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字是泛稱用於書寫粵語白話文漢字,它有很多常用的別稱:粵語用字粵語漢字粵語方言字廣東字廣州話字香港字台灣字型廠商通常稱之為廣東外字香港外字。粵語字主要通用於粵語使用者之間,尤其於港澳地區甚為多見,常用於私人或群體溝通、網絡論壇香港媒體、書刊雜誌、劇本和一些字幕

粵語字
類型
使用時期
由春秋時期已有正式使用到現在
語言粵語平話
相關書寫體系
父體系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粵語字仍未有完整及標準的方案,尤其在正字、本字問題上仍有極多爭議,大批學者和民間人士正在積極研究當中。

部分常用粵語字及其打字法編碼範例

編輯
粵語字 粵拼 五筆 倉頡 意思 粵文例句 / 普通話譯文
[1] aai3 kuwl rtct 叫喊 / 大叫
aak1 kdbn rmsu 欺騙 神騙鬼 / 四處騙人
aau3 rxln yrvis 矛盾 交 / 吵架
bei2 lgjj wml 給予 我啦 / 給我吧
bing2 rgmw qmob 毆打 我哋去嗰條友 / 我們去揍那個傢伙
bo3 ktol rhdw 語氣助詞,帶有提醒或勸告的意味 記住陣間準時到 / 記得等會準時到呀
𨳍 cat6 uav anp 粗口,語氣助詞,指在應勃起的情況下卻勃不起的男性外生殖器,假借在粗口上用於錯失機會、應去卻不去、不靈活的人/事 𨳍頭! / 笨蛋!
ce1 klh rjwj 語氣助詞,表示鄙夷 ! / 切!
cou4 kgmj rtwa 吵鬧、吵架 乜嘢 / 吵什麼
daam6 kooy rff 口(量詞) / 咬一口
dei6 kfbn rgpd 複數人稱後綴 / 我們
deng3 rpgh qjmo 出去 / 扔出去
deng6 fpgh gjmo 地方 有冇去? / 有沒有地方去?
di1 krqy rhai 少許 錢佢 / 給他一點錢
dim2 lfok wfyr 如何 樣? / 怎麼樣?
dim6 ryhk qiyr 完結或狀態佳之意 / 辦妥
𨳒 diu2 nkmh srlb 粗口,動詞,性交動作
duk1 neyi smso 臀部,引申義為底部、盡頭、最後 打爛沙煲問到 / 打破沙鍋問到底
faan1 tolf hdw 外國的 鬼佬 / 洋鬼子
faan1 toln hwsmm 重新 兜 / 重新再來
faan1 rcpi yhe 返回 屋企 / 回家
fan3 hykh buyrl 睡眠 覺 / 睡覺
gaa3 klks rkrd 語氣助詞 唔係噉 / 不是這樣的
曱甴 gaat6 zaat2 mfk mhfd wmll lwlm 蟑螂 有隻曱甴 / 有一隻蟑螂
gam2 kafg rmjk 如此 啊? / 這樣啊?
gam3 kafg rtm 如此(程度) 犀利嘅? / 這麼厲害的呀!
gam6 rqqw qcno 按壓 電掣 / 按電鈕
gan2 ahni sevif 正在 電視 / 正在看電視
gang2 sgjq dmlk 當然 係 / 當然是
𥄫 gap6 heyy bunhe 保持注視 𥄫實佢哋 / 盯緊他們
𨳊 gau1 nfiy sije 粗口,動詞,指勃起的男性外生殖器,與𨳍相反,多指在不應勃起時勃起,假借在粗口形容衝動、頑固的人/事
gau6 kawv rtox 塊(量詞) 石 / 一塊石頭
ge3 kvcq raiu 從屬關係 諗法呢? / 你的想法呢?
go2 kwld rowr 啲 / 那些
ha1 kwgk rocw 欺負 人! / 欺負人!
hai1 usd anmcw 粗口,㞓通「臀」。女性外生殖器
hai2 kwti rohf 位於 邊度呢? / 在什麼地方呢?
hai6 wtxi ohvf 表肯定、答應及事物關係 乜嘢嚟㗎? / 是什麼來的?
ham6 pmj bu 全部 𠾴唥(ham6 baang6 laang6) / 全部
廿 jaa6 aghg t 二十 廿幾歲 / 二十幾歲
je5 kjfb rwgn 事物 你冇啊嘛 / 你沒事吧
𢫏/冚 kam2 pmj qbu 覆蓋 𢫏住 / 蓋着
kei5 whf oylm 喺度 / 站在這裡
(渠) keoi5 wan oss 第三人稱單數 係邊個? / 他是誰?
laak3 kafl rtjs 語氣助詞,表示確定完成 做曬啲功課 / 做完家庭作業了
lai4 ktqi rhhe / 進來
lam1 pssu bdd 陶醉於 我 / 她喜歡我
𨶙𡳞 lan2 ucex anibp 粗口,指把玩(男性自慰的動作),亦可指男性外生殖器
lei6 etjh bhdn 舌頭 伸你條出嚟 / 把你的舌頭伸出來
lek1 kln rks 聰明 佢讀書好㗎 / 他讀書很棒的
leng3 gemq qbbuu 美麗、好看的 仔 / 帥哥
𨋢 lip1 lug jjyt 升降電梯 𨋢 / 搭乘電梯
liu4 rdui qkcf 撩撥、挑逗、戲弄 是鬥非 / 惹是生非
lo1 klqy rwlg 語氣助詞,表示應當得此結果 咪就係噉 / 不就是這樣嘛
lo2 rlxy qwlg 拿取 嘢 / 拿東西
lo3 rher lo 語氣助詞表示特定條件下理應如此 噉就真係該煨 / 那真是造孽呀
lok3 rher lo 語氣助詞表示反詰、申辯 佢夠係! / 他不也是嘛
m4 kgkg rmmr 否定 係 / 不是
mai5 koy rfd 走 / 別走
mat1 nnv pn/ps 你有? / 你有什麼?
me1 kudh rtq 語氣助詞,表疑問 佢瞓咗喇? / 他睡了嗎?
mou5 dmb kb 錢? / 有沒有錢?
naa2 bxgu pdwyi 雌性 / 母雞
nam2 ywyn yroip 思考 噉做唔係咁好啩? / 我想這樣做不是太好吧?
nau1 llvl wsvws 生氣 咪激佢啦 / 不要惹他生氣啦
ngaam1 kmdg rumr 合適、恰巧 心水 / 合心意
ngap1 kwgn rory 唸唸有詞地講 四 / 說三道四
ngap1 nkcn prau 內心憂鬱 / 鬱鬱寡歡
ni1 knx rsp 啲事 / 這些事
o1 nbsk snlr 排泄 尿 / 撒尿
pit3 iumt qfbk 迅速離開 快啲啦 / 快點走啦
仆街 puk1 gaai1 why tffs oy hoggn 表示不妙或咒罵(不雅) 呢次仆街嘞! / 這下糟糕了!
saa1 gkk tj 三十 幾件嘢 / 三十幾件東西
saai1 kthh rhoo 浪費 曬喇 / 全浪費掉了
saai3 jsg amcw 語氣助詞,表全部 喇 / 用光了
saan1 ugd anm 關閉 咗道門 / 把門關上
se3 glk tt 四十 幾個人 / 四十幾個人
sung3 wpup oiytk 下飯的菜餚 好好味 / 這些飯菜味道真好
tai2 huxt bucnh 觀看、閱讀 電視 / 看電視
𧨾 tam3 ypws yrbcd 討好 𧨾你開心 / 哄你開心
wan2 rjlg qwot 尋找 食 / 謀生
wo3 kkmw rbbr 語氣助詞 唔係噉 / 不是這樣哦
𠴝 wou1 kigg remg 狗叫聲 隻狗仔一直喺度𠴝𠴝叫 / 小狗一直在那汪汪叫
zaa1 rsjg qdbm 手持 住個門柄 / 握住門的把手
zaa3 kthf ros 語氣助詞,表示有限 係得咁多 / 就剩下這麼多了
ze1 kyao ritf 語氣助詞,表示不至於 我先至十八歲 / 我才十八歲而已
zeon1 susf dtwi 瓶子,液體容器 玻璃 / 玻璃瓶
zo2 kdag rkm 動作完成結束 飯未? / 吃飯了沒有?
zung6 tgjf hjwg 尚、仍然 未搞掂 / 還沒有辦妥
zyut3 kccc reee 吻、吸吮 用飲管 / 用吸管吸

粵語字詞

編輯

古字

編輯

粵語中的古字往往是指本字正字,在古代漢語中使用並留存至今,在現代的粵語白話文中常用,但在現代標準漢語中已經廢棄或極少用到的漢字。某些現代的粵語詞在可能有古字,但是現代讀音發生了分化,為了避免同音字的問題,民間多會使用新造字。

新造字

編輯

新造字是粵語區自造的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標準漢語中都不存在,通常用來表示粵語特有的一些口語表達或者常用字的白讀音。常見造字方式是以某個常用的粵語同音字或近音字作為聲符號,如「黎」和「來」或「蒞」的口語讀音一樣,便借用並造「嚟」代替「來」。

很多新造字所表示的詞都有本字,例如常見的新造字「啲」、「哋」、「冇」、「佢」,本字被認為是「的」、「等」、「無」、「渠」。使用新造字常會使不了解的讀者難以閱讀,但這類字有時也有區分文白異讀的作用,例如「來」用作文讀loi4,而「嚟」用作白讀lai4

此外,粵語中也有針對外來語的造字。如表示升降機的詞lip1音譯自英語「lift」。根據形聲和會意的造字原則,組合「車」「立」,創製了粵字「𨋢」,讀作lip1,用於書寫此外來語,甚至是構詞,例如「𨋢槽」指升降機上下的直立空間。

假借字

編輯

假借字是被「借用」來表示粵語中同音的詞的既有漢字。例如一些人將「逳」(動)寫作同音「郁」,「郁」此處只是借音,而無視其固有含義。一些外來借詞用漢字表示的情況,也屬於假借字,例如「車飛」(車票)的「飛」(票、費用,借自英文fare)。[2]

使用假借字可能是因為使用者不知道本字如何寫或者個人習慣,也可能是本字不詳或沒有本字。[2]一些人會認為,在有本字的情況下,這類借音不借義的字是錯誤的用法。

訓讀字

編輯

假借字是指借音不借義,而訓讀字恰好相反,借義不借音,或稱「同義換讀」[2]。例如「孖」在《廣韻》中記載為「子之雙生子也。」粵語中有該字,組詞有如「孖仔」等,但讀音卻是maa1[3],不過現時中國大陸以《現代漢語詞典》為首的辭書已經收錄方言義,標音為「mā」[4][5]

地名字

編輯

粵語區所獨有的地名用字,如圳、、塱、滘、漖。此等字大部分都只作為地名使用,有時因無法用電腦表示,而出現改字更名的情況,例如將「塱」寫成「朗」(例如西朗站,已於2018年正名為西塱站)、「漖」寫成「教」。

社會使用

編輯

廣東出版的《廣州音字典》收錄部分廣州民間使用的粵語字。在香港的書籍報刊上乃至香港電影字幕,粵語字使用十分廣泛,特別香港在1990年代初期,很多的電視廣告和電影都會較常出現粵語字。廣東的《南方都市報》有專門使用簡體粵語字進行編輯出版的版面,廣州市部分報刊也有少量使用摻雜粵語白話文寫的文章。

香港增補字符集系統和完整地收集中文粵字。

用字爭議

編輯

在民間,由於沒有相關規範,同一個粵語語常有多個不同寫法,如「而家」「依家」「宜家」「伊家」其實是同一個詞。此外,粵語作為古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和古百越語(一般認為屬於壯侗語族)交融的產物,保留了大量的百越底層詞。這些詞因為不屬於漢語成分,可能並沒有「本字」。粵語書寫究竟應該用本字,還是用新造字、假借字,以及粵語本字如何考證,乃至於一些詞是否有本字,在學術界和民間頗具爭議。有學者提出,在粵語字廣泛使用的背景下,有必要制定其用字規範[3]

也有學者批判了一些人對粵語本字的考證方法。例如,古典文獻、漢語方言學者周仕敏舉出普通話的「還」(hái)在廣州話中對應的[tɕʊŋ]31(民間通常寫作「仲」)一詞為例。饒秉才等人主編的《廣州話方言詞典(修訂版)》認為該詞應當寫作「重」[6];王亭之也撰文主張「重」不是「仲」,並且引用下列三個理由:[7]

  1. 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作者闡析曰:「重光」粵語不讀「從光」,因其意義並非暗而復光,而是「更加光」,故當讀作「頌光」。又引《釋文》曰「重」字音「直龍切」,「即zung6」。
  2. 樂府詩集:「行行重行行,與君相別離。」作者闡析曰:「『行行』,係一路行,愈行愈遠,『重行行』,即更加行。」
  3. 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作者闡析曰:「意思即係屈原既有此內在之美質,還更有絕遠之能耐。」再引王逸註:「內含天地之美氣,又重有絕遠之能。」解讀為:「王逸呢(這)一句『重有絕遠之能』,同我哋(我們)今日所講嘅(的)『重有最靚嘅豬腩肉』,喺(在)句式結構上並無二致。」又引洪興祖訓:「重,儲用切,再也,非輕重之重。」

儘管這種說法流傳甚廣,但是,周仕敏認為三條例證皆為穿鑿附會,無一成立,三者在現代廣州話中都應當讀作「從」。他指出,古壯侗語族是漢語的重要底層成分,與今日之漢語諸方言甚至上古漢語雅言均有發生學關係。他根據音韻角度,認為[tɕʊŋ]31可能是古壯侗語底層詞,古音可能類似*[tɕiaŋ],其大部分詞義被漢字「尚」(上古擬音:[ʑiaŋ]王力)、[djaŋ]鄭張尚芳)等)吸收,並逐漸演變成廣州話中對應「還」意思的[tɕʊŋ]31,而中山石岐話中相應的[tɕɛŋ]31可以視為其演變的中間環節。「尚」吸收了底層詞*[tɕiaŋ]後,作為書面語的「雅言」與作為口語的原有底層詞分別演化,以至於似乎已經毫不相干。對於粵語本字考證的一些問題,他批評道:[8]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例子有舊章回小說經常有的「某某忽然大喝一聲」
  2. ^ 2.0 2.1 2.2 謝靜華. 粤方言书面化中的文字借用现象.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19 (03): 90–93. 
  3. ^ 3.0 3.1 詹伯慧 甘於恩. 九 广府方言的研究与应用. 《广府方言》. 暨南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68-0147-0 (中文(中國大陸)). 
  4. ^ 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商務印書館. 2012年6月. ISBN 9787100084673 (中文(中國大陸)). 
  5. ^ “孖”字的基本解释. 漢典. [2013-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3) (中文(中國大陸)). 
  6. ^ 饒秉才; 歐陽覺亞; 周無忌. 廣州話方言詞典(修訂版). 香港: 商務印書館. 2010. ISBN 9789620702891. 
  7. ^ 王亭之. 廣府語救亡:「重」不是「仲」. 文匯報. 2007年9月6日 (中文(香港)). 
  8. ^ 周仕敏. 粤语字 “重” 考订辨误.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2015, 36 (1): 107–113. doi:10.13408/j.cnki.gjsxb.2015.01.015. 

書目

編輯
  • 《廣州話正音字典》
  • 《廣州方言字典》
  • 妙趣廣州話
  • 《王亭之閒談》
  • 《正字正確》,彭志銘著。
  • 《廣東俗語考》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