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时情报局

(重定向自美国战争情报局

美国战时情报局,又译作美国战争情报局美国战时新闻办公室美国战时新闻局(英語:The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OWI),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从事战时宣传、心理战的机构。战时情报局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当时政府信息服务,并且在美国国内与国外进行战争宣传

OWI logo.
美国战争情报局成員在1942年6月的照片

由于情报协调局机构负责人多诺万与舍伍德的施政思路冲突[1],最终导致于1942年6月13日,罗斯福总统把情报协调局一分为二:研究分析处、秘密情报处、秘密行动处等整合为战略情报局,即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国外新闻处划分出去独立为战时新闻局,即美国新闻署的前身。从1942年6月到1945年9月这一段时间内,其通过电台、报纸、海报、照片、电影和其他形式的媒体,对国民与敌人进行宣传工作,以保障能够在战争道义上获得优势,是美国政治宣传主要负责部门。

战时新闻局局长埃尔默·戴维斯英语Elmer Davis此前与此后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深受美国公众与罗斯福总统的信任。运营经理埃德·克劳贝尔英语Ed Klauber、副局长埃德·巴雷特英语Ed Barrett(《新闻周刊》编辑)。负责欧洲敌占区的副局长是《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华莱士·卡罗尔英语Wallace Carroll,负责英联邦区域的副局长是《纽约时报》驻伦敦总编辑费迪南德·库恩英语Ferdinand Kuhn,负责远东地区的副局长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戴德华英语George E. Taylor (historian),负责中国事务的办公室主任约翰·考德威尔(John C Caldwell)。

在华活动

编辑

美国战时情报局驻华机构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曾以“美国新闻处”名义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永安5个据点(outpost)进行活动,因为美国战时情报局驻华机构总负责人麦克拉肯·费希尔(Francis McCracken Fisher)认为本机构一旦采用“战时情报局[处]”这一中文名称,会让中方误以为本机构从事的是“秘密情报”工作,易招致不必要的猜忌和防备。[2]其助手是在日本长大的吉姆·斯图尔特(Jim Stewart)。办公地点位于重庆求精中学。工作内容包括:

  • 心理战,如用飞机散发传单;
  • 记录、复制、发布每天的战时新闻局的新闻报道。

1943年底费正清从重庆回到美国后,于1944年中在战时新闻局谋到职位,担任负责远东事务的戴德华英语George E. Taylor (historian)副局长的助理,主持对中国的工作,同事还有宾大的德克·卜德(Derk Bodde)与夏仁德(Randolph Sailor)。

1944年,太平洋国际学会执行秘书新西兰人威廉·L·霍兰德英语William L. Holland加入美国籍,以接任麦克拉肯·费希尔担任战时新闻局驻华办事处负责人。[3]1945年5月,费正清被威廉·L·霍兰德英语William L. Holland邀请去驻华办事处任信息处副主任,9月底离开华盛顿,10月12日抵达重庆。1945年圣诞节费正清接任威廉·L·霍兰德英语William L. Holland担任美国新闻处(USIS)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管辖10个分支机构(兰州、昆明、成都、重庆、天津、北平、台北、奉天、上海、广州、汉口、永安等),受美国驻华大使馆直接领导处理文化关系事务。1946年7月1日,费正清离任回哈佛大学,布兰德利·康纳斯(Bradley Connors)接任。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撤销了战时新闻局,新设“国际新闻与文化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Affairs),负责海外宣传,隶属美国国务院。由主管公共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主持。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仍然叫做美国新闻处,在驻华的使领馆均设有新闻处,与政治处、经济处平行。设11个新闻处与1个总部:

  • 奉天美国新闻处
  • 北平美国新闻处
  • 天津美国新闻处
  • 迪化美国新闻处
  • 昆明美国新闻处
  • 重庆美国新闻处
  • 南京美国新闻处
  • 上海美国新闻处
  • 汉口美国新闻处
  • 广州美国新闻处
  • 台北美国新闻处
  • 驻华美国新闻处总部(中央办公室)设在上海
  • 上海美国新闻处驻福州办事处

自办刊物《中文时事通讯》(Chinese Newslette)1947年11创刊。1949年6月30日,中共正式宣布禁止美国新闻处在华活动。

战时新闻局在华雇佣了大批中国籍雇员,其中有:

参考资料

编辑
  1. ^ Houseman, John (1979), op. cit., pp. 25-28.
  2. ^ 贾钦涵. 战时情报局与美国对华政策(1942—1945) (PDF). 抗日战争研究. 2015, 第25卷 (第2期): 93–108 [2017-01-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1-18). 
  3. ^ “Obitua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cific Aff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