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記錄南北朝中北朝歷史的史書
中國二十四史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记 司馬遷 西漢
2 汉书 班固 東漢
3 后汉书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蕭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 東漢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100卷,含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下迄义宁二年(618),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学家李延寿的作品,《北史》主要在《》、《》、《》、《》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並參考各種雜史,“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體例完整,文字優美。他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628)未完成的事业。北史的史料价值被远远低估,其准确性非常之高,如隋朝楊雄,北史与杨雄墓志作邘国公,隋书与资治通鉴作邗国公,北史与杨雄墓志正确。

撰述

编辑

李延寿在《北史·序传》中自述:“从此八代正史外,更勘杂史,于正史所无者一千余卷,皆以编入。”《北史》內容遠較《南史》佳,這是李大師、李延壽父子均為北方人,因此,對北朝的歷史、掌故、風俗、人情都較熟悉。王鸣盛说:“观《北史》高洋纪,其穷凶极恶,赖《北史》得著,此李延寿之功。”[1]司馬光在給劉道原信中談到:“乃知李延壽之書,亦近世之佳史也。雖于祥詼嘲小事,無所不載,然敘事簡徑,比于南北正史,無煩冗蕪穢之辭。竊謂陳壽之後,惟延壽可以亞之也。”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南史》、《北史》被列为科考的项目之一。自有南北二史之後,《宋書》、《南齊書》、《魏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被稱為八書,史稱「二史八書」。

《北史》也有缺點,如完全不載《魏书·李孝伯附李安世传》中关于“均田”的奏疏,南北交兵事,尤多删削[2]。另外,南、北二史多記迷信異端,被指為“好述妖异、兆祥、谣谶,特为繁猥”。同時《北史》、《南史》內容亦有重複現象。朱熹說:“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3]

内容

编辑

本紀

编辑
  1. 魏本紀第一 - 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
  2. 魏本紀第二 - 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高宗文成帝显祖献文帝
  3. 魏本紀第三 - 高祖孝文帝
  4. 魏本紀第四 - 世宗宣武帝肅宗孝明帝
  5. 魏本紀第五 - 敬宗孝庄帝節閔帝废帝孝武帝西魏文帝西魏废帝西魏恭帝東魏孝静帝
  6. 齐本紀上第六 - 高祖神武帝世宗文襄帝
  7. 齐本紀中第七 - 显祖文宣帝废帝孝昭帝
  8. 齐本紀下第八 - 世祖武成帝後主幼主
  9. 周本紀上第九 - 太祖文帝孝閔帝世宗明帝
  10. 周本紀下第十 - 高祖武帝宣帝静帝
  11. 隋本紀上第十一 - 高祖文帝
  12. 隋本紀下第十二 - 煬帝恭帝

列传

编辑
  1.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魏神元皇后窦氏文帝皇后封氏桓皇后惟氏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献明皇后贺氏道武皇后慕容氏道武宣穆皇后刘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明元密皇后杜氏太武皇后赫连氏太武敬哀皇后贺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文成文明皇后冯氏文成元皇后李氏献文思皇后李氏孝文贞皇后林氏孝文废皇后冯氏孝文幽皇后冯氏孝文文昭皇后高氏宣武顺皇后于氏宣武皇后高氏宣武灵皇后胡氏孝明皇后胡氏孝武皇后高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废帝皇后宇文氏恭帝皇后若干氏孝静皇后高氏
  2.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齐武明皇后娄氏蠕蠕公主郁久闾氏大尔朱氏小尔朱氏上党太妃韩氏冯翊太妃郑氏高阳太妃游氏冯娘李娘文襄敬皇后元氏琅邪公主文宣皇后李氏段昭仪王嬪薛嬪孝昭皇后元氏武成皇后胡氏弘德李夫人后主皇后斛律氏后主皇后胡氏后主皇后穆氏冯淑妃周文皇后元氏文宣皇后叱奴氏孝闵皇后元氏明敬皇后独孤氏武成皇后阿史那氏武皇后李氏宣皇后杨氏宣皇后朱氏宣皇后陈氏宣皇后元氏宣皇后尉迟氏静皇后司马氏隋文献皇后独孤氏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炀愍皇后萧氏
  3. 列传第三 魏諸宗室 -
  4.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明元六王・太武五王 - 清河王紹陽平王熙河南王曜長乐王处文广平王連京兆王黎乐平王丕安定王彌乐安王範永昌王健建寧王崇新興王俊晋王伏羅東平王翰臨淮王譚广陽王建南安王余
  5. 列传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 元新成元子推元小新成元天賜元万寿元洛侯
  6. 列传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 元雲元楨元長寿元太洛元胡儿元休
  7. 列传第七 文成五王・献文六王・孝文六王 - 安乐王長乐广川王略齐郡王簡河間王若安丰王猛咸陽王禧趙郡王幹广陵王羽高陽王雍北海王詳彭城王勰废太子恂京兆王愉清河王懌广平王怀汝南王悦
  8. 列传第八 - 衛操莫含劉庫仁尉古真穆崇奚斤叔孫建安同庾業延王建羅結楼伏連閭大肥奚牧和跋莫題賀狄干李栗奚眷
  9. 列传第九 - 燕鳳許謙崔宏張袞鄧彦海
  10. 列传第十 - 長孫嵩長孫道生長孫肥
  11. 列传第十一 - 于栗磾
  12. 列传第十二 - 崔逞王憲封懿
  13. 列传第十三 - 古弼張黎劉潔丘堆娥清伊馛乙瑰周幾豆代田車伊洛王洛儿車路頭盧魯元陳建来大干宿石万安国周观尉撥陸真呂洛拔薛彪子尉元慕容白曜和其奴苟頽宇文福
  14. 列传第十四 - 宋隐許彦刁雍辛紹先韋閬杜銓
  15. 列传第十五 - 屈遵張蒲谷渾公孫表張济李先賈彝竇瑾李訢韓延之袁式毛修之唐和寇讃郦范韓秀堯暄柳崇
  16. 列传第十六 - 陸俟源賀劉尼薛提
  17. 列传第十七 - 司馬休之司馬楚之劉昶蕭宝寅蕭正表蕭祗蕭退蕭泰蕭撝蕭圆肅蕭大圜
  18. 列传第十八 - 盧玄盧柔盧观盧同盧誕
  19. 列传第十九 - 高允高祐盧曹
  20. 列传第二十 - 崔鑑崔辯崔挺
  21. 列传第二十一 - 李灵李順李孝伯李裔李義深
  22. 列传第二十二 - 游雅高閭趙逸胡叟胡方回張湛段承根闞駰劉延明趙柔索敞宋繇江式
  23. 列传第二十三 - 王慧龍鄭羲
  24. 列传第二十四 - 薛辯薛寘薛憕
  25. 列传第二十五 - 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田益宗孟表奚康生楊大眼崔延伯李叔仁
  26. 列传第二十六 - 裴駿裴延儁裴佗裴果裴宽裴侠裴文举裴仁基
  27. 列传第二十七 - 薛安都劉休賓房法寿畢衆敬羊祉
  28. 列传第二十八 - 韓麒麟程駿李彪高道悦甄琛張纂高聪
  29. 列传第二十九 - 楊播楊敷
  30. 列传第三十 - 王肅劉芳常爽
  31. 列传第三十一 - 郭祚張彝邢巒李崇
  32. 列传第三十二 - 崔光崔亮
  33. 列传第三十三 - 裴叔業夏侯道遷李元護席法友王世弼江悦之淳于誕沈文秀張讜李苗劉藻傅永傅竪眼張烈李叔彪路恃慶房亮曹世表潘永基朱元旭
  34. 列传第三十四 - 孫紹張普惠成淹范紹劉桃符鹿悆張燿劉道斌董紹馮元興
  35. 列传第三十五 - 袁翻陽尼賈思伯祖瑩
  36. 列传第三十六 - 爾朱荣
  37. 列传第三十七 - 朱瑞叱列延慶斛斯椿賈显度樊子鵠侯深賀拔允侯莫陳悦念賢梁览雷紹毛遐乙弗朗
  38. 列传第三十八 - 辛雄楊機高道穆綦儁山偉宇文忠之費穆孟威
  39. 列传第三十九 齐宗室諸王上 - 趙郡王琛清河王岳广平公盛陽州公永乐襄乐王显国上洛王思宗平秦王归彦長乐太守灵山
  40. 列传第四十 齐宗室諸王下 - 河南王孝瑜广寧王孝珩河間王孝琬蘭陵王長恭安德王延宗漁陽王紹信太原王紹德范陽王紹義西河王紹仁隴西王紹廉乐陵王百年汝南王彦理南陽王綽琅邪王儼齐安王廓東平王恪
  41. 列传第四十一 - 万俟普可朱渾元劉丰破六韓常金祚劉貴蔡儁韓賢尉長命王怀任祥莫多婁貸文厙狄迴洛厙狄盛張保洛侯莫陳相薛孤延斛律羌举張瓊宋显王則慕容紹宗叱列平步大汗薩薛修義慕容儼潘乐彭乐暴显皮景和綦連猛元景安独孤永業鮮于世荣傅伏
  42. 列传第四十二 - 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竇泰尉景婁昭厙狄干韓軌段荣斛律金
  43. 列传第四十三 - 孫搴陳元康杜弼房謨張纂張亮張曜王峻王紘敬显儁平鑑唐邕白建元文遙趙彦深赫連子悦馮子琮郎基
  44. 列传第四十四 - 魏收魏長賢魏季景魏蘭根
  45.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 - 邵惠公顥杞簡公連莒庄公洛生虞国公仲广川公測東平公神举
  46.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 宋献公震衛剌王直齐煬王憲趙僭王招譙孝王俭陳惑王純越野王盛代奰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紀厲王康畢剌王賢酆王貞漢王賛萊王衎
  47. 列传第四十七 - 寇洛趙貴李賢梁禦
  48. 列传第四十八 - 李弼宇文貴侯莫陳崇王雄
  49. 列传第四十九 - 王盟独孤信竇熾賀蘭祥叱列伏龟閻慶史寧权景宣
  50. 列传第五十 - 王羆王思政尉迟迥王軌
  51. 列传第五十一 - 周惠達馮景蘇綽
  52. 列传第五十二 - 韋孝宽韋瑱柳虯
  53. 列传第五十三 - 達奚武若干惠怡峰劉亮王德赫連達韓果蔡祐常善辛威厙狄昌梁椿梁台田弘
  54. 列传第五十四 - 王傑王勇宇文虯耿豪高琳李和伊婁穆達奚寔劉雄侯植李延孫韦法保陳欣魏玄泉仚李遷哲楊乾運扶猛陽雄席固任果
  55. 列传第五十五 - 崔彦穆楊纂段永令狐整唐永柳敏王士良
  56. 列传第五十六 - 豆盧寧楊紹王雅韓雄賀若敦
  57. 列传第五十七 - 申徽陸通厙狄峙楊荐王慶趙剛趙昶王悦趙文表元定楊檦
  58. 列传第五十八 - 韓褒趙肅張軌李彦郭彦梁昕皇甫璠辛慶之王子直杜杲呂思礼徐招檀翥孟信宗懍劉璠柳遐
  59. 列传第五十九 隋宗室諸王 - 蔡景王整滕穆王瓚道宣王嵩衛昭王爽河間王弘義城公处綱離石太守子崇房陵王勇秦王俊庶人秀庶人諒元德太子昭齐王暕趙王杲
  60. 列传第六十 - 高熲牛弘李德林
  61. 列传第六十一 - 梁士彦元諧虞慶則元胄達奚長儒賀婁子幹史萬歲劉方杜彦周搖独孤楷乞伏慧張威和洪陰寿楊義臣
  62. 列传第六十二 - 劉昉柳裘皇甫績郭衍張衡楊汪裴蘊袁充李雄
  63. 列传第六十三 - 趙煚趙芬王韶元岩宇文恺伊婁謙李圆通郭荣龐晃李安楊尚希張煚蘇孝慈元寿
  64. 列传第六十四 - 段文振来護儿樊子蓋周羅睺周法尚衛玄劉权李景薛世雄
  65. 列传第六十五 - 裴政李諤鮑宏高構荣毗陸知命梁毗柳彧趙綽杜整
  66. 列传第六十六 - 張定和張奫麦铁杖权武王仁恭吐万緒董純魚俱羅王辯陳稜趙才
  67. 列传第六十七 - 宇文述王世充
  68. 列传第六十八 外戚 -
  69. 列传第六十九 儒林上 -
  70. 列传第七十 儒林下 -
  71. 列传第七十一 文苑 - 温子昇荀济祖鴻勋李广樊遜荀士遜王褒庾信顔之推虞世基柳䛒許善心李文博明克讓劉臻諸葛潁王貞虞綽王胄庾自直潘徽
  72. 列传第七十二 孝行 -
  73. 列传第七十三 節義 -
  74. 列传第七十四 循吏 -
  75. 列传第七十五 酷吏 - 于洛侯胡泥李洪之李神张赦提赵霸崔暹邸珍田式燕荣元弘嗣王文同
  76. 列传第七十六 隐逸 - 眭夸冯亮郑修崔廓崔赜徐则张文诩
  77. 列传第七十七 艺術上 - 晁崇张深殷绍王早耿玄刘灵助・沙门灵远李顺兴檀特师由吾道荣张远游颜恶头王春信都芳宋景业许遵麹绍・吴遵世・赵辅和皇甫玉解法选魏宁綦母怀文张子信陆法和蒋升强练庾季才庾质卢太翼耿询来和萧吉杨伯丑临孝恭刘祐张胄玄
  78. 列传第七十八 艺術下 - 周澹李修徐謇从孙徐之才王显马嗣明姚僧垣褚该许智藏万宝常蒋少游何稠
  79. 列传第七十九 列女 - 魏崔览妻封氏・封卓妻刘氏・魏溥妻房氏・胡长命妻张氏・平原女子孙氏・房爱亲妻崔氏・泾州贞女兒氏・姚氏妇杨氏・张洪祁妻刘氏・董景起妻张氏・阳尼妻高氏・史映周妻耿氏・任城国太妃孟氏・苟金龙妻刘氏・贞孝女宗・河东姚氏女・刁思遵妻鲁氏・西魏孙道温妻赵氏孙神妻陈氏・隋兰陵公主南阳公主襄城王恪妃华阳王楷妃谯国夫人洗氏郑善果母崔氏孝女王舜韩觊妻于氏陆让母冯氏刘昶女钟士雄母蒋氏孝妇覃氏元务光母卢氏裴伦妻柳氏赵元楷妻崔氏
  80. 列传第八十 恩幸・-王睿王仲兴寇猛赵修茹皓赵邕侯刚徐纥宗爱仇洛齐段霸王琚赵默孙小张宗之剧鹏张祐抱嶷王遇苻承祖王质李坚秦松白整刘腾贾粲杨范成轨王温孟栾平季封津刘思逸张景嵩毛暢郭秀和士开穆提婆高阿那肱韩凤・齐诸宦者
  81. 列传第八十一 僭偽附庸 - 後秦北燕西秦北涼後梁
  82. 列传第八十二 - 高麗百济新羅勿吉契丹室韋豆莫婁地豆干烏洛侯流求
  83. 列传第八十三 - 蛮・獠・林邑赤土真臘婆利
  84. 列传第八十四 - 吐谷渾宕昌鄧至党項附国稽胡
  85. 列传第八十五 西域 - 鄯善于闐高昌焉耆龟茲烏孫疏勒悦般破洛那粟特波斯大月氏安息条支大秦
  86. 列传第八十六 - 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車
  87. 列传第八十七 - 突厥铁勒
  88. 列传第八十八 序传 - 涼武昭王李暠

參見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十七史商榷》卷66《取北史补北齐书》
  2. ^ 廿二史札记》卷13《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
  3. ^ 《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三十四

參考書目

编辑
  • 《北史識小錄》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北史 (四庫全書本)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南北史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