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布朗熱

喬治·埃內斯特·讓-馬里·布朗熱(法語:Georges Ernest Jean-Marie Boulanger法语发音:[ʒɔʁʒ ɛʁnɛst ʒɑ̃ maʁi bulɑ̃ʒe];1837年4月29日—1891年9月30日),法國將軍、政治家,曾利用法國民眾的反德民族主義情緒和對自己的高度支持,險些顛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後身敗名裂,自殺身亡。

喬治·埃內斯特·讓-馬里·布朗熱
戰爭部長
任期
1886年1月7日—1887年5月31日
前任夏尔·德·弗雷西内
继任泰奥菲勒·费龙
个人资料
出生(1837-04-29)1837年4月29日
法國伊勒-维莱讷省雷恩
逝世1891年9月30日(1891歲—09—30)(54歲)
比利時布魯塞爾
专业軍人

早年生平

编辑

布朗熱生於雷恩,父親埃內斯特·讓-馬里·羅薩利·布朗熱(Ernest Jean Rosalie Boulanger)是布列塔尼的資本家,母親馬里·安·韋布·格里菲思(Mary-Ann Webb Griffith)出身加萊貴族。[1]早年就讀圣西尔军校1856年入伍,曾先後參與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義大利交趾支那等地的軍事行動,在義大利因負傷獲法國榮譽軍團勳章[2]1864年與露西·雷諾出於利益關係結婚。[3]普法戰爭、鎮壓巴黎公社之後逐步高升,在奧馬勒公爵亨利(前國王路易·菲利普之子)舉薦下1880年成為准將[4]。次年作為法國代表參加美國獨立百年慶祝活動。1882年被任命為步兵總監,兩年後被派往突尼斯任當地駐軍司令,因與當地法國外交官不和,很快便返回巴黎

步入政壇

编辑

戰爭部長

编辑

在早年同學乔治·克列孟梭的推薦下,1886年布朗熱出任弗雷西内內閣的戰爭部長。他於任內推廣了勒貝爾M1886步槍,並改善士兵待遇,允許士兵留鬍鬚,頗得軍心。德卡兹维尔發生工人罷工時,他也令軍隊不得武力鎮壓,而是贈送物資,從而獲得了左派人士的好感。他還簽署命令,褫奪了過去的法國君主奧爾良家族的軍職(包括曾支持他的奧馬勒公爵亨利,不過亨利保住了名位),被視為共和派

布朗熱還大搞反德宣傳,鼓吹民族主義,經常舉行閱兵,要求奪回普法戰爭中的失地阿尔萨斯-洛林中法戰爭之後,他的人氣繼續攀升,在同年底弗雷西內內閣倒台後仍然留任戈布萊內閣。此後他對德國的挑釁也開始升級,準備在貝爾福建立軍事設施來控制對德國的馬匹出口,甚至直接利用自身人氣同俾斯麥叫板。1887年5月30日戈布萊內閣倒台,布朗熱不再留任。

布朗熱狂熱

编辑

同年在並未實際參選的情況下,布朗熱在塞納省一次地方選舉中獲得了十萬多張選票。法國政府深受震動,調他去克莱蒙费朗當一名地方軍指揮。6月8日出發之時,近萬人在里昂車站發動挽留活動,阻止火車出發。布朗熱只得搭上一節火車頭偷偷離開。不久總統格雷維裙帶關係醜聞辭職,但新總統卡诺和總理提拉爾並沒有讓布朗熱官復原職。

此後布朗熱開始集合各種保守政治勢力,尤其是保皇黨1888年6月他在瑞士接洽了波拿巴家族,不久又獲得了奧爾良家族領袖巴黎伯爵的支持。早在當年3月脫離軍職後,布朗熱及其支持者就已開始活躍於各級選舉,他本人獲選入諾爾省議會,在選舉中因與外長夏尔·弗洛凯發生衝突,在決鬥中負傷。次年1月他參與眾議院補選,提出「解散議會、修訂憲法、制憲議會」的口號並再次獲勝。此時他的聲望和民眾狂熱達到頂峰,甚至有人以他的名字創作頌歌。支持者希望他武力奪取總統權力,但布朗熱此時動作過於求穩,無意採用非法方式,甚至沉迷於與情婦瑪格麗特·克魯澤鬼混。他開始失去原本共和派支持者的支持。

失勢

编辑

此時以茹費理為首的共和派們嚴重感到了布朗熱的威脅,內政部長恭思当很快開始調查布朗熱當選內幕,並取締支持布朗熱的極右翼愛國者聯盟1889年4月1日內政部以陰謀和叛國為由對布朗熱下達了逮捕令,並要求褫奪其議員豁免權。布朗熱被迫逃亡布魯塞爾。8月參議院宣佈對其及部分支持者處以流放

 
1891年10月,小日報報導布朗熱自殺

澤西躲了一段時間後,布朗熱最終返回布魯塞爾,1891年9月30日,絕望的他在當地瑪格麗特·克魯澤的墓前以手槍自殺。

參考文献

编辑
  1. ^ Registre des naissances (2000) Archives municipales de Rennes, cote 2E45, p. 88.
  2. ^ 法國政府記錄網頁. [201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7). 
  3. ^ Briais, Bernard. Au temps des frou-frous. Les femmes célèbres de la Belle Époque. France-Empire. 1985: 283. 
  4. ^ Fabrice Fanet, Jean-Christophe Romer. Les Militaires qui ont changé la France. Le Cherche Midi. 2012: 37.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