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使用DisamAssist清理消歧義連結:頻率(改連結至頻率 (物理學))。
 
(未显示19个用户的3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多個問題|
{{Link style|time=2015-12-12T07:12:38+00:00}}
{{refimprove|time=2015-05-04T08:03:46+00:00}}
{{Copyedit}}
}}
[[File:Bach - Taylor 1873.png|right|thumb|250px|In musical notation, the different vertical positions of notes indicate different '''pitches'''. {{audio|Bach - Taylor 1873 top.mid|Play top}} & {{audio|Bach - Taylor 1873 bottom.mid|Play bottom}}]]
'''音高'''({{lang-en|pitch}})在音樂領域裡指的是人類心理對音符[[基頻]]之感受。
 
'''音高'''({{lang-en|pitch}})在[[音乐|音樂]]領域裡指的是人類心理對音符[[基頻]]之感受。
 
==對音高的感知==
雖然不同樂器的[[頻譜]]不同,但任何国际标准樂器演奏[[中央C]]上的A[[音符]]基頻為440Hz,因此所感受之音高皆同。此外,即使[[頻率 (物理學)|頻率]]有些許改變,聽者感受之音高未必改變,但若音高改變通常意味頻率亦改變。事實上,[[最小可覺差]]({{lang|en|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此為一個臨界值,指可被感受到的音高變化量)大約等於五[[音分]](也就大約等於[[音程|半音]]的百分之五),但是其會隨著人耳可聽頻率的不同而改變,且同時比較兩個音高會更為精確。一般,某些相似的音高亦會迷惑聽覺系統,導致[[聽覺錯覺]]產生。其中的例子包括[[三全音矛盾]]和[[:en:Shepard scale|Shepard scale谢泼德音调]]。
 
==標準音高==
{{listen|filename=Sine wave 440.ogg|title=440 Hz}}
[[中央C]]上之区的A音符發出的頻率為[[A440|440Hz]](表示成"A=440Hz",或是"A440"),通常被當作「標準音高」。但歷史上並非一開始就是以A440做為標準音高(參見[[#歷史上的西方音樂音高標準演進|歷史上的西方音樂音高標準演進]]一節)。而音高通常是人類對音樂最基本的觀點。
 
==音高標記==
[[File:Music frequency diatonic scale-3.svg|thumb|350px|right|Note frequencies, four-octave C major diatonic scale, starting with [[C (musical note)|C<sub>1</sub>]].]]
音高通常使用[[科學音高記號法]]或使用結合字母與數字(用以表示基頻)而成的記錄法。舉例而言,"A4""A440"都用來表示中央C上的A音符。然而,這樣的記譜法會造成兩個麻煩。首先,在西方[[十二平均律]]中,一個音的稱呼法並不是唯一的,比如"[[變音記號|重升]]G4"所指的音高其實就是"A4"。另外,人類對音高的感受與基頻成對數性的:對人耳而言,"A220""A440"之間的差距跟"A440"A880"之間相同。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音樂理論家有時候利用數位尺度,將一個數字與基頻之間的對數關係表達一個音的音高。比方說,我們可以由廣為使用的MIDI標準,將基頻<math> f </math>對應成一數字<math> p </math>
第21行 ⟶ 第24行:
</math>
 
當然我們也可用這數字<math> p </math>由下列的方程式轉換回基頻<math> f </math>
:<math>
f = 440 \times 2^{(p-69)/12}
</math>
 
此方程式創造了一線性的[[音高空間]],每一個[[八度]]大小都是12,半音(在鋼琴上相鄰的兩個鍵所擁有的[[音程]])之間則相差1,至於"A440"的號碼則指定為69。在這個空間中的距離與心理學實驗得到的音樂距離相符,而且這個表示法也被音樂家接受。這個系統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可以用來表示一個在標準鋼琴鍵盤上不存在的音。例如,若要表示C(60)與C#(61)中間的音高時,我們可以標示為60.5。
 
==改變音高==
音高可以由多種不同的性質,如高或低、斷或續、是否隨時間改變(稱為[[啁啾]],若有,則以何種方式改變,如[[滑奏]]、[[滑音 (音樂)|滑音]]、[[震音]]等)以及可定或不定…等來定義。在音樂上,音高與其他音高之間的關係比起音高本身的頻率多少來得重要。兩個音的關係可以用[[比例]]或者是之間的頻率差距(以分表示)來代表。可以明確感受到這些關係的人稱為擁有相對音感,至於能夠感知一音高的頻率高低而不假其他音高的人則被稱為擁有[[絕對音感]]。
 
==尺度音程==
一個音符在[[音階]]裡的相對音高可以利用[[調律]]系統決定。在西方,12音符的[[半音音階]]是最常用的方法,再加上十二平均律,就構成了目前最常使用的調律尺度音程。在這調律中,兩個相接鄰的音高頻率比為[[2的12次方根|12次根號2(:2]](<math>\sqrt[12]{2}</math>,大約為 1.05946)。在[[良律|平均律]][[:{{lang|en:|well temperament|well-tempered]]}})系統(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哈]]的時代中被廣泛使用)中,也存在有不同的調律(簡而言之,平均律為一種建立調律的原則,而十二平均律則為符合平均律的調律的一種,詳情請參考相關條目)。幾乎在所有的調律系統內,都有一個[[音程]]是相同的,那就是[[八度]],兩個相差八度的音其頻率必定相差一倍。舉例而言,若中央C上的A為440赫茲,440Hz,則高八度的則為880赫茲880Hz
<!----{{:en:Audio-nohelp|880Hz.ogg|880赫茲}}。---->
 
==其他調律系統中的音高==
在[[無調性]]、[[十二音技法]]及{{le|樂集理論|musical set theory}}中,一個“音高”乃是一個特殊頻率,而一個[[音高集合]]是此頻率的所有[[八度]]。音高在這些系統中使用[[整數]]命名,用來避免八度的混淆以及異名同音的問題。比方說,C♯和D♭是同一個音卻擁有不同的名字,而C4與C5名字相似,但差了一個八度。
 
離散的音高在某種層面上擁有舉世皆然的標準,然而連續性的音高則否。但是離散音高中也有例外,如"[[:{{tsl|en:|Shout-and-fall|tumbling strains]]}}"<ref>Sachs & Kunst, 1962</ref>及"indeterminate-pitch chants"<ref>Malm, 1967</ref>。大部分的文化都採用這種離散性的音高,但是其參考的標準則有所差別。<ref>Burns, 1999</ref>
 
==西方音樂音高標準演進==
歷史上,人類使用過許多不同的頻率來當作音高的基準<ref>[{{Cite web |url=http://www.dolmetsch.com/musictheory27.htm |title=Dolmetsch Online - Music Theory Online - Pitch, Temperament & Timbre] |access-date=2008-05-20 |archive-date=2021-05-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525003053/https://www.dolmetsch.com/musictheory27.htm |dead-url=no }}</ref>。而且人類也發明了許多不同的音高系統,由基準音高出發定義其他音高的頻率。
 
=== 19世紀前 ===
第68行 ⟶ 第71行:
對於音高提升的現象最大的反對勢力來自於歌手,他們抱怨這樣的趨勢只是增加他們聲音的緊張。由於他們的反對,[[法國]]政府在1859年2月16日通過了一個法案定義中央C上的A為435赫茲。這是把音高尺度標準化的第一個嘗試,法文稱為''diapason normal''(標準音域)。這個標準之後在法國之外也非常流行,隨著時間發展它漸漸從''法國音高''、''大陸音高'',最後甚至被稱為''國際音高''。(然後後者應與下面提到的1939年定義之「國際標準音高」分別。)
 
這個標準音域使得[[中央C]]的頻率調整為約258.65赫茲。而另有一個稱為「哲學的」或「科學性音高」的音高標準,把中央C定義為256赫茲(也就是2<sup>8</sup> Hz),為此必須把A音調為約430.54赫茲。由於此法提供了一些數學上的便利,所有的C音都是二的正整数次方('C=32、C=64、c=128、c'=256),因此也得到了些支持者。不過比起A = 435赫茲,此法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也因此沒有被大量採納、使用。此種頻率規格即稱為「物理學音高(physical pitch)」。
 
1939年國際標準委员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izing Associations)在伦敦将a1國際標準音高(Standard ISO 16)定为440赫茲,但現今已有部份調音的標準音高改使用442赫茲。
==如何改變一個震動的弦的音高==
 
==如何改變一個振動的弦的音高==
{{see|en:Mersenne's laws}}
改變一個{{le|動的弦|vibrating string}}音高的方法有三種。{{cn|[[弦樂器]]通常採用改變張力的方法,因為改變長度或單位長度質量的方法需要對樂器本身做改變,並不實際。}}
 
===長度===
第84行 ⟶ 第89行:
 
===張力===
改變弦的[[張力]]也可以改變音高。若一條弦的張力越少(越鬆)則它所產生的音高越低,反之若張力提高,則音高提高。弦發出的頻率與張力的平方根成正比:
 
:<math>
第140行 ⟶ 第145行:
| 30.868(−37) || 61.735(−25) || 123.47(−13) || 246.94(−1) || 493.88(+11) || 987.77(+23) || 1975.5(+35) || 3951.1(+47) || 7902.1(+59) || 15804(+71)''
|}
 
==參見==
*[[音名]]
*[[唱名]]
 
==註釋==
{{Reflist|2}}
 
==延伸閱讀==
{{refbegin|2}}
* Moore, B.C. & Glasberg, B.R. (1986) "Thresholds for Hearing Mistuned Partials as Separate Tones in Harmonic Complexe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80, 479–83.
* Parncutt, R. (1989). ''Harmony: A Psychoacoustical Approach''.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89.
* Schneider, P.; Sluming, V.; Roberts, N.; Scherg, M.; Goebel, R.; Specht, H.-J.; Dosch, H.G.; Bleeck, S.; Stippich, C.; Rupp, A. (2005).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symmetry of Lateral Heschl's Gyrus Reflects Pitch Perception Preference". ''Nat. Neurosci.''{{Full citation needed|date=September 2015}} 8, 1241–47.
* Terhardt, E., Stoll, G. and Seewann, M. (1982). "Algorithm for Extraction of Pitch and Pitch Salience from Complex Tonal Signals".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71, 679–88.
{{refend}}
 
==外部連結==
{{Commons category|Pitch (music)}}
 
{{Timbre}}
{{Musical notation}}
 
[[Category:聲音]]
[[Category:聲音技術]]
[[Category:音樂理論]]