅遊集散中心. 2014-12-18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10. ^ 景山“罪槐”何罪之有. 北京晚報. 2011-12-19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11. ^ 11.0 11.1 11.2 遍查经史谁能解楹联之谜. 法制晚報(2006年2月14日): B18版. 
  12. ^ 晚清战争与园林状态.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1). 
  13. ^ 图片:法军在景山绮望楼安营扎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14. ^ 《燕都叢考》記載:「景山又名煤山,明莊烈皇殉國於此。今其自縊之樹尚在,惟已枯其半。壽皇殿存有清歷代御容,前年古物陳列所取去,清室提出異議,幾成訟。周賞亭已圮。民國十七年葺而新之,其餘各亭一併修葺,遂開放處為遊人登覽之所。」
  15. ^ 陳輝. 人民解放军探照兵的发展与撤销 (第12期). 黨史博覽. 2004年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2月15日). 
  16. ^ 16.0 16.1 16.2 袁世文. 景山公园崇祯自缢处的古槐和石碑. 北京知青網.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11日). 
  17. ^ 匡國良. 保护北京 建设北京. 北京觀察. 2004年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6日).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issue=被忽略 (幫助)
  18. ^ 楊洪泉. 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城——地图见证北京的发展(二). 中國測繪報. 2008年4月29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1月20日).  參數|journal=與模板{{cite web}}不匹配(建議改用{{cite journal}}|website=) (幫助)
  19. ^ 1978年3月2日《人民日報》:「三月一日,北京城裏,風和日麗,春光明媚。剛剛修飾一新的北海公園和景山公園,在歡慶五屆人大和五屆政協勝利召開的日子裏,重新開放了。」3月3日《北京日報》:「春回大地,陽光燦爛。重新開放的北海公園,遊人如潮」。 「華主席為首的黨中央和人民心連心,對北海公園重新開放極為關懷,多次做重要指示。成千上萬的遊人,熱烈歡呼五屆人大五屆政協的勝利召開。在攝影展覽室中,各界遊人仔細端詳以華主席為首的中央領導同志的大幅照片,臉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在《十月的螃蟹》照片前,笑聲朗朗,表達出粉碎『四人幫』後的由衷喜悅」;「數不清的工農兵群眾、科技工作者、愛國人士、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興高采烈地談論着粉碎『四人幫』後的大好形勢。他們站在白塔的白玉石欄杆前,憑欄遠眺,偉大的首都,氣象萬千,生氣勃勃,滿城春色,頓感心曠神怡,豪情滿懷。有的青年男女不由地唱起《交城山》的歌曲:『華主席為咱除『四害』,錦繡前程放光輝』」。最後一段寫道:「大自然的美與人們的歡樂交織在一起,廣大群眾由衷地感到生活在華主席身邊的幸福。一個青年在意遠亭上即景賦詩:山水多嬌春常在,抓綱治國花盛開,滿園春色慶勝利,古園新貌人民愛。」轉引自雷頤,《公園古今事》,《炎黃春秋》2008年第4期
  20. ^ 20.0 20.1 張富強. 有关明崇祯皇帝自缢处与自缢树的两个历史谜团.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1). 
  21. ^ 陸元:觀德殿為何繪有火車巨輪?,北京青年報2004年9月15日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見公園內各處説明牌。
  23. ^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華網. 2024-07-27 [2024-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8). 
  24. ^ 顧頡剛. 蔡元培先生与五四运动,《文史资料选编》第3辑,政协北京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79年9月 [200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25. ^ 劉亞平、葉魁. 张振江先生轶事. [永久失效連結]
  26. ^ 李伶伶; 王一心. 日记的胡适:他和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他们,第一部分 抗议修正优待清室条件.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月.  [失效連結]
  27. ^ 董紀平. 北京地区近百年博物馆发展概述. 北京文博. 2006年4月6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2月1日). 
  28. ^ 劉少奇. 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一九四三年三月),载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刘少奇选集》上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4年12月: 第250–251頁 [201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8). 
  29. ^ 穆欣. 居高声自远. 北京: 紅旗出版社. 1997年 [200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30. ^ 徐康. 地下学委崔月犁同志二三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08年2月20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2月4日). 
  31. ^ 郝首棟. 毛泽东:共产党决不当李自成. 黨員文摘,2004年第10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17). 
  32. ^ 1955年在故宫后景山公园合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33. ^ 房文齋. 我为林昭拍了张照片. 南方周末. 2009年3月4日. [永久失效連結]
  34. ^ 盧振國. 陈昌浩与张闻天分歧的由来. 黨史博覽,2002年第11期.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5-23). 
  35. ^ 愛新覺羅·溥傑、葉祖孚,溥傑和嵯峨浩的跨國婚姻[失效連結]
  36. ^ 接見嵯峨浩溥傑溥儀等人的談話,《周恩來選集》(下卷)
  37. ^ 邓小平同志对北京市的关怀和激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1). 
  38. ^ 雷志龍. 江青筹备“最盛大的节日”(2). 人民網. 2009-02-10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9. ^ 雷頤. 公园古今事. 炎黃春秋. 2008年, (第4期). 
  40. ^ 孟環. 鄧小平在京植樹十一載. 北京晚報. 2004年8月?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1. ^ 国家领导人植树大事记.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42. ^ 《清史編年》:「清代順治十二年六月初四,命名宮禁為紫禁城,後山為景山。」
  43. ^ 郭文若. 建於金代50年代被拆除:北京"北上門"南向之謎.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44. ^ 西城區的街道. [永久失效連結]
  45. ^ 45.0 45.1 景山公园历史上的山水景观. [失效連結]
  46. ^ 五亭爭艷 萬春亭總領京城風光,法制晚報,2006年2月14日B17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老張. 二百余年天灾人祸 景山五亭新装亮相. 法制晚報(2006年9月1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28日). 
  48. ^ 景山四亭80年后补齐门窗. 新浪. 2005-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49. ^ 落实"恢复景山五亭历史原貌"政协提案交流会在京举行. 佛教在線. 2006-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50. ^ 北京景山公园两座古亭牌匾张冠李戴近69年.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51. ^ 《析津志》:「松林之東北,柳巷御道之南有熟地八頃,內有田,每歲,上親率近侍躬耕半箭許,若籍田例。次及近侍、中貴肆力。欲以供粢盛,遵古典也。東有一水碾所,日可十五石碾之。西大室在焉。正、東、西三殿,殿前十五步即花房。苑內種粟、麻、豆、瓜、果、蔬菜,隨時而有。皆閹人、牌子頭目各司之,服勞灌溉。以上事,皆盡農夫力,是以種時無不豐茂。並依農桑輯要之法。海子水逶迤曲折而入,通乎苑內,真靈泉也。」
  52. ^ 《日下舊聞考》:「北上門左右,北向長廡各五十楹,其西為教習內務府子弟讀書處。」
  53. ^ 清史稿·志八十一》「景山官學,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令於北上門兩旁官房設官學,選內府三旗佐領、管領下幼童三百六十名。清書三房,各設教習三人。漢書三房,各設教習四人。初,滿教習用內府官老成者,漢教習禮部考取生員文理優通者。尋改選內閣善書、射之中書充滿教習,新進士老成者充漢教習。雍正後,漢教習以舉人貢生考取,三年期滿,咨部敘用。學生肄業三年,考列一等用筆帖式,二等用庫使、庫守。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許回子佐領下選補學生四名。嘉慶間,定額鑲黃旗正白旗均百二十四,正黃旗百四十,回童四。」
  54. ^ 蒋光鼐.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8). 
  55. ^ 晚清杰出学者杨守敬. [200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56. ^ 56.0 56.1 景山公园旧忆. [永久失效連結]
  57. ^ 北京大事记年表(5). 你好北京.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5). 
  58. ^ 清史稿·世宗本紀》:(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禁錮皇十四弟胤禵及其子白起於壽皇殿側」。
  59. ^ 《清史稿·世宗本紀》(雍正十年)「閏五月甲辰……原誠親王胤祉卒於景山禁所,賜銀五千兩,照郡王例殯葬。」
  60. ^ 清代昭槤在《嘯亭續錄》中說:「壽皇殿在景山門內,正北殿凡九室,重檐金楹,一如太廟之制,供奉列聖御容。上遇元旦、歲暮及聖誕、忌辰之日,皆行親謁禮,凡諸皇子、皇孫及近支親、郡王皆從行禮。其旁永思殿即列聖苫廬地,凡瞻謁日,必於永思殿傳膳辦事,蓋亦示孺慕之意也。」
  61. ^ 《清史稿·本紀十六 仁宗本紀》:「嘉慶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舉行內禪,上侍高宗遍禮於堂子、奉先殿、壽皇殿。」
  62. ^ 景山壽皇殿.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2). 
  63. ^ 北京市少年宫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及文艺演出隆重举行.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07). 
  64. ^ 64.0 64.1 北京少年宫迁出景山 旧址将恢复乾隆时期样貌. 中國青年網. 2013-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65. ^ 北京市园林局局长 王仁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帅指导城市园林绿化一切工作,2003年10月29日. [2009年5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4日). 
  66. ^ 北京市少年宫三年内从景山公园迁出落户龙潭湖. 新浪. 2005-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8). 
  67. ^ 北京市新少年宫在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开建. 新華網. 2007-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4). 
  68. ^ 景山三牌楼贴金修缮. [失效連結]
  69. ^ 5.2万张金箔贴上寿皇殿前仨牌楼.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70. ^ ·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71. ^ 禮記·大傳》引《·周頌·清廟》:「不顯不承,無斁於人斯」
  72. ^ ·君牙》:「君牙,乃惟由先正舊典時式。」
  73. ^ ·大雅·下武》:「王配於京,世德作求。」
  74. ^ ·康誥》:「今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
  75. ^ ‧周頌‧清廟之什‧烈文》:「念茲戎功,繼序其皇之。」
  76. ^ 寿皇殿石狮. [失效連結]
  77. ^ 白麗娟,王景福. 倬云、朱诚如主編,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寿皇门的复原设计. 2000年. 
  78. ^ ·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
  79. ^ ·堯典》:「光被四表,格於上下。」
  80. ^ 壽皇殿遺珍(電視片). 北京電視臺. [永久失效連結]
  81. ^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弗雷家族和中国艺术品. 深圳商報. 2010-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8). 
  82. ^ 清宫廷名画《苑西凯宴图》被老外买走. 新浪. 2005-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83. ^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譯編:《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版,217頁。
  84. ^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譯編:《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版,229頁。
  85. ^ 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譯編:《清代內閣大庫散佚滿文檔案選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版,237頁。
  86. ^ [清]鄂爾泰、張廷玉:《國朝宮史》,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7版,471-472頁。
  87. ^ [清]慶桂等:《國朝宮史續編》,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版,696頁。
  88. ^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奏案,05-0142-058。
  89. ^ 朱家溍、丁汝琴:《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中國書店,2007版,125頁。
  90. ^ 趙楊. 清代宮廷戲曲活動綜述.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6). 
  91. ^ 《明實錄·崇禎實錄·卷十七》:「天且曙,仍回南宮,散遣內員,攜王承恩入內苑,登萬歲山之壽皇亭。俄而上崩,太監王承恩亦自縊從死焉。」
  92. ^ 《明史·卷三百九·流賊傳》:「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鳴鐘集百官,無至者。乃復黨煤山,書衣襟為遺詔,以帛自縊於山亭,帝遂崩。」
  93. ^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九》:「逐仍回南宮,登萬歲山之壽皇亭自經。」
  94. ^ 夏燮《明通鑑》卷九十、談遷《國榷》卷一百、徐鼐《小腆紀年附考》卷四等皆持此「壽皇亭說」。
  95. ^ 《甲申傳信錄》:「(崇禎)易袍履與(太監王)承恩走萬歲山,至巾帽局自縊。」
  96. ^ 俞平伯《崇禎吊死在哪裏?》及《明亡述略》:「丁未,內城陷,帝崩於西山。」
  97. ^ 黃雲眉《明史考證》第一冊:「帝崩於萬歲山」,「萬歲山,金人名瓊花島,元至元四年築宮城,山適在禁中,遂賜今名。」
  98. ^ 吊死煤山疑点重重 崇祯皇帝究竟死于何处.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1). 
  99. ^ 崇禎自縊古槐無過受鎖枷 三次測字皆大不妙.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0. ^ 《清朝文獻通考·卷 194·兵 16》
  101. ^ 劉鴻亮,明清時期紅夷大炮的興衰與兩朝西洋火器發展比較,社會科學,2005年第12期
  102. ^ 《三垣筆記》:「遂同承恩對縊煤山古樹下。」
  103. ^ 《甲申紀事》:「得先帝遺於煤山松樹下,與內監王承恩對面縊焉。」
  104. ^ 104.0 104.1 張富強. 景山之谜:崇祯到底在何处自缢 罪槐重栽过几次. 法制晚報. 2004年12月20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105. ^ 古时“万岁山” 今日后花园(图). 新浪網. [2014-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中文). 
  106. ^ 景山“罪槐”何罪之有. 網易網. [2014-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中文). 
  107. ^ 史曉風. 见证景山“古槐”的变迁. 光明日報. 2008年9月12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5月10日). 
  108. ^ 該碑原圖可見《舊都文物略(園囿略)》十七頁八十三圖
  109. ^ 馬妮娜.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碑失踪50年 碑文与现在不同. 新京報. 2004年9月26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6日). 
  110. ^ 陳光銘、張富強. 北京最后的碑刻世家:让岁月凝固在石头上. 法制晚報. 2006年3月16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7月24日). 
  111. ^ 崇祯自殉处为何前后有两块石碑. 中國藝術報. 2004年5月8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6月7日). 
  112. ^ 馬勇:傅增湘與《明思宗殉國三百年紀念牌》,中國學術了望,2005年第3期
  113. ^ 馬勇. 《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别解. 文史知識. 2008年第9期 [201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1). 
  114. ^ 《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重面世人. 北京日報. 2003年10月23日 [2010年4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月6日). 
  115. ^ 北海景山公園管理處編,北海景山公園志,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第392頁。
  116. ^ 其事見《水曹清暇錄》、《日下舊聞考》、《全史宮詞》
  117. ^ 蔚剛強. 北京的十大古树:景山公园唐槐树龄至少已达千岁. 北京晚報. 2013-04-03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4). 
  118. ^ 二将军柏. 北京景山公園. [2015-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119. ^ 景山公园:踏寻皇族京韵. [失效連結]
  120. ^ 景山公园—“古园国色冠群芳”第十一届牡丹展.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1). 
  121. ^ Singing Edifies Both Singer and Audienc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2. ^ Youtube video景山公園的合唱團(Choir in Jingshan Par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1). 
  123. ^ 北京公园流行合唱红色经典. 德國之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5). 
  124. ^ 德国专家分析“北京公园革命歌曲大合唱”. 德國之聲. 
  125. ^ 2007年景山合唱节等您来报名.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0). 
  126. ^ 2008年景山合唱节今起报名.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127. ^ 北京手递手合唱团参加景山合唱节荣获一等奖.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9). 
  128. ^ 社区合唱团金秋十月大地飞歌(图).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9. ^ 北京风景图案普通邮票.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0). 

延伸閱讀

編輯

官方志書

編輯
  • 北京北海、景山公園管理處,雲南林學院園林系編,園林綠化結合生產,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79年3月。
  • 北海公園管理處 林為民,高觀鎖,景山公園,北京:北京日報出版社,1983年4月。
  • 北海景山公園管理處編,北海景山公園志,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10月。
  • 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編,景山牡丹,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年1月。
  • 北京市景山公園管理處 沈方,張富強主編,景山(畫冊,中英文對照),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3月。

地圖

編輯
  • 《遙感信息》編輯部 編輯,故宮、景山導遊圖,北京:測繪出版社, 1987年10月。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