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確(1037年—1093年),持正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北宋官员。王安石变法的中坚人物。

生平

编辑

蔡黃裳陳州陳執中貶逐。蔡確早年在泗州中山寺读书[1],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调(京兆府)邠州(治所今陕西彬县)司理参军。外號“倒懸蛤蜊(殼菜)”。王安石当政时,荐为三班主簿,王安石變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此時富弼西京,上言「蔡确小人,不宜大用」。史载:“确既相,屡兴罗织之狱,缙绅士大夫重足而立矣。”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宣仁聖烈皇后攝政,转左仆射门下侍郎司馬光執政,幾盡罷新法,改革派人士幾乎全招貶職。元佑二年(1087年)出知陈州安州(今湖北安陆县)、邓州,元祐年間,蔡確在安州遊車蓋亭時,寫下《夏日遊車蓋亭》十首絕句。其政敵吳處厚向朝廷說“內五篇皆涉譏訕,而二篇譏訕尤甚,上及君親”,又指出“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上元間”之句,是將攝政的高太皇太后比做武則天

高太皇太后怒不可遏,將蔡確貶為光禄寺卿、分司南京,范祖禹认为:“蔡之罪,天下不容,尚为列卿,恐难平民愤。”最後貶至英州别驾(今广东英德市)、嶺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安置。呂大防劉摯曾以蔡確之母年老,嶺南路遠,請改遷他處,高太皇太后說:“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不久死於新州。《宋史》将其列入奸臣列传。

蔡确府宅在泉州城蔡巷(今称菜巷)[2]

评价

编辑

蔡确为吕惠卿章惇罢贬之后王安石变法的中坚人物。蔡确坚持“变法图治、富国强兵”具有积极的意义。应予以肯定。

元丰五年(1082年),北宋與西夏之战争,惨败永乐城,亦是变法的失败,蔡确有很大的责任。

蔡确有才能,但重用酷吏撕裂社会。主持「陈世儒案」、「乌台诗案」,曾經拘捕吕公著苏颂苏轼下狱,以權術打击对手,失势后遭「車蓋亭案」报复。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过庭录·蔡持正山寺书壁》
  2. ^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泉州市志.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5: 第一章 人物传. ISBN 7-5004-2700-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5). 

外部链接

编辑
前任者:
趙宗旦
北宋尚书右仆射
1082年—1085年
繼任者:
韩缜
前任者:
首任
(国史相)王珪
北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1082年—1085年
前任者:
王珪
北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1085年—1086年
繼任者: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