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川

臺灣藝術家

郭柏川(1901年7月21日—1974年1月23日),少松,生於臺灣臺南美術家及美術教育家。[1]:286[2][3]:169

郭柏川
表記
漢字 郭柏川
白話字 Koeh Pek-chhoan
台語羅馬字Kueh Pik-tshuan
表字
漢字 少松
白話字 Siáu-siông
台語羅馬字Siáu-siông

生平

编辑

1910年,郭柏川進入台南第二公學校(今立人國小)就讀,[4]:161916年考上台北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1921年畢業回鄉任教。1928年,以美術方面的專才考上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西洋畫科,師事岡田三郎助[4]:16 [1]:2871933年畢業後留日繼續研習。1937年由日本赴中國東北,至滿洲國旅行寫生。[5]:2121938年,他任教於日本統治下的北平師範大學北平藝專。1939-1943年間數度擔任梅原龍三郎在北京旅遊寫生的翻譯與嚮導。[5]:2121940年,郭柏川與朱婉華(北京人)結婚,在北京的台籍音樂家江文也譜結婚進行曲祝賀。[1]:2891948年,因國共內戰舉家返台灣,定居台南,任教於台南工學院建築系(今成功大學建築系),[1]:20-21並創立台南美術協會。1974年去世。[6]

藝術風格

编辑

郭柏川畫作主題以風景、肖像、靜物為主。1943年開始於宣紙上創作油彩畫。 繪畫風格簡練、構圖嚴謹,色彩常運用傳統民間器物與屋宇如朱紅、青花等常見之色彩,線條明快,林明賢認為中西合璧為其風格特之一。[7]:418-421 [8]:186[9][10]

故居

编辑
 
故居前巷道
 
故居前院
 
故居後院

郭柏川故居位於台南市公園路321巷27號,郭柏川之女郭為美女士出資修繕郭柏川生前故居屋舍並設立「郭柏川紀念館」。[11][12] 其所在區域原為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今已列為市定古蹟「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現為「三二一藝術群聚」。[13]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黃, 才郎. 《臺灣美術全集10 郭柏川》. 臺北市: 藝術家. 1993. 
  2. ^ 潘顯仁. 國美館典藏《郭柏川夫人》. 國美典藏. 2020 [202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6). 
  3. ^ 李, 欽賢. 《臺灣美術史辭典1.0》. 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20. 
  4. ^ 4.0 4.1 林, 明賢等. 《臺灣美術典藏百選》. 臺中市: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9. 
  5. ^ 5.0 5.1 顏, 娟英等. 《臺灣美術兩百年 摩登時代》. 臺北市: 春山出版. 2022. 
  6. ^ 郭柏川與楊三郎. 陳凱劭的BLOG. 2008-01-19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中文(臺灣)). 
  7. ^ 李, 欽賢. 《北國新人生.南國陽光新風格--郭柏川的藝術「放浪記」》. 臺北市: 藝術家雜誌. 2002. 
  8. ^ 林, 明賢. 《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04. 
  9. ^ 朱銘美術館. 郭柏川 - 風景. [202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10. ^ 臺南市文化局. 郭柏川. 臺南研究資料庫. [2023-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11. ^ 劉婉君. 南市歷史名人郭柏川故居掛牌 將成紀念館. 自由時報.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2). 
  12. ^ 臺南市文化局. 郭柏川故居空間簡介. 臺南研究資料庫. [2023-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13. ^ 孟慶慈. 郭柏川紀念館 女兒重現老家.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3-07-16 [2023-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